于卫雁
摘 要:在国家的明确要求和大力支持下,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很多高校相继开展。本文在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原则和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路径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又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要求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由此,许多高校相继进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和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模糊的看法,对此我们需要结合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深入辨析模糊概念和认识,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以更好地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概念辨析
思政课程,也就是所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设立的一系列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课程思政不是指具体某一门课程,而是指教师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和要素融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中,通过这种渗透交融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目的。
由此可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课程,后者指的是一种教育观念和理念。但同时两者又是“课程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育人。
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原则
2.1 “同向同行”原则
2.1.1 同向原则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主要是指二者在育人“目标指向”上的一致性。在教育目标上,二者都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放眼世界,所有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统治目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此外,在教育内容上,“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和“课程思政”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都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偏差,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的任务,除此之外的其他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这种认识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
2.1.2 同行原则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行”主要是指二者在育人“步调”上的一致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二者各有侧重,各有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起着领航作用,它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将系统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直接传授给学生,因此侧重于显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灌输。课程思政这种连续性系统性的课程观不拘泥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它是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元素融汇于教学之中,隐性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二者在育人的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也是可以形成同频共振效应的。
由此可见,同向同行原则既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方向”的一致,也强调二者“步调”的统一。离开了二者的同向同行,就可能出现“两张皮”“各说各话”“南辕北辙”等现象。
2.2 “和而不同”原则
虽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同向同行的,但在行进过程中,二者各有侧重,这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即“准确把握不同性质课程特点,既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1]。
2.2.1 “思政”内容不同
思政课程的“思政”强调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观和教育理念,是要求教师把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它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所包含的“思政”内容的不同要求各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中既要避免专业课“思政化”的倾向,又要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化”的倾向。
2.2.2 角色定位不同
虽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属于“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但是它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和显性课程,有一套系统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铸魂课程。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对大学生全覆盖,学生受益面大。而“课程思政”课程观下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课和实践课,同时,这些专业课和实践课并非都是必修课,其中包含了部分选修课。所以,其授课对象只是部分大学生。同时,课程思政是通过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科学精神等隐性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载体。
把握了“和而不同”原则,既能使“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和强大优势更加巩固,又能使“课程思政”在贴近学生专业方面的獨特优势得到自然而合理的发挥,使二者优势互补,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涉及到教学理念更新、顶层制度设计、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等很多方面,要形成一种可推广借鉴的模式,需要统筹规划。
3.1 强化制度设计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加强制度设计。通过教材开发制度设计,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教材内容体系;通过教师培训制度设计,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教学组织管理制度设计,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监督评价体系。总之,要根据教育和教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把育人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制度保障范围,使之在制度规范的轨道上正常运转。
3.2 注重课程“思政”资源开发
如何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发掘出来,发挥其思想价值引领作用,这是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每一类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都是特定的。因此,其他学科教师需要在明晰学科内容体系和教育目標的基础之上,充分厘清、挖掘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具体化、生动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自觉转变为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这需要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应,使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一同形成同向同行的课程生态共同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责任定位、使命担当决定了其是责无旁贷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接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礼记·文王世子》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高校教师要在言传身教中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新形势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本领,对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来说是重中之重。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既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也需要其他教师根据专业课程和教学目标,提高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的能力。思政课教师主讲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教师主导的“课程思政”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才能同向同行、形成合力。
3.4 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广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大学生的求知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注重“术道结合”,积极探索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话题深度讨论、角色体验、翻转课堂等,使大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思考,内心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人格趋于完善,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的统一中,变得更有温度、深度和力度。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融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21-ZDJH-106)。
参考文献:
[1]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