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兽医寄生虫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9-14 12:06李秋明李焕荣沈红孙英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5期
关键词:雨课堂教学

李秋明 李焕荣 沈红 孙英健

[摘 要]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兽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之一。2018年本课程授课2014级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首次试用“雨课堂”,与2013级相比,教学效果显著提高;2015级、2016级继续使用,同样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 雨课堂;兽医寄生虫病学;教学

[基金项目] 北京农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BUA2019JG003);2019年学位点建设(含学位点评估)—学位与学科建设能力提升工程(2136016008/019);2017年北京农学院教学团队项目“动物源食品安全教学团队”(BUA2017JG068)

[作者简介] 李秋明(1972—),女,北京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兽医寄生虫病学;孙英健(1970—),女,北京人,博士,副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兽医药理与毒理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158-03    [收稿日期] 2019-09-23

“雨课堂”(Rain Classroom)是慕课(MOOC)平台“学堂在线”发布的一种新型智慧教学工具,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于2016年4月正式推出[1,2]。使用者不需要会做慕课、微课,只需要会做PPT幻灯片,就可以轻松上手,易学易用,因此深受教师们的青睐[3]。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0所高校的师生都在用“雨课堂”,我国大部分高校也在推广使用[4,5]。“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式智慧型教学平台,只需要有微信和PPT课件,就可以实现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方位实时信息互动,使课堂永远在线[3]。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倡议动物医学专业任课教师使用“雨课堂”,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已经有10余门专业课程陆续使用。本文以兽医寄生虫病学为例,分析“雨课堂”使用后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与参考。

一、“雨课堂”使用前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之一。授课教师始终致力于PPT课件的不断完善与加工,2015年(2011级)开始利用网络工具,并将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等存入百度网盘,授权学生账号和密码。授课前,学生将课件或其他学习资料打印好,课上只需作摘要性笔记,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抬头率和教师的互动。但,学生是否观看过视频?观看效果如何?教师无法及时掌握,而且百度网盘是教师个人账号,由于使用学生人数多,登录地点经常变化,因此时常会出现索要验证码,教师不能及时回复,导致学生无法登录的情况。

二、“雨课堂”使用后

(一)“雨课堂”在兽医寄生虫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雨课堂”在2014级本科生授课应用情况。2018年面向2014级(大学四年级)学生初次使用“雨课堂”授课,无论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处于适应阶段。从授课过程和学生上课情况看,最初课堂测试题目偏多,学生有表现不耐烦的情绪。同年3月教师参加“雨课堂”实训后,吸取经验,每次授课时,无论以何种形式发问,包括课堂答题、弹幕和随机点名等,一般控制在3次,如果当日授课知识点较多,也不超过5次,避免适得其反。另外,主观题测试用时长,会打乱课堂节奏,影响授课计划,因此后面教学也未采用,而是通过发布课后作业、手机试卷等形式来强化知识点和督促学生复习。

2.“雨课堂”在2015级和2016级本科生授课应用情况。2019年由于新旧教学培养方案更替,两届学生兽医寄生虫病学的授课安排在同一学期,2015级(大学四年级)和2016级(大学三年级)课堂教学采取合年级合班授课方式。从课堂授课看,人数多,“雨课堂”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首先,“雨课堂”登录,监督考勤,更加方便、准确,且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第二,每堂课结束后,“雨课堂”都会给出当堂课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教师定期通过“雨课堂”师生互动栏进行表扬和提醒。另外,教师会对“雨课堂”收集的数据进行阶段性汇总,并将汇总成绩以公告的形式发布到“雨课堂”班级群,提醒落后的学生。第三,为了强化上课效果,教师除了在课上使用弹幕、随机点名、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还制作了9个阶段性知识点汇总试卷,定期以手机课件的形式推送至学生手机端限时完成。第四,为了拓展学生对寄生虫病的认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依然使用百度网盘,同时结合视频内容要求学生完成“雨课堂”的答题环节,使视频资源真正发挥作用。第五,为了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教师录制了6个实验视频,通过“雨课堂”制作成手机课件推送至学生手机端,实验课时,没听明白教师讲解的学生,可以随时打开手机课件观看视频演示,因此今年的实验课很有秩序,学生不用再一堆人围着教师询问,而是改为“问手机”,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制作寄生虫视频和采集寄生虫标本,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二)“雨课堂”在兽医寄生虫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手机端测试效果,结果见表1。2013级未使用“雨课堂”,无手机端测试成绩。2014级,手机端测试平均成绩为71.70分,优秀和良好学生比例相同,均为24.24%。2015级和2016级合班上课,手机端测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9.03和91.56分,优秀率分别为70.79%和82.81%,远高于2014级。

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见表1。2014级学生的卷面平均成绩为75.12分,2015级66.75分,2016级72.96分,均高于2013级的66.58分;尤其从成绩分布看,使用“雨课堂”的班级更好些,优秀和良好学生的比例均高于2013级。

另外,为了调查“雨课堂”对本门课程发挥的作用,除了统计手机端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外,教师在课程结束时还设计了两个问题调查,见图1A、B。结果显示,本门课程应用“雨课堂”有助于学习成绩提高20%和30%及以上的投票占比达47.65%,且有55.48%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课程60%-70%以上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结果均表明“雨课堂”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讨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正快速向传统教学模式中渗透,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改革是以学生学习收获为中心,通过适当的“增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借助“雨课堂”,教师很方便地将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在线测试及其他教学任务等推送至学生手机端,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学生均需要完成才会记入“雨课堂”成绩,这无疑会增加学生课下学习的次数。另外,“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实时答题、弹幕等功能,可以高效监督课堂教学,学生若想获得这些成绩,也必须到课与教师互动,这无疑降低了学生的逃课率,提高了课堂效果。可以说,“雨课堂”完美的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且为师生提供了完整的教学数据支持,方便教师分析、总结教学效果[6]通过2014级、2015级和2016级“雨课堂”在兽医寄生虫病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看,与2013级未使用相比,考试成绩均有所提高,尤其2014级和2016级考试成绩提高幅度大,说明通过应用“雨课堂”手机端推送的“增负”练习,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效。但是,对于不重视、不愿意承担“增负”作业,仍抱着“及格万岁”的学生则很难获得理想的成绩,这也是导致2015级和2016级的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本科课堂教学中推广“雨课堂”的应用,通过给学生适当“增负”,有利于调动全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獻

[1]贾生尧,王燕杰,李弘洋.基于雨课堂的“电路分析基础”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28):77-79.

[2]杨芳,张欢瑞,张文霞.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5):33-39.

[3]郑燕英,苗芳芳,薛飞燕,等.大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基于微信、雨课堂评价教学效果的设计,教育现代化,2019(30):82-83.

[4]曾小晶,樊斌.“雨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7(2):14-17.

[5]谭杨波,刘珍莲,廖桂红,等.基于雨课堂的护理本科混合式教学应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9(10):80-81.

[6]李鹏,易淑明,郑晓妮,等.“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导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8(4):560-563.

猜你喜欢
雨课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