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区是以其民族的语言来命名的。若尔盖作为以藏族人民为主的居住区,“若尔盖”一词是由藏文音譯过来的。因此,“若尔盖”在藏文本意中又有着其命名依据以及地名特性。因此,在本文中我将试着从地名学的角度去分析“若尔盖”的地名特性。
关键词:若尔盖;地名特性
在公元九世纪左右,吐蕃王朝的赞普赤热巴坚时期(公元815—838年),赞普指派当时的大臣噶依兮达吉到当时吐蕃属地的边陲征税,当大臣噶伊兮达吉经过这片土地肥沃的地方时,就决定在此定居下来。“若尔盖”一词在地名的语词结构中作为特指某个具体区域的专名,其具有一定的命名依据和地名特性。在地名学理论中,地名的特性有许多。但是基于“若尔盖”一词是以少数名族的语言命名的,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下,我将从指位性、民族性、历史性三个方面叙述若尔盖的地名特性。
一、指位性
在地名的语词结构中地名分为通名和专名两类,“若尔盖”作为特指某个一定范围的专名,其所指的地理范围必须有一个清晰和具体的空间位置。其所指的地名范围和方位必须是划分清楚的,不能模糊不清。若尔盖作为四川省阿坝州的最北边的一个县城,其北边与甘肃省的玛曲、碌曲、迭部、卓尼四县相邻,东边与松潘县,南边与红原县,西边与阿坝县接壤。若尔盖作为一个主要以藏族人民居住的区域,其名称“若尔盖”也是由藏文音译过来的。其具体的范围包括了若尔盖县城、达扎寺镇、唐克镇、辖麦镇、红星镇、巴西镇、阿西镇、铁布镇、嫩哇乡、麦溪乡、降扎乡、占哇乡、包座乡、求吉乡。若尔盖县的地理坐标的范围为东经102°08′至103°39′、北纬32°56′至34°19′。
二、民族性
若尔盖县作为以藏族为主要居民,还有少数的汉族与回族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也在互相交流与发展。藏传佛教与清真寺相邻而落,不同的宗教在同一个地方产生自己的影响,不同的信徒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也有少部分相互联姻的。藏族作为主要居民,若尔盖的各个地方都遍布着诸多不同流派的藏传佛教寺庙,以格鲁派为主,还有一些少数萨迦派和宁玛派的寺庙。还有不少的土生土长的苯教寺庙。各种不同的宗教,以及同一种宗教之中的不同流派在若尔盖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因此,在若尔盖这片土地生活的不同民族之间,不管是从风俗习惯还是各个价值观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历史性
若尔盖从公元九世纪起就从属于当时的吐蕃王朝,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当时的吐蕃赞普赤热巴坚指派大臣噶依兮达吉去边境征税,大臣噶依兮达吉就定居在若尔盖这片土地上。之后,大臣噶伊兮达吉的后裔中出现一位名叫格登的人,其当时任职为若巴。人们习惯称他为若巴格登。其后代一直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也称这片土地为若尔盖。而“若尔盖”一词的藏文为藏文若巴格登的缩写。因此,从“若尔盖”这个地名就可以看出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由于,在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常年不断的战争,“若尔盖”这个边陲小镇所属的王朝也在不断更替。那么,这个当时作为吐蕃王朝的东边的一个小城,若尔盖在藏汉回等不同民族之间的商贸以及文化的交流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地名的特性即地名的本质属性。通过分析地名的不同特性,可以了解到每个地名所包含的具体地理范围的历史源流,以及文化交流。从“若尔盖”这个地名的指位性、民族性、以及历史性的属性为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若尔盖这片区域的民族历史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分析“若尔盖”的地名特性,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地名的命名依据是有很长的历史源流。在不同的时代里,地名会受各个地方的社会结构、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左右和影响。但是,“若尔盖”作为一个以藏族为主要的居住群,还有少数的汉族以及回族的区域。其使用的地名依旧是藏文的“若尔盖”一词音译过来的,说明这个地名不是一个近年来出现的新地名,而是一个有着长久历史的古地名。
作者简介:
仁千俄彭1996,男,藏族,四川省阿坝州,西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西藏大学纳金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