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的乡村教育

2020-09-14 12:11董怀忠
锦绣·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功用

摘 要:社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特殊的乡村教育形式,是中央政府在地方基层设置的初等教育机构,始创于元朝,历经明清两代发展,清末辛亥革命后得以废除。元明清三朝对社学的管理规定互相沿袭,互有传承,对教师的选择、入学年龄、教师待遇、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皆有明文规定,但社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始终存在亦废亦兴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其为中国古代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社学;功用;兴衰

一、社学的沿革

社学是中国古代社會一种特殊的乡村教育形式,始创于元朝,历经明清两代发展,清末辛亥革命后得以废除。

社学并非元代所首创,早在元代之前的唐宋时期,类似的社学或乡村学校即已出现,为社学的萌芽时期,为元代社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有元一代正式推行社制——地方基层的行政机构,因而地方基层的学校组织自然而然地被称为社学。①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朝廷正式下诏规定设置社学进而推及全国,“诸县所属村疃五十家为一社,择年高晓农事者立为社长……每社立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②,可看出元朝规定,每五十家为一社,每社置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曰社学;元成宗大德四年重申“今后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③;大德六年“立学师,每社农隙教诲子弟”,此后由于元朝内部纷争不止,社学出现衰落局面,以至出现社学废弃不举的现象,“社长则别管他事,社师则废弃不行”。④

明洪武建国沿袭元制,令各府、州、县皆立社学,自洪武年间朝廷颁发政令修立社学后,此后正统、成化、弘治时期也曾多次下诏修建社学,“洪武八年诏有司立社学……十六年诏民间立社学……正统元年令各处提学官及司府州县官严督社学不许废弛……成化元年令民间子弟愿入社学者听其贫乏,不愿者勿强……弘治十七年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⑤。至清代仍广泛设立社学,“顺治九年题准每乡置社学一区”⑥、“康熙九年令各直省置社学社师,凡府州县每乡置社学一”⑦“雍正元年……照顺治九年例州县于大乡钜堡各置社学”⑧,可看出清朝令各直省的府、州、县分置社学,每乡一所。清中叶以后,社学逐渐变成地主士绅兴办“团练”,为“御盗贼”的场所,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曾利用它作为编练义勇,进行抗英斗争的组织,其基本任务是:“无事则负耒力田,闻警则操戈御敌”,“踵寓兵于农之法”,辛亥革命成功后将社学废除。⑨

二、社学的管理及功用

元明清三朝对社学的管理规定互相沿袭,互有传承,对教师的选择、入学年龄、教师待遇、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皆有明文规定。

元世祖时期规定“今后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于农隙时分,各令子弟入学,先读孝经、小学,次及大学,论孟经史,务要各知孝悌忠信、敦本抑末”⑩;元成宗时期规定“又立学师,每社农隙教诲子弟孝悌忠信、迁善远罪”11。不难看出有元一代,元政府对于社学学师的择选、创办社学的目的及社学的教学内容都有明文规定,社学“择通晓经师者为学师”,主要功用为农闲时分督促各家子弟入学学习,以达到教化的作用,教学过程中以《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期百姓“各知孝悌忠信、敦本抑末、迁善远罪”,即希望百姓勤于农桑、遵守封建礼教,做一个安分守己之人。

明统治时期,明太祖于洪武八年正月规定“诏天下立社学……延师儒讲论经史新学……令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浩及本朝律令”12,弘治十七年“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选择明师,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送入读书,讲习冠婚丧祭之礼”13。可看出社学发展到明朝对入学年龄有了明确规定,限制在15岁以下;教学内容除传统意义上的经学外,还将洪武帝御制大浩、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也囊括进来,使学童自幼懂得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自幼了解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教;关于学师的选择仍为“择明师”。

清统治时期,清世祖于顺治九年、清圣祖于康熙九年皆明令“每乡置社学一区,择其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量给廪饩养赡”14,雍正元年明令“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学文者令入学肄业”15,可看出社师由“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任,社师享有“免其差役,量给廪饩养赡”的福利,同时入学年龄限制为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

元明清三代的统治者都希望在地方基层设立社学来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对于学有所成者更是有着奖励,“如有能文入学者,社师优赏”16,希望通过以上手段在社会营造一个浓厚的向学风气,使得百姓安分守己,以达到提升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维护王朝统治的目的。

三、亦废亦兴的社学

综上,元明清三代的统治者均很重视社学的发展,通过颁布诏令以督促地方设立社学,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但是社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元成宗大德四年、大德六年分别颁布诏令维修社学,同时在元英宗至治年间至元顺帝元统年间,因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纷争不止,使得社学的发展有所衰落,虽仍有新设社学情况之发生,但多数地区社学出现“有司奉行不至,事久弊至,社长则别管他事,社师则废弃不行”17的情况,此外元泰定二年宋翼在为米山宣圣庙18撰文中叹到“庙貌仅存者九而已……叹今之守令无循良以兴起之也”19,均可反映出在有元一代社学的发展之路是坎坷的,存在着亦废亦兴的局面。

发展到明朝,明太祖于洪武八年下诏天下兴社学,此外正统、成化、弘治时期朝廷也曾多次下诏兴修社学。但明太祖于洪武十八年在其颁布的《大诰》中谈到,“社学之设,本以导民为善、乐天之乐,奈何府州县官不才、酷吏害民无厌……有愿读书者,无钱不许入学,有三丁四丁不愿读书者,受财卖放,纵其愚顽,不令读书……朕恐逼坏良民不暇读书之家,一时住罢”20,可见社学在民间的推举是有很大的问题的,没有达到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的目的,甚至还出现了扰民现象;弘治十七年朝廷鉴于社学“其法久废,所在有司莫为举之”21,令各地重新设立社学,可看出社学在该段时期的发展是有问题的,否则亦不会重新设立。

清朝统治者亦十分重视社学的发展,顺治九年、康熙九年、雍正元年朝廷屡次下诏兴修社学,各地均严格贯彻该方针。但从朝廷多次倡导修建社学这样一种行为可看出其发展并不如意,此外据顺治、乾隆、同治《高平县志》载,社学在此地的发展存在“其址塗败为淫祠所占”“岁久寝衰”“后亦废”等情况22,均佐证了社学屡兴屡败的情况。但出于巩固基层统治、加强对百姓精神控制的需要,其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多地方官也积极推进本地社学的兴修,各地方志对社学的兴建有所记载,如“甲午举人……修文庙立社学23”,雍正《灵山县志》“奉行复设社学”等。

结语

社学是我国古代在乡村地区设立的一种初等教育机构,在乡村教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萌芽于唐宋,发展在元明清三朝,逐渐形成一整套比较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对教师的选任、学生入学年龄、教师待遇、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皆有相关规定。历朝历任统治者希望通过社学达到对百姓及其子弟教化、训俗的作用,此外社学对于发展地方文教事业、稳定社会局势、改良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社学的发展过程中虽存在着亦废亦兴的局面,但总的来说社学其发展是相对顺利的,在我国古代农村社会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达:《元明清三代的社学考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2]施克灿:《中国古代社学教化功能初探》,《教育学报》2010年第1期.

[3]施克灿:《古代社学沿革与性质考》,《教育学报》2013年第6期。

[4]蔡春娟:《元代社学与乡村童蒙教育的开展》,《河北学刊》2018年第4期。

[5]向俊丞:《论雍乾时期贵州社学教育的兴衰》,《凯里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注释:

[1]施克灿:《古代社学沿革与性质考》,《教育学报》2013年第6期。

[2](民国)柯邵忞:《新元史》,民国九年天津退耕堂刻本,第627页。

[3](元)佚名:《庙学典礼》,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页。

[4](元)佚名:《元典章》,元刻本,第470页。

[5](明)申时行:《大明会典》,第843页。

[6](清)官修:《大清会典则例》,第1142页。

[7](清)官修:《清文献通考》卷69,第1089页。

[8](清)官修:《大清会典则例》卷70,第1143页。

[9]摘录于中华文化制度辞典·文化制度。

[10](元)佚名:《元典章》,元刻本,第468页。

[11](元)佚名:《元典章》,元刻本,第470页。

[12](清)龙文彬:《明会要》,清光绪十三年永怀堂刻本,第206页。

[13](清)张廷玉:《明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第714页。

[14](清)官修:《大清会典则例》,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2页。

[15](清)官修:《大清会典则例》,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3页。

[16](清)官修:《大清会典则例》,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3页。

[17](元)佚名:《元典章》,元刻本,第470页。

[18]宣圣庙,元代在社学建宣圣庙奉祭孔子。

[19](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第1084页。

[20](明)朱元璋:《大诰》,明洪武内府刻本,第12页。

[21](清)张廷玉:《明史》,清抄本,第948页。

[22]郝文军:《社学兴衰及其原因的个案研究——以山西高平县为例》,《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18年第1期。

[23](清)沈青峰:《陕西通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651页。

作者简介:

董怀忠,男,河北邯郸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功用
虎鹤门身法八势
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功用及策略
英语中的委婉语表达探究
社科法学的功用刍议
花朵的作用
论“以”在古汉语中的介词功用
钢笔和墨水的争吵
功用遮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