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语言创作风格的视角下对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人物的语言风格、幽默与反讽的手法运用、句式和词语的选择三方面具有非常浓厚的个人特色,这也是为什么《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能广受读者喜爱,成为文坛经典作品的原因之一了。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语言;创作;风格
作者简介:陆凤珍(1981.12-),女,月,山西省临汾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2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乃至世界上都享誉盛名的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男主角达西和女主角伊丽莎白是如何由最早的对彼此的傲慢与偏见,在经过数番波折之后终成眷属的故事。作者简·奥斯汀一改当时流行文学的创作思路,以英国乡村作为故事展开背景,同时利用平实而轻松、活泼生动却又不失韵味的语言,向读者充分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充满了那一时代欧洲的乡村风情。她的遣词造句也十分地幽默风趣,语言风格突出,字里行间闪现着作者对于人生和婚姻的态度与思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深省体悟,着实为一部文学佳作。因此,笔者拟从语言创作风格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这部佳作进行分析,以期在细致阐述简·奥斯汀的创作风格的同时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主旨与内在蕴意。
1.《傲慢与偏见》作品及作者简介
作者简·奥斯汀出生于英国农村,父亲是当地的牧师,家庭条件优越,因此即使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也还是在自学中慢慢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养,并且渐渐展示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兴趣和天分。年轻时候的她曾经与一位爱尔兰律师陷入爱河,可是两人的恋情被父亲以对方出身贫穷为由拒绝了,对方也因为家庭的压力被迫返回爱尔兰,两人至此再也没有见过一面。这段恋情的惨淡收尾让简·奥斯汀伤心欲绝,甚至因此选择了终身不嫁,转而将自己全部的情感投入到写作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经常能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她对婚姻的态度:理想的婚姻需要平等、尊重、自由和包容,而非受到传统婚恋观念的束缚失去自我。
除此之外简·奥斯汀还十分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她的作品几乎全都是现实主义的,读者能够从她的文字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进而产生共鸣,她所描写的那些男女之间的感情也才更加打动人心。可以说,正是简·奥斯汀何其作品的出現,让当时陷入低谷的英国文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傲慢与偏见》讲述了班纳特家族几个女儿简、莉迪亚、夏洛特和伊丽莎白各自的爱情婚姻故事。其中简和宾利一见钟情,但是两个人都不是主动的性格,始终藏着掖着不捅破那层窗户纸,导致产生了一些误会,但幸好最终还是以美满的婚姻结尾;夏洛特和柯林斯是世俗婚姻的典型,实际、讲究条件合适过日子,夏洛特求一份安稳的生活,柯林斯则希望有个能干的贤内助;莉迪亚和威克姆尝到轻佻、放荡和纵欲的苦果,为年轻时的冲动付出了代价;伊丽莎白和达西,一开始互不待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和考验,最终结出了爱情的结晶。
在小说中,简和伊丽莎白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爱情,夏洛特不求爱情,莉迪亚只是一时的爱慕虚荣,这其实就概括了四种不同类型爱情和婚姻。作者选择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将现实主义充分渗透到作品中。除此之外,作者简·奥斯汀还十分擅长用细腻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描写人物和场景,兼之句法结构颇具艺术性,更增添了作品的吸引力,下面笔者便从《傲慢与偏见》独特的语言创作风格入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读小说主旨和作者创作目的。
2.《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创作风格分析
2.1人物的语言风格
文中角色的对话或者独白等语言是最能表现其形象和性格的方式之一。首先以伊丽莎白为例,在小说中凯瑟琳夫人前来阻挠她和达西的幸福时她回之以“这是她的幸福,所以不用懊恼”;凯瑟琳夫人又说她简直“痴心妄想”,她又说自己也是绅士的女儿,因此两人十分般配。这一段伊丽莎白谈吐不卑不亢,充分展现了她的机智与勇气。她也会调侃达西,问他是不是就喜欢自己的“唐突无力”,一个俏皮的形象又跃然纸上了。可以说简·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的人物对话,将她机智大方、活泼俏皮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又例如小说中对班纳特夫妇语言的描写。比如小说中开头写道班纳特家旁搬来一位有钱的绅士,班纳特太太就迫切希望班纳特去拜访这位绅士以便更好地把自己的女儿之一嫁给他。班纳特太太在这一段中一直喋喋不休,说话内容多且大多为短句,显示出了她的兴奋与急切,可以看出她的性格是比较急躁且耽于幻想、不切实际的。而班纳特先生则是一个幽默且善于讽刺的人,例如他在回答妻子想要让他去拜访彬格莱时,他明明自己已经做好了相应的打算,却回答说班纳特太太自己比女人们美貌得多,怕她去了抢了女儿们的风头,巧妙地回复了班纳特太太让她打消这个念头,又让她感觉到舒心。类似的调侃和讽刺的对话还有很多,但是这些调侃都恰到好处,并没有让班纳特太太觉得难堪,因此可以看出班纳特先生是一个风趣且机智,有分寸的人。
再比如对柯林斯的描写,他在和伊丽莎白求婚时说了长长的一段话,这段话大多是一些晦涩的复杂句,本意是想卖弄一下自己其思想的深邃和感情的真挚,结果反而显得浅薄,让人觉得他不像是在求婚,倒像是在念报告。仅仅通过这一小段描写读者就能生动地认识到柯林斯的无知和自以为是。
2.2幽默与反讽的语言手法
幽默是英美文学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语言创作手法,它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趣味性,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即使在悲剧性的故事中也能够应用从而烘托氛围,以喜衬悲。
《傲慢与偏见》中应用了很多幽默的手法,比如通过对达西和伊丽莎白等幽默语言的描写来衬出角色幽默机智的性格和形象。而在更多时候,简·奥斯汀都是利用幽默来实现反讽的目的。比如说小说开头就谈及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一“真理”拥有像班纳特太太这样的一批“信徒”,这些信徒毫不怀疑这一荒诞说法的“真理性”,将有钱的单身汉都当做自家某位女儿的应的“财产”,这也才有了后来班纳特太太急于让她的丈夫去拜访彬格莱,后来又带女儿们去参加社交晚会等一系列事情。小说中的班纳特太太是一个无知愚蠢、急躁易怒且喜爱八卦的形象,简·奥斯汀不仅在对她有关的直接描写中加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同时还借助班纳特先生的一些暗讽的话来加以衬托,这也让班纳特太太的形象越发地活灵活现起来,也让读者在笑料中更加理解人物的行为背后的缘由和意义。
简·奥斯汀在另外一位“长辈”角色凯瑟琳夫人身上也加入了人很多幽默和反讽的手法,她是达西的姑妈,一直想要阻挠达西和伊丽莎白在一起,可是讽刺的是,她的阻挠不仅没有拆散两人,还坚定了达西勇敢追去自己爱情和幸福的信念,也正是因为这样,男女主角最终才能更加顺利地在一起。正如文中伊丽莎白调侃的那样:“凯瑟琳夫人这次倒是帮了大忙……”通过这种“弄巧成拙”的情节安排,作者成功地让凯瑟琳夫人成为了 读者眼中的“笑柄”,也对其“爱帮忙”的性格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将她粗鲁傲慢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正是在这样的刻画中更加生动和具象了。
2.3句式与词语的选择
有时候,同一种含义的话选择更恰当的句式或词语来表达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从句式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句子结构归为不同的句式。比如说按照长短分为长句和短句,按照表达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倒装句等。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一文中就充分运用了各种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比如说在小说开头陈述“举世公认的真理”那一段时作者运用了倒装句这种特殊的句式,目的是将概念提至句首加以强调,更加突出幽默和讽刺的效果。又比如说伊丽莎白误会了达西,对他抱有偏见和不满并去质疑她的时候,作者在她说的话中运用了排比句的句式,起到增强感情效果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伊丽莎白当时为朋友义愤填膺,充满正义的形象。
从词语的选择角度来看,簡·奥斯汀在合理驾驭语言上可谓是炉火纯青。她十分擅于用简单精炼的语言 来细致地刻画出人物形象,渲染情景氛围。比如说达西和伊丽莎白第一次在晚会上见面时,达西评价她“年轻可爱但是不够漂亮”,只简单几个字便将其高傲的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又比如说达西将与伊丽莎白的婚事安排妥当后,她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呼其名,而是以“先生”相称,一方面体现了她本身的素质和涵养,另一方面也暗示着此时伊丽莎白已经对达西有了改观,不可谓不精妙。再比如伊丽莎白用了多种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谢意,可以看出此时她内心是十分激动的,她非常地感激 达西,这也为后面伊丽莎白爱上达西埋下了伏笔。可以说,简·奥斯汀在遣词造句上深厚的功底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
3.结语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之所以能享誉全球,一方面是因为作品中表现出的深刻的思想和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也与其独具特色的语言创作风格有关。本文正是从语言创作风格的角度对这一佳作进行分析,从人物的语言风格、幽默和反讽的语言手法以及句式和词语的选择三方面进行了对《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创作风格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正是通过这三方面的描写与合理运用,《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形象才如此生动真实,作者的理念与精神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而在对这部小说的语言创作风格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入地理解到了小说的创作主旨和内在蕴意。
参考文献:
[1]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吴丹.语用学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赏析[J].语文建设,2013(35):35-36.[1]吴丹.语用学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赏析[J].语文建设,2013(35):35-36.
[3]朱小舟.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8):60-63.
[4]徐晓莹.对《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用学分析[J].学术交流,2009(11):147-149.
[5]宋振芹.《傲慢与偏见》语言特色的语用学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39-47.
[6]覃礼兰.《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塑造及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2(0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