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图梦
摘 要:我国脱贫攻坚行动成效显著,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贫困户脱贫积极性不强,甚至不愿脱贫摘帽的行为。对于这种看似非理性的行为,本文运用了激励机制理论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政府的扶贫模式,是一种对“贫困身份”的正向激励机制,贫困户的贫困身份为其获得了较大收益,因此建议政府在扶贫中,应适当实施负向激励机制,为贫困户提升政策期望,将政府福利发放标准增加,将贫困身份的激励变成对“脱贫行动”的激励,强化贫困户脱贫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脱贫攻坚;负向激励;政策期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9.013
近年来,为确保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政府制定出了一系列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扶贫政策,以激励贫困人口主动脱贫。但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贫困户脱贫积极性不强,甚至不愿脱贫摘帽的行为。政府主导的扶贫方式是由脱贫攻坚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动机产生以后,政府就会去寻找能够满足脱贫攻坚这一需要的目标,然后进行满足这一需要的行動。通过精准调研贫困户的不同特征,在不同的条件下去实施不同的扶贫政策,以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1 政府扶贫措施的正向激励机制分析
每个地区的扶贫政策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研究范围过大,所以以下内容主要研究教育扶贫方面。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在其中指出了教育扶贫可以从根本上“拔穷根”,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在脱贫攻坚中,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贫困户转变了自身的思想观念,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技能,脱贫成果才能得以坚实的巩固,不至于当扶贫政策停止享受时,大批的贫困户又重新返贫。教育扶贫具有“造血”功能,可以激发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有效地脱贫以及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助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国家为保障学生不因贫困失学辍学,不让家庭因学致贫,消除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扶贫政策。比如,考上大学的大学生,政府送钱奖励。扶贫措施的初心是为了让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但在实行过程中,因满足贫困标准而无条件的享受补助,使得部分贫困户产生了理所应当的心理。安格斯·迪顿认为扶贫应是 “制度扶贫”而不是“给钱扶贫”。当政府直接给予金钱补助容易使贫困户产生误解,致使其不愿脱贫,物质上的补助对贫困户极具吸引力。
此类正向激励手段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对部分贫困户产生了负向的激励,造成了贫困户以休闲代替劳作的激励,拒摘贫困帽。正向激励是扶贫攻坚中常用的一种扶贫方式,见效快。但现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决战阶段,越往后难度越大。都是需要下大力解决的“硬骨头”。因此对脱贫攻坚工作来说政府的正向激励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现目前出现的困难,这种奖励贫困的方式增加了贫困户脱贫后的成本,贫困户认为脱贫后享受的政策帮扶要小于未脱贫户,所以不脱贫可以有更多的收益,脱贫后等于放弃了他的机会成本,弱化了他的收益,所以不愿意脱贫。正向的激励无条件的增加了他的收益,但选择脱贫却会增加他的生活成本,减少收益。因此正向激励机制对部分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起了抑制和削弱作用。
2 正向激励机制对贫困户行为的异化
扶贫激励机制有强化、弱化和引导贫困户的作用。当激励机制对贫困户脱贫产生积极影响就属于强化作用,但当它对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起抑制和消极作用时就是弱化作用;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引导贫困户积极脱贫,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政策实施的结果虽有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部分贫困户面对实实在在的福利,不愿脱贫摘帽,让自己可以持续性地享受扶贫福利。这说明,激励与行为也有匹配问题。正向的扶贫方式是对贫困的奖励,而不是对贫困户脱贫的奖励。在脱贫攻坚初期正向激励机制对贫困户产生了强化和引导的作用,但在后期却产生了弱化作用。以下就是正向激励机制对激励客体产生的影响的阐述。
2.1 贫困户对物质上的贪婪现象
对于被激励者而言,过度激励,即高度物质满足可能会带来超强压力或懈怠、进取心弱化。国家的脱贫优惠政策确实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出现了“扶贫养懒汉”的一种现象。正向的激励虽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时间越长,效果就呈逐渐下降趋势。部分贫困户因贪婪扶贫资金而不愿主动脱贫;有的已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仍然不愿摘下贫困帽,争当贫困户。贫困户养成等待国家扶贫资金、靠政府财政拨款、要扶贫救济资金等贪婪不正之风,毫无疑问这是对脱贫攻坚的警告。
2.2 贫困户的依赖心理
部分基层政府采用“重输血轻造血”的扶贫方式只救急不救穷,有短期效果但缺乏长远发展。贫困户文化程度较低,思想具有局限性,缺乏远见,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甚至还会干扰其子女的三观形成,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正向激励扶贫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贫困户对政策有了依赖,缺乏感恩之心。他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自觉地成了配角,认为脱贫是政府应该做的事,自己既然符合政策资助的对象,政府就应该无条件的给予救济。还有部分贫困户有着劳动能力却只想着依靠政府。贫困户自身就处于“贫困陷阱”之中,再加上他们的依赖心理,使其更难以脱贫摘帽。当政府扶贫人员帮扶贫困户脱贫,此类贫困户表现为消极的行为状态。除了贫困户自身原因,还有扶贫队员、基层政府的失职行为,但更多的是基层政府。其为了完成政绩考核,为了达到预期扶贫目标,对扶贫项目大包大揽而忽视贫困户的重要参与,从而导致贫困户产生消极的心态及行为,缺乏脱贫的内生动力。
2.3 贫困户的负面示范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通常将自己的付出与获得和他人进行比较,由此产生不公平感将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勤奋的贫困户和懒惰的贫困户之间一旦进行比较,若人们的付出与所得成正比例关系,那可能产生的矛盾较少,对政府的扶贫激励方式感到公平;反之辛勤的贫困户将会产生不公平感,从而对政府的激励产生抗拒,效仿消极的贫困户的行为,最终贫困户不能脱贫,国家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如期完成。
非贫困户可能辛勤劳作但收入却不高,而贫困户可以懒散耕耘无条件地享受扶贫资金;非贫困户可能突发重大疾病却无法享受到国家的“健康脱贫”政策,可能还会因病致贫,而贫困户有建档立卡,可以先治病后支付医疗费用,且医保报销比例较高;在学习成绩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非贫困户子女上学没有助学奖励,而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年无条件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情况都属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差别。在背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贫困户享受不到政府的政策福利,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因此部分非贫困户甘愿成为贫困户。在贫困户的“邻里效应”下,对非贫困户产生了负面的情绪感染及行为感染。
3 构建负向激励扶贫方式
负向激励的扶贫方式就是转“补助”为“奖励”,政府大多使用正向激励的扶贫方式,只要满足条件的贫困户就能无条件的享受国家的政策福利:子女上学难有教育扶贫政策、生病住院有健康脱贫政策、房屋破损有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等各项政策福利。因这些政策对贫困户无条件享受,所以在脱贫攻坚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因此转正向激励扶贫为负向激励扶贫具有一定意义,确保脱贫效果的长期性,消除贫困户担心脱贫后返贫、福利减少的顾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正向激励扶贫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更多的政策期望,满足贫困户对脱贫的需求。
3.1 增加额外扶贫政策享受
部分贫困户持消极的脱贫态度,抵制脱贫,想持续性地享受扶贫政策。可以对这部分贫困户采用额外政策享受的措施,在过渡期间继续享受扶贫政策,但在脱贫后可以享受其他的政策,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积极性,可使贫困户克服脱贫过程中的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在经济人假设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贫困户也是属于经济人,因此当他认为脱贫之后能享受到更多国家的政策福利,获得更多优势,就会主动脱贫,自愿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所以增加脱贫政策,有利于激励贫困户主动脱贫摘帽。
3.2 以奖代补
贫困户子女在校期间享受政策资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失去上学的机会。为了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进城打工数量在不断增加,家庭的经济情况变好了但是却又担心起子女上学的学籍问题,因此面对这种积极脱贫并已成功脱贫的贫困户,奖上加奖,再给予政策上的奖励,解决贫困户子女的学籍问题,以激励其他贫困户积极脱贫。引导贫困户脱贫,借助负向激励扶贫方式,减少脱贫阻力,增强贫困户的脱贫能力。激励的着手点,是激发贫困户未满足的需要。根据贫困户的不同需求,在他们的需求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的时候,出台一系列奖励脱贫的政策,吸引贫困户更积极地脱贫。以奖代补就是在当前脱贫不脱政策的前提下,再给予脱贫的贫困户充分的奖励,增加其额外的获得感,激励贫困户主动去脱贫,这也是对他们积极脱贫的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从而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3.3 给予部分贫困户惩罚
正向激勵的扶贫方式导致部分贫困户脱贫不摘帽,非贫困户冒充贫困户等情况。政府应多开展感恩思进教育活动,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并给予贫困户政策期望。当他们从贫困户身份转为脱贫户身份之后,增加新的政策福利享受,这样贫困户为了享受更多的福利就会放弃之前贫困户的身份,从而成为脱贫户,完成脱贫目标。而冒充贫困户的则根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惩罚。对不符合条件的部分非贫困户或者消极的贫困户,及时予以负强化,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减少这类行为不再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他们之所以有这些欺骗的行为,是由他们的不正当动机引起的。大部分贫困户自身文化素质低,认知能力水平有限,因此容易产生短视。已满足脱贫的贫困户他们最基本的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因此引导贫困户往更高的需要层次走。人的需要往往具有潜在性,激发他们的潜在需要,并激励他们主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层次,从而巩固脱贫成果。
4 结论
脱贫工作任重道远,实现全面脱贫不仅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更是我们奋斗的长远目标。发挥贫困户的主体示范作用,适当采取负向激励扶贫方式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意识,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阶段,面对的部分贫困户更是比之前的贫困户更难以帮扶,他们在长期的政策福利滋润下,萌生了懒惰的枝芽,对整个脱贫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这个阶段的扶贫更应是对脱贫的奖励,而不是对贫困户贫穷的奖励。以反向激励的方式激发引导贫困户为享受国家政策而主动脱贫。给予贫困户政策期望,政策福利的效价越高,对贫困户的吸引力就越大,脱贫阻碍将会得到缓解并解决。使用激励机制一定要有个阶段,即不是永久性的激励。
参考文献
[1]余彪,付云,鲜兰.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17):47-50.
[2]十九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8.
[4]田野.正向激励的偏离与复位[J].中国石油企业,2019,(07):100-102+110.
[5]黄承伟.深化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