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个新的理念,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水平等方面也有极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同时还考虑到了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高中历史三类课程之间以及与其他高中课程的关联,“力图使其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学生素养的提升,必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初中与高中的通贯,必修与选修的衔接,历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这几个方面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开发自主权和更大的设计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以重大现象、事件的学习与探究为核心,以历史变迁为线索,整合其他学科、其他领域有价值的内容,建构基于跨学科、跨领域内容的新的学习主题”[1]。
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的以上理解,笔者设置了“卢沟八百年”这个综合性学习探究主题。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晓月”自金代以来就是“燕京八景”之一,这座桥为何能在永定河上屹立八百多年?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军队就是在这里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是必然还是偶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20世纪60年代,卢沟桥和宛平县城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笔者尝试着以卢沟桥的“前世今生”为线,通过对部分史料的研习和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设计粗陋,不免挂一漏万,请各位同行指正。
光与影——印象·智慧
材料1: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势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问题1:据材料回答,卢沟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及作用?
说明:现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17课是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文章《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赵州桥,同时对卢沟桥也作了简要的介绍。介绍虽然不是十分详尽,但是还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然而,这座坚固美丽的石桥到底是什么样的?要让学生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必须借助材料,让学生“走近”卢沟桥,有一个和卢沟桥“对话”的情境,通过桥梁建筑专家罗英,让学生对卢沟桥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特点、作用有更深的了解。桥孔多,便于泄洪;桥墩上游面和下游面形状不同,便于缓解洪水和冰块的冲击;桥面修筑得较宽,便于行人车马通行;85厘米的石栏,可以更好地保护行人;石柱石狮子不仅可以增加桥的重量,巩固桥梁,同时还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这些细节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古人在桥梁建筑方面的设计理念与智慧,体会卢沟桥的美不仅是坚固耐用的美,也是建筑造型的美、是雕刻工艺的美,还有以人为本的美。
材料2: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它携带大量黄沙从北京西部大山流出,其全长680公里,流域面积40 000平方公里。在北京境内,永定河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个区。河段长170公里。从永定河水系图和永定河北京段水系示意图来看,卢沟桥所处的位置是河流最狭窄的“脖颈”处,于这里建桥最为合理适宜……
何谓“铁柱穿石”?卢沟桥的设计者将数根粗大的铁柱打入河底的卵石层中,铁柱上面穿入巨石连成一体。周围以巨大石板围住……卢沟桥的桥面中间部分,稍微高于两侧……
——李婧:《卢沟桥:800年烽烟岁月 最深记忆是1937》
材料3:
卢沟桥桥墩侧面及正面图
问题2:据材料2,概括永定河的特点。并结合材料3,回答卢沟桥屹立八百多年不倒的原因。
说明: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关信息,是“史料实证”水平1的要求。永定河长、流域面积广、含沙量大,这三个特点不难从材料中概括出来。正因为如此,卢沟桥能在这条有小黄河之称的河上屹立八百余年无恙,除了用料和造型方面的因素外,自然还有其他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如在选址方面,卢沟桥横架的位置位于永定河河道狭窄处,受到的水流冲击相对小;“铁柱穿石”的设计有利于稳固桥体;桥面高低设计,有利于排出积水,保护桥面;材料3中桥墩尖端形的设计不仅可以缓冲水流,还可以缓解冬季冰块对桥墩的冲击,从中可见古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地理位置、河道特点及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份设计中的匠心独运也是卢沟桥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血与火——烽烟·疑云
(1)偶然还是必然?
材料4:
时间约章约章内容(节选)1932.9.15《日满议定书》日本国和满洲国……相约两国共同担负国家的责任,为此需要日本国军队驻扎于满洲国内。(注:满洲国1932年3月成立,统治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境,内蒙古东部,河北承德)1933.5.31《塘沽协定》中国军队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县以西、以南地区。而后,不得越过该线。1935.6—7《何梅协定》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第二十五师撤退河北省外。1935.6.27《秦土协定》将驻于昌平和延庆一线的延长线之东,并经独石口之北,龙门西北和张家口之北,至张北之南一线以北宋[哲元]部队,调至其西南地区;制止山东移民通过察哈尔省;必须承认日满的对蒙工作,援助特务机关的活动,并且停止移民,停止对蒙古人的压迫。
——据褚德新、梁德:《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
问题3: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约章的特点及反映的趋势。
说明:“时空观念”水平3要求:“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材料4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重要约章,如果从1895年《马关条约》算至1935年,时间跨度已有40来年,这是一个不短的时段。从这个时段整体来看,用联系的眼光来分析,不仅可以发现各约章之间的关联,还可以发现其中的线索、规律和趋势。以上约章体现出日本以占领区为基地,采用步步为营的办法蚕食了中国东北和北方大片领土,反映出日本对中国有着强烈的领土欲望,并不断地扩大占领区域。日本用武力方式占领中国领土,却还找种种理由和借口,试图美化自己的侵略行径,如:打着“共同担负国家的责任”的旗号,占领满洲国;在蒙古问题上,把蒙古刻画成一个“被压迫”的形象,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保护者和正义者。
材料5:《卢沟桥事变示意图》[见《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5页]
问题5:分析中方军队集结地的主要特点及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原因。
说明:“时空维度是我们认识历史无法超越的维度,‘时空观念’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时空观念的史学研究法隐喻了一个规则,如果要获得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把握,就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去发现‘物’与‘事’背后的决定因素,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审视”。[2]
中方军队主要分布在卢沟桥和宛平城附近,这一桥一城也正是中国军队死守的地方。因为北京早已是东、南、北三面受敌,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京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日军进攻卢沟桥的目的就是要让29军撤退,占领北京,控制华北枢纽,为全面侵华做好准备。
(2)射击导致失踪?
材料6: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间,日军又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十一时左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东门外,城内守军当加以严密注意。十二时后北平市长秦德纯来电话对我(王冷斋)说: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向我方提出交涉,声称“有日本陆军一中队在卢沟桥演习时,仿佛听见由驻宛平城内的军队发出的枪声,使演习部队一时纷乱,结果失落日兵一名,日本军队今夜要入城搜索”等语……经查明我军并无开枪之事,而且每人所带子弹并不短少一枚……我又令警察在各处搜索,也未发现有所谓失踪士兵的踪迹。
——王冷斋:《卢沟桥事变始末》
材料7:七日夜,驻丰台的日军……进行夜间演习,演习结束后部队正在集合,在晚上十点多钟,受到驻卢沟桥北边约一千米处的永定河左岸龙王庙附近的中国部队的实弹射击,最初数发,随后连续打了十几发。部队马上停止演习,点名时发现缺少一名士兵……立刻将此情况向牟田口联队长报告……向卢沟桥城内的中国军队就非法射击事件提出抗议。但是,在这过程中,原先报称去向不明的那名士兵,已经平安归队了。
——(日)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忆录》
材料8:7月8日东京各晚报(按惯例,日期为第二天日期),以头条新闻刊登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报道说:“丰台我驻屯军一个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7日夜在卢沟桥演习中,于11时40分左右,突然遭到中国方面数十发不法枪弹射击,因而立即停止演习,侦查情况,并要求中国部队长官赔罪。”
——(日)松本重治:《战前华北风云录》
问题5:王冷斋时任宛平县县长,是“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从史料类型来看,他的回忆录属于哪种?材料6转述了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的话,就“卢沟桥事变”而言,王冷斋和松井有哪些不一致的说法?
说明: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1~3要求:“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王冷斋和松井都是事变的亲历者,他们的回忆录或叙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松井说中国驻军开枪射击导致士兵失落,要入城搜查;王冷斋说中方没有开枪,也没有发现失踪的士兵。双方不一致的关键点有两个:谁开的枪?士兵到底有没有失踪入城?到底谁的说法更可靠?这不能凭感情和直觉来判断。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较、多源互证,尤其要找出其中的差别,从可疑处入手,抽丝剥茧,理清事实。当然,真相要一步步澄清,这个问题的设置只是开启学生怀疑和思考的阀门,为后面的问题链做好铺垫。
问题6:材料7和材料8对“卢沟桥事变”的叙述有何异同之处?
说明:“史料实证”水平4要求:“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将其对比可见,两者都认为中国军队先开枪射击,日军都向中国表示了抗议;不同点在于材料7明确说明失踪的士兵很快就归队,这一点印证了材料6王冷斋的话,但是材料8却没有提到失踪士兵及其归队之事。让学生对比两则材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7:据材料6和材料7,演习中失踪的士兵当夜很快就平安归队了,并没有在宛平城走失。但在材料8东京各晚报的新闻中却没有提到失踪士兵归队之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说明:以客观的角度尽可能地把真实呈现给读者,是新闻媒体的职业操守。但东京各晚报的新闻都没有提到失踪士兵归队之事,是各报纸都没有了职业操守还是各晚报收到的消息就是如此,抑或是新闻被统一了口径?若是统一口径,又是接到谁的命令?为什么不能提失踪士兵归队之事?或许有人认为失踪的士兵既然已经归队,提不提好像不是什么大事情。然而,从“卢沟桥事变”中各个事件的关联来看,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日军所说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大体如此:日军演习—中国军队射击—日本士兵失踪—日军抗议并要入城搜查。若失踪士兵没有在宛平城走失,而是很快归队,那么“由于中国军队的射击导致士兵失踪”这个说法就不成立,同时就会让人怀疑:士兵到底为何失踪?中国军队有没有射击?既然已经归队,又为何还要搜查宛平城?日军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时序和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合理的推测不同于一般的想象,它是对部分史实的逻辑关系的梳理。历史之谜太多,不可能都有确切的史料来证实,建立在部分史料基础上的推测或许就是在接近历史真相。正如李开元所说:“如果我不能给你提供最准确的史实,我将给你提供最合理的推测。最准确的史实,是近于美的真;最合理的推测,是近于真的美,都有不可取代的价值。”[3]
问题8:材料7和材料8都提到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了“非法”或“不法”射击,日军为什么要使用“非法”或“不法”这样的词语?
说明:“历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建构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探究历史事实背后的影响因素”[4],对于历史,我们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发生了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为了什么”。回答问题8,需要从日军的角度来进行解释。“非法”或“不法”这样的表述可以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博取国内不明真相的民众的同情,以获得国内舆论的支持。当然,这样的解释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对前面多个问题的分析之上的。这样的手法,日本并非第一次使用,材料4中在满洲和蒙古问题上,就是这样的办法,可见日本已是运用纯熟。
问题9:综合以上分析,你觉得“卢沟桥事变”的真相是怎样的?若请你来叙述该事变,你如何叙述?
说明:“历史解释”水平2要求:“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叙述“卢沟桥事变”,其实是要结合史实,阐述对该事变的解释和认识。“科学研究客观存在的史料,合理对材料进行考订和运用,获得可靠证据,由此得到的历史结论才具备可信度。”[5]
在以上设置的多个问题中,已经对该事变发生的偶然和必然性、事变的借口能否成立等问题从多个角度和侧面进行了探讨,从一个时段论证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长期以来一贯的国策。学生能否从中进行分析、综合,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能否找到更多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并有逻辑地进行叙述,是其结论是否最靠近历史真相的关键。
风与月——愿景·启思
材料9:1961年,卢沟桥和宛平城就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为更好地让车辆、行人通行,卢沟桥被铺上了柏油、加宽了桥面。4年后,为分担交通压力,卢沟桥旁又被增筑了一座“新桥”,但老卢沟桥……仍然承担着交通的职能……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随即,政府斥资355万元,拆除了当年铺设的柏油路和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并对卢沟桥、宛平城进行了全面的整固、修缮。同时禁止卢沟桥通车……
——许亚群:《卢沟桥如何承载“开发”》
问题10:卢沟桥为何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材料9,概括对卢沟桥的保护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说明: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第六个专题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是其中一项标准。卢沟桥是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古代桥梁建筑的美丽与智慧,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屈辱和一支热血军队的见证,是很好的培育家国情怀的资源,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艺术和历史价值。1986年前后对卢沟桥保护的变化,可以看出政府在保护文物方面的进步。当然,文物的保护单靠政府远远不够,还需要广大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
材料10: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丰台推行红文化创意的一个核心地标,将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古迹(例如:卢沟桥、宛平城、长辛店古镇、岱王庙)和军事教育基地(例如: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雕塑园和二七遗址)透过资源整合与包装,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更大的经济价值。集聚区将依托中国国际文化贸易港总部、宛平城商务会馆、红色文化旅游、园博园会议会展旅游、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平台、城市自行车旅游观光六大重大项目,构建“一核一带两区”的空间布局。
——周婉京:《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看“文化丰台”的强势崛起》
问题11:据材料,概括卢沟桥的开发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对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和开发?
说明:如果没有相应的开发,仅单一的保护,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得不到弘扬和扩展。但是开发不能胡乱进行,要有计划、出于保护性目的。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点就是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多样的特色项目,总体布局,在不破坏原有文物的基础上,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这样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卢沟桥的保护,同时还能让卢沟桥发挥出更多的现实意义。
很多文物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遭到了破坏,似乎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就是一对矛盾体。然而,经济发展是不会停步的,但文物却是很容易被破坏、易消亡的。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文物的价值外,更应该提供一些方法,把一些看似的“矛盾”化解为一个共生的系统,用合理的开发来对其进行保护。“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材料11: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版)》
任务:对家乡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进行调查和走访,写出一篇调查报告。(要求列出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的名称、具体位置、类别和级别、价值、现状及分析、保护和开发建议,同时附上走访和调查过程中的有关资料)
说明:这个任务可以更好地渗透“家国情怀”。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并且由现实而“对历史进行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增强对家乡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保护文物不仅是对文物价值的认知和态度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从而增强保护文物的法律意识。这个调查报告还可以让学生对调查等历史研究方法有更多的认识,培养学生发现、论证历史问题和独立提出观点的思考、表达能力。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的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6]基于史料研习与课程关联的综合性学习主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史料的精选与精研。史料的来源或出处要清晰准确,要注意史料的权威性和视角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史料进行对比,通过由浅入深有层次的问题链,对史料不断质疑、思辨,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能力和勇于质疑、独立见解的精神结合在一起。二是课程的关联与融合要顺其自然。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并非一定要有多种课程之间的关联,关联只是形式,其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养,因此,不可为了关联而生拉硬扯。三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明确。五大“核心素养”有区别有联系,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既不能简单切割机械分离,也不能盲目拼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