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

2020-09-13 22:49周磊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家校共育策略探究

周磊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生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主体从单一的学校到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综合发展。小学生时期是人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且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但小学生可塑性也是非常强的,过强的求知欲和较弱的明辨是非能力很容易导致其对某一个不良行为进行模范学习,这时候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学习的环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科学教育 家校共育 策略探究

分类号:G623.6

引言: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学校为主体,家庭教育的不衔接容易导致小学生发展滞缓。为了促进小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全面成长,不会受到某个单一环境的影响,家庭和学校之间必须开展共同培育的方法,这样可以摆脱传统的培育模式不足。本文基于为了培育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则,提出一些有关家校共育的策略,希望帮助学校和家长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1.家校共育的含义

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家长与学校的教师共同完成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小学生教育活动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育小学生不能单纯依靠家长或者老师单方面努力,必然要借助群体的力量才能均衡发展。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家校的沟通应该要依靠小学生自身、家长和教师三大主体一起进行。

2.家校构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第一课,很多家庭教育虽然重视小学生早期的智力开放,但是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育。主要表现为家长只关注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但是却忽视了在小学生阶段,应该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会生存交流,学会与别人沟通,但是很多家庭教育中是缺乏的,片面追求所谓的荣誉,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2家教之间忽视沟通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会面对很多的问题,因此忽视了在家校共育中的沟通交流问题,很多家长会因为以工作忙为借口,把所有的教育学生责任交给教师,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耐心和时间和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有些教师因为一个人管理多个班级,加上有其他的教学任务,没有积极和家长沟通,导致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校内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家长不理解教师的工作,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家校共育策略

3.1家校双方加强沟通,互相理解

作为小学生家长,应该及时与教师及时取得联系。很多家长认为把小学生去学校进行教育,所有的教育任务就应该落在教师身上,与老师沟通不及时导致小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情况截然相反,这样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所以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是有所策略的。

3.1.1家长要把教师当作是朋友

朋友之间的沟通模式是最舒服的,最能平等交流的,所以家长要把老师当作是自己熟悉可以沟通的朋友,要积极和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互相信任,这样才能获取学生在学校或者是家里最真实的情况。在教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时,家长应该保持客观的看法,选择相信老师的评价,遇到问题后及时和老师沟通,这样才能快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1.2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

因为家长和老师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平时接触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家长要好好利用好去学校接送孩子的时间,不要等到事情达到严重才去质问对方。家长在接送孩子这段时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交流的时间不应该过长,因为还有其他的家长想要了解孩子的情况,最佳的时间应该是等到所有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接走了,这样的交流是最有效和全面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交流的时候,如果想要得知孩子的一些消极的情况,建议要避开孩子,不要給他们的心灵带来创伤。

3.1.3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的时候作为学生家长不要过分责怪老师,因为一个班级那么多小学生,但是老师的数量是有限的,做到面面俱到是有所难度的。作为家长,应该将心比心,应该是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能够理解老师的难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一起商量,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2校方要提高合适的平台,促进家园沟通

3.2.1传统的沟通平台

提供合适的平台,加强家长参与学校的工作是互相了解的一个重要方式。校方应该定期举办一些座谈会、家长会、经验交流会、校园文化展览等。

(1)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学生的情况如实告诉家长,并且向家长公布校内的实际情况告知家长,让家长熟知校内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把学生的情况通过短片或者照片的形式在家长会上展示出来,使家长会的形式不再单一化。

(2)充分利用走廊、教室展示墙等空间,展示更多的校园文化,让家长可以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更好的了解校园,主动把学生的上课情况和作业情况反馈给家长,鼓励家长共同学习,遇到问题可以共同交流。

3.2.2互联网平台

构建平台除了传统模式,还可以借用互联网的方式构建家校共育平台。而且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互联网+的沟通模式。

(1)构建班级论坛

每一个班级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平台,教室在课余的时间可以把班级内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通过论坛发布给家长共享,家长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通过论坛还可以和其他的家长进行交流,对班级或者是校园建设发表自己的意见。

(2)构建亲子互动平台

很多家长总说不知道怎么陪伴孩子,学校可以借助网络,给每一个孩子一个账号,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去完成一个游戏或者是一些题目,增加亲子交流时间,让孩子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4.结语

家校共育方法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指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的力量都缺一不可,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才能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祁爱耘.浅析小学生园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的策略[J].学周刊,2018(06):149-150.

[2]朱丽君. 小学生园家园共育的积极互动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梁旭莉. 贵阳市X私立小学生园家园深度合作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骆爱红,曹建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86.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家校共育策略探究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