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学
摘要:导语,在一节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导语,能够给增加课堂的活力,给学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正确发挥导语在课堂中的作用一直是教师们所讨论的重点话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语设计;故事导入;设置悬念
导语,是学生课上与课下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融入在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与此同时,导语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其可以有多种教学形式,比如讲故事、设情境、旧知识引导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每种导语形式并且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根据不同的文本选用不同的导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就初中语文导语设计进行研究。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作者在创造一篇文章时,必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或者是在生活中有感而发所得,其中也必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背后的小故事时,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去感知文学作品的魅力,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小的幽默的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核舟记》一课中,文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件十分精美的艺术品“核舟”,核舟上面描绘了许许多多的人和物,其中就有著名的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在历史上,有关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的故事可以说是文坛的一段佳话,其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教师在导入时可以以这三人的故事作为导入。苏东坡每次设立宴会之时,佛印总是不由苏东坡邀请就赶来喝酒。有一次,苏东坡请黄庭坚在湖中饮酒,并且说:“这次,佛印必定不会来打扰我们了”。可不曾想,佛印早就知道这两个人要在湖上喝酒,就早早的藏在船舱木板之下。等到苏东坡与黄庭坚二人在饮酒作对之时,佛印从船板之下爬了出来,吓的苏与黄二人不仅惊呼起来。等到知道了来人之后,大家都相视而笑,把酒言欢。学生在听到这样有趣的故事之后,让原本沉闷的课文变得充满生机,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合理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在阅读之中寻找事情的真相,增添作品的神秘感。同样,设置悬念这种形式也可以用在语言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探索问题的答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仔细研究课本内容,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悬念,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之美和画面之美,在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之美,最后学习周总理崇高的精神内涵。教师可以以“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辛亥革命刚刚成功。有一天,在学校中,校长要来给學生们上一节修身课,要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在讲课之余,校长提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而读书。许多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时,脸上都出现了疑惑的表情。当教师来到一个学生面前时,这个学生站起来坚定的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听到这个回答时,立刻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而这个孩子此时只有12岁。同学们,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这些话语作为导入,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猜测。最后,教师再跟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人公。
3.调动学生情感
情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常言道:“诗为情而作”,文章之中必然包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所以,当我们在阅读书本时,才会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另外,学生的情感非常充沛,他们很容易去感受他人的情感和表达。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合理的运用学生的情感因素去进行教学,从而让学学生深入的去感知文本内容。例如,在《黄鹤楼》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朗诵诗歌,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本文描写是诗人在外做官而四处漂泊,远离故乡。在黄鹤楼上望及远处的景物,触景生情,引起思乡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以前学习过的有关描写乡愁的诗句,让学生进行交流。然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有关背井离乡的短小的视频,让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自己离开家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真切的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会想起有关父亲和母亲的很多细节,也能够体会到那种离家的悲伤和父母的期盼之情。
综上所述,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时,学生们纷纷进入课堂之中,教师已在教师里准备。此时,学生们还沉浸在课下的欢愉之中无法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导语,在这时就显得格外重要,它能够以其舒缓的节奏让学生的心一点一点的平静下来。初中语文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导语的魔力把学生代入特定的教学氛围中,享受在课堂上的每分每秒。
参考文献:
[1]江美萍.未成曲调先有情——初中语文教学导语设计艺术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11):75-76.
[2]苏灵珊.妙用导语先声夺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设计[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