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2020-09-13 07:13韩红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预见性早产儿婴儿

韩红梅

(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随州 432700)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婴儿,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比胎龄足够的婴儿较差,易引发感染、败血症、脐带脱垂等并发症。医院感染是导致早产儿容易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源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本文探讨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某医院早产儿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平均胎龄(33.58±1.26)周,平均体重(1.5±0.98)kg,收缩压(40~88)mmHg,心率120~155次/分;观察组45例,平均胎龄(34.48±1.36)周,平均体重(1.6±0.77)kg,收缩压(40~90)mmHg,心率120~160次/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早产儿家属讲述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告知婴儿家属婴儿受到感染的危害性以及对婴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加强婴儿感染的预防、识别、常见并发症等;一旦婴儿感染后立即告知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尽可能获得婴儿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手段。(1)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早产儿提抗力较弱,一旦感染病情变化较快,入院后立即为婴儿给予一级护理;为婴儿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避免有光、声音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伴有呕吐、发烧及腹泻婴儿立即告知医生,加强生命体征观察、记录;(2)所有护理必须保持无菌。对病房里面早产儿可能接触到一切物品进行消毒,避免婴儿碰触后感染恶化;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在触摸婴儿前后,都要保持手部干净无菌,同时限制每天接触婴儿的人数,尽量减少婴儿与外部接触;(3)饮食护理。在早产儿可以吃奶的情况下,最好进行母乳喂养,母亲注意饮食,尽可能吃些高纤维素、高蛋白及高钙食物,加强水、脂肪摄入。

1.3 观察指标

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比较两组早产儿在护理一个月后在肺炎感染、口腔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四方面的发生率情况;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设置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评分70~89分)、不满意(评分<70分),通过问卷调查两组早产儿家长在护理一个月后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用n(%)表示,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

两组护理前感染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 个月后肺炎感染、口腔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n(%)]

3 讨 论

早产儿通常胎龄不足、体重较轻,由于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病菌感染,如果不注重护理会导致婴儿感染加重最后危及婴儿生命。目前,临床都是基础性护理,只能起到防止感染加重的作用,而通过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手段可以很好的预防早产儿感染,降低早产儿的感染率。

近年来,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手段在对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手段有利于降低早产儿受到感染的发生率,让婴儿能健康的成长;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手段在降低早产儿感染率同时更能获得早产儿家属的满意,让婴儿享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采用预见性护理手段,可以降低婴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让婴儿健康成长的同时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早产儿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才正确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