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秀,翟艳云,姚楚丽,方瑞芳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胆漏并发症是肝胆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大部分胆漏并发症患者在术后会有许多不良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情况[1]。本文探讨对于肝胆手术后胆漏并发症患者的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1月肝胆手术后胆漏并发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男25例,女26例。年龄(23~69)岁,平均(46.14±1.53)岁。观察组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22~69)岁,平均(45.51±1.33)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进行了肝胆手术治疗且出现胆漏并发症状。(2)患者知晓并同意配合本次研究[2]。排除标准:不能积极认真配合者。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主要观察护理患者的引流管以及腹部症状、体征,防止患者的引流管出现脱落、扭曲、受压等情况。每天更换一次引流袋,每日观察记录患者的引流液颜色、性质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监测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的护理方式,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营养风险护理干预、心理疏导与监测体温及炎症指标护理等。禁食期间按医嘱静脉补充白蛋白,可进食后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可搭配佳膳、安素、蛋白粉等营养素;心理疏导上,与家属应当多关心患者的心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每日严密记录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定时按医嘱抽血监测炎症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早察觉患者的病情发展,每日检测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出院时的身体恢复情况,其中患者出院时病情得到显著缓解且无并发症状出现记为完全康复;患者病情减轻或出现轻微并发症状记为痊愈;患者病情没有得到缓解记为未痊愈[3]。记录两组患者肝脏功能衰竭,切口崩裂,切口处脓肿不良症状的例数并计算发生率。
采用SPSS 22.0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并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身体恢复情况比较[n(%)]
观察组患者发生肝脏功能衰竭,切口崩裂,切口处脓肿不良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症状比较[n(%)]
对于胆漏并发症患者来说,对患者引流管以及腹部症状、体征等的传统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除了这些基本的传统护理,对患者的营养风险、心理疏导以及体温、炎症指标监测的护理更是重中之重[4]。肝胆手术后,对患者的传统护理是最基础的一步,保证无菌的操作,防止患者病情恶化。本研究观察组身体恢复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肝胆手术后胆漏并发症患者进行加速康复护理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说明加速康复的护理在胆漏患者术后的恢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及干预,禁食期给予必要的静脉补充蛋白,禁食结束后配合佳膳、安素等营养均衡素的饮食护理得当的话,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心理疏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大部分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心理负担加重,长期住院又导致心情郁闷,这时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应及时排解患者的压力,引导患者从悲伤的心情中走出来,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这样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体温与炎症指标的监测主要是由于体温与炎症指标是胆漏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人员每日监测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及定时按医嘱抽血监测炎症指标变化,都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肝脏功能衰竭,切口崩裂,切口处脓肿不良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进行加速康复护理之后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综上所述,对肝胆手术后胆漏并发症患者进行加速康复相关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恢复速度并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利于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