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龄儿童阅读素养提升实践研究

2020-09-12 14:30刘鑫王政
新世纪图书馆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阅读素养公共图书馆

刘鑫 王政

摘 要 文章阐释了阅读素养的研究现状和概念界定,认为图书馆对培育学龄儿童阅读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图书馆日”主题活动的分析和总结,归纳了图书馆提升学龄儿童阅读素养的思考与启示,认为“图书馆日”主题活动可以促进阅读障碍学龄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想象力发展,并提出通过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机制,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融合机制以及提升图书馆员的阅读素养等多渠道,提升学龄儿童阅读素养。

关键词 学龄儿童 阅读素养 图书馆日 公共图书馆

分类号 G252.17;G258.69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08.008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Improving Reading Literacy of School-age Children in Library

Liu Xin, Wang Z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concept definition of reading literacy, and holds that library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literacy of school-age childr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theme activities of “Library Day”, the paper sums up the thinking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library to improve the reading literacy of school-age children, and holds that the theme activities of “Library Day” can promote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imagination development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This paper states to improve the reading literacy of school-age childre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reading promotion mechanism,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librarians reading literacy and other channels.

Keywords School-age children. Reading literacy. Library Day. Public library.

0 引言

對学龄儿童而言,阅读是其获取知识信息、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的主要途径;拥有良好的阅读素养,是学龄儿童形成个人综合实力的基础,是具备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对其成年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将“优质教育”确定为17项目标之一,明确声明:“要确保为公众提供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尽管各国在增加公众接触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民众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已被大幅提高,但还需要以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步伐来实现普及教育的目标。”[1]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在第4条“提升智育水平”中也提出要“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并从国家最高政策层面论证了中小学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关系到国家义务教育整体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2]。对此,中国图书馆界很早就作出应对,在2008年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明确指出,“图书馆努力促进全民阅读,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3]。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开放性、包容性和融合性的特征,承担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和实施社会教育的职能,肩负着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历史使命与教育责任。

1 阅读素养概念界定

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4],这是阅读素养提出的现实背景。

“阅读素养”概念最早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EA)于1991年提出,2002年被引入中国[5]。1996 年,IFLA 成立“阅读素养专业小组”,旨在强调图书馆在提升公众阅读素养方面的职能与作用[6]。一个人良好的阅读素养是获得终身教育和养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阅读素养成为PISA和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针对少年儿童进行的主要测试领域,包括阅读成绩、阅读行为和阅读态度测评[7]。PISA在2018年将阅读素养定义为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发展个人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对文本的理解、使用、评价、反思和参与的能力[8]。与PISA于2000年和2009年提出的阅读素养的定义相比,该定义加大了对阅读素养的重视程度。PIRLS在《2011评估框架报告》中将阅读素养描述为:“个体理解和运用社会所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的能力”[9]。PISA和PIRLS对阅读素养界定的共同点在于:认为阅读是个体发展的基本技能,是实现个人目标、完成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阅读素养是少年儿童学习各类知识、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融入社会的基础;应通过阅读引导、阅读技巧等途径培养个体阅读兴趣,而不是单纯通过学校课本教学。

数字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单一纸本阅读模式转为多文本形式的阅读模式,阅读材料的评价能力也成为个人能力的考评指标之一。因此,学龄儿童迫切需要独立建构文本意义、通过阅读进行学习、融入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群体,并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因而,对于学龄儿童而言,阅读素养是指培养学龄儿童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阅读知识,其范围和内容不应仅限于识字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阅读障碍弱化,还应该扩展为阅读需求引导、阅读动机干预,阅读行为规范、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兴趣培养,在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之外构筑优良的社会阅读环境。

2 图书馆对学龄儿童阅读素养培育的积极作用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6~12岁为学龄初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称为学龄儿童。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从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来看,6~12岁是儿童初入学校并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是接受知识、识别文字语义和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与学龄前儿童(0~6岁)相比,这个阶段的学龄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与学习内容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课本教学成为新知识、新思想的主要来源,语言学习进入规范化时期,有专门的任课老师进行语言学习指导。其阅读特征由图片阅读向文字阅读转变,由绘本具象化的阅读形式向文本抽象化的阅读形式转变。对于正处于语言习得、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的关键时期的学龄儿童,图书馆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对其阅读习惯和图书馆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学龄儿童进入小学后,语言习得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学习任务,他们开始识字认字,实现知识探索。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指导和阅读干预,对提升学龄儿童的识字量、文字理解能力及其对国家文化、民族文化的感知,培養学龄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图书馆应抓住学龄儿童刚接触识字、接触文本阅读的特征,通过提供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字阅读资源扩展学龄儿童对阅读形式、内容、类型的认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加深儿童对阅读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辅助学龄儿童养成文字阅读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龄儿童的发育成长,还有助于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渗透滋养儿童的心灵。

图书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学龄儿童对图书馆认知的有效方式,也是图书馆帮助学龄儿童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益尝试。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的学龄儿童通过专业图书馆员的引导,可更加直观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在孩子的眼中,图书馆已不再是陌生的高楼广厦,而是他们以后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陪伴。带领学龄儿童走进图书馆、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是图书馆员的本职工作,培养他们独立使用图书馆和利用图书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爱上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龄儿童的阅读素养,增加其对图书馆的了解,也是在向社会展示图书馆的职业形象。

3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实施及特点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是黑龙江省图书馆自2016年起整合全馆力量打造的学龄儿童阅读推广品牌活动项目,旨在引领小学生走进并了解图书馆,激发学龄儿童的阅读热情及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水平、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书香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大多数参加“图书馆日”主题活动的学龄儿童都是第一次跟随学校走进图书馆,他们在图书馆亲身体验一天,参与的具体活动包括聆听图书馆历史与知识讲解,用叶贴画制作书签,体验少儿阅读,看一场阅读相关的动画电影,亲手跟做古籍线装书装订、拓片和竹简书。他们的家长同时应邀参加家长课堂,聆听教育专家讲解家校互动、阅读辅导、儿童心理健康等知识。四年来,黑龙江省图书馆累计接待哈尔滨市虹桥一小、宣庆小学、虹桥一小建工校区、闽江小学、群力实验小学、公滨小学、雷锋小学共6200余名师生和家长,搭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共建平台。

3.1“图书馆日”主题活动组织实施概况

每年年初,黑龙江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根据本地学校需求与实际资源情况策划当年的活动时长、内容、服务对象。然后,召集参与活动的各合作方,包括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媒体、文化志愿者及馆内相关部室(阅读推广部、少儿部、特藏部等)召开启动筹备工作会议,商讨“图书馆日”主题活动场次安排、日程内容、读者组织、项目合作细节等,对全年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分工部署,并对活动细节与程序衔接上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与推敲。之后,组织文化志愿者培训,向志愿者讲解活动日程安排和图书馆的布局,分配读者引导与管理、架位管理与服务、媒体宣传三种志愿服务岗位的职责,提示服务学龄儿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内容,加强志愿者对活动的认知与了解,明晰志愿服务工作内容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平均全年安排8次,每次约有100个学龄儿童与100位家长同时参与,他们在图书馆的时间安排大致如下:9:30学龄儿童在学校的组织下徒步从学校到图书馆,这也是对“图书馆日”主题活动、校园校风建设、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宣传;9:30~10:00学龄儿童被带到图书馆大教室进行课前热身,听图书馆员讲解省图书馆的历史、布局、图书检索策略、电子资源使用方法,增加对图书馆的了解;10:00~11:30学龄儿童在少儿阅览室参加一场少儿活动,如知识问答、科幻电影、VR体验,并在阅览室阅读少儿图书,体验快乐阅读,借阅特制的“龙图书包”;11:30~13:00学校将营养配餐配送至图书馆,学龄儿童在图书馆共进午餐,观看励志动画片;13:00~13:30学龄儿童体验传统文化活动,学唱古诗词,参加“飞花令”诗词大赛;13:30~15:00学龄儿童进行与图书有关的手工实践操作课,包括制作叶贴画书签、体验传拓、学包书皮、篆刻橡皮印章、编制竹简书等,同时在图书馆举办家长课堂,家长聆听社会教育机构的育儿讲座;15:00合影留念后,家长带领学龄儿童办理借阅证,活动结束。

活动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负责与学校、社会机构的对接和馆内部室协调,讲授课程,组织活动。来自东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5~6名志愿者配合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读者引导与儿童看护,保证活动顺利实施。

每年年终举办的“图书馆日”主题活动交流论坛上,图书馆与校方、媒体、志愿者等社会各方,以及下一年度拟合作伙伴一起,总结本年度的活动经验,查找活动中的不足与漏洞,倾听多方反馈,扩大社会宣传,共同规划下一年度的活动发展。

3.2“图书馆日”主题活动特点

3.2.1 消除校园文化与社会教育的理念差异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通常每年度会选取2至3所对口学校,一所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学校(A校)和一所教育资源较弱的学校(B校)。两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同、孩子家庭背景不同,孩子们在活动中呈现的参与状态也不同。A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较好,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校外阅读,大多數孩子此前都来过图书馆,在活动中呈现的状态相对更加开放、热情、活跃;B校的孩子家长多为城市务工人员,他们即使在双休日也大多奔波于生计,很少能带孩子来图书馆,孩子们接触图书馆的机会有限,在活动中比较拘谨、乖巧。针对不同学校孩子的特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活动开始时领着孩子们唱校歌,做健身操,打破初识的尴尬和他们对图书馆的敬畏心理,并为孩子们增加了自我展示的环节,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在“图书馆日”主题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通过小故事告诉学龄儿童什么是“公共”和“尊重”,告诉他们利用图书馆时要多考虑其他读者的感受,共同维护良好的阅览环境、爱护图书、传递情感。同时,希望他们懂得“分享”,在活动中体验共读的乐趣,学会助人、助他。这些超越学校教育与阅读教育的内容,通过图书馆这种社会教育机构传递给学龄儿童,使他们接触到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社会环境。

3.2.2 加强图书馆与社会的多方协作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是由图书馆、小学、社会教育机构、文化志愿者、社会媒体联合开展的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得到了校方的全力配合和省广播电台与社会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同时,活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特邀中学生物老师、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图书馆古籍修复师,他们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并贡献社会力量。尤其是哈尔滨市第十五中学的王艳英老师,她教授的叶贴画书签制作实践课非常受学龄儿童的欢迎,将生物课堂上复杂难懂的知识简洁生趣地讲授出来,引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由图书馆阅读推广部牵头,馆内各部室积极配合,少儿部负责阅读体验,特藏部协助将图书馆专业的古籍知识向大众普及。少儿百科知识竞答赛、少儿阅览体验、古籍线状书和拓片制作、包书皮手工实践等活动内容丰富而精彩,可谓集全馆之力打造的品牌阅读推广活动。

3.2.3 处理好活动细节与衔接

相对于学校而言,图书馆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少儿日教育活动,还是略显经验不足。虽然在设计之初对每个环节都尽最大努力安排妥当,但活动中仍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在归还发放的“龙图书包”时发现,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喜爱某一本书,直接把书留下,补偿给图书馆现金;孩子们在午餐时可以静静观看喜爱的动画电影,当动画电影播放结束再播放图书馆宣传片时,有的老师会要求关掉影音,让孩子们掏出作业本做数学练习题;当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求孩子们活动结束后收拾自己座位附近的垃圾时,校方告诉我们留了家长代替孩子们打扫,不用孩子们来做。这些现象可能在现今以成绩为主的学校教育中习以为常,但是偏离了学龄儿童品德教育和“图书馆日”主题活动的初衷。图书馆在交流总结会中,都会表明立场,邀请学校与社会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反思,在接下来的活动设计中尽量避免。

4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在阅读素养培育方面的示范作用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龄儿童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亲近阅读、体验阅读,更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带动家庭阅读,向社会推广和普及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并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图书馆行业。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常常会选取阅读资源较薄弱的学校开展活动。这些学校的孩子们接触课本外阅读的机会较少,对图书馆的认知也仅限于有很多书,不了解图书馆的具体业务,如参考咨询、读者活动等。“图书馆日”主题活动通过知识讲解、阅读体验、“龙图书包”的借阅漂流、家长课堂,在推广阅读、推广图书馆的同时实现阅读资源向弱势群体的倾斜,服务阅读困难人群,促进了社会包容与和谐。家长课堂由社会教育机构承担,站在客观立场帮助家长了解自己、认识孩子、理解学校政策和做法,实现了社会教育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衔接与沟通。

“图书馆日”主题活动从设计策划到组织实施,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尤其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图书馆日”活动一方面加深了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了解,树立了图书馆职业形象,另一方面,更容易实现对本区域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人文情怀的传递。这种阅读推广活动模式能够为图书馆提升学龄儿童阅读素养提供有益的实践参照。

5 图书馆提升学龄儿童阅读素养的思考与启示

5.1 促进阅读障碍学龄儿童的语言发展

阅读障碍症是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10]。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活动对阅读障碍症的学龄儿童会起到帮助作用。阅读促进可以对阅读个体的阅读结果产生差异性的影响,所以图书馆的阅读干预措施将对具有阅读障碍的学龄儿童语言意识能力、语言习得能力、读写能力、文献理解能力和后续的语言发展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促进他们言语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

5.2 通过阅读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思想漫无目的的神游,而是基于现有资源进行创作、创造的过程。儿童的视觉感知与阅读情况会对自身想象力产生影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互相配合,有意识、有策略地相互促进。图书馆通过培养学龄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唤醒想象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其阅读品味和审美能力,在参差不齐的阅读作品中通过自身的辨识能力汲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

5.3 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机制

图书馆在开展学龄儿童的阅读服务过程中,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可持续的阅读推广活动来提升学龄儿童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服务中的引导作用。因此,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化、长效性的学龄儿童阅读推广机制,加强多方合作,综合培养学龄儿童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积极性,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正确引导学龄儿童的阅读行为。

5.4 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融合

首先,学校与图书馆合作,不僅可以共享图书馆传统的文献资源,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或者图书馆微信公众号、App等数字资源入口,使用图书馆内部的电子资源。其次,图书馆可以引导家长重视阅读,打造家庭阅读环境,拉近家庭与图书馆的距离,拓展学龄儿童阅读空间,把握他们的阅读方向。最后,广泛宣传,吸引爱心团队参与到学龄儿童的阅读服务中,达到学校阅读、家庭阅读和社会阅读的有效融合,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吸引学龄儿童阅读,培养自主阅读意识,从而养成利用图书馆的好习惯。美国学者斯蒂芬·克拉生教授提出自由自主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认为自由自主阅读不是学校和家长过度干预的阅读,而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11]。

5.5 提升图书馆员的阅读素养

图书馆负责少儿服务的图书馆员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未成年人服务培训,很多的服务方法都来源于经验总结,缺乏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儿童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对学龄儿童开展深入的阅读行为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图书馆要提高服务于学龄儿童的专业图书馆员的阅读素养,加强图书馆员读写认知以及教育理念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接受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专业培训,并为学龄儿童父母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正确引导和帮助学龄儿童掌握阅读方法,为学龄儿童主动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学龄儿童向往图书馆,主动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并留恋图书馆。

参考文献:

[ 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EB/OL].[2019-12-21].https://baike.baidu.com/item/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8661268?fr=aladdin.

[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12-16].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

[ 3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2008)[EB/OL].[2019-12-16].http://www.gslib.com.cn/xh/tqxw/08ztxy.htm.

[ 4 ]终身教育[EB/OL].[2019-12-29].https://baike.baidu.com/

item/终身教育/1055652?fr=aladdin.

[ 5 ]范蔚,赵凌澜.十五年来“阅读素养”研究述评:以2003

—2017年核心期刊论文为依据[J].语言建设,2018(9):

4-9.

[ 6 ]About the literacy and reading section[EB/OL].[2019-12-21].http://www.ifla.org/en/about-the-literacy-and-reading-section.

[ 7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EB/OL].[2019-12-29].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20217087?fr=aladdin.

[ 8 ]俞向军,宋乃庆,王雁玲.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试内容变化与对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17(5):3-10.

[ 9 ]

吴志鸿,高春玲.图书馆与未成年人阅读:使命与思考

——基于阅读素养的视角[J].图书与情报,2013(2):

11-16.

[10]束漫,孙蓓.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92-99.

[11]朱慧.建立阅读关联助力想象生长:城市化进程下留守儿童想象力现状的调查及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4(24):65-67.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阅读素养公共图书馆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奉化市2012—2014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学龄儿童校内托管看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清涧县辍学儿童逾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