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但这些挫折让人变得弱小还是强大?让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来探讨该如何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逆商,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兼顾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一起培养孩子的逆商,让孩子成长为心中有光、不畏黑暗的人。
孩子回到家一脸不开心,一问才知道,他被老师批评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表扬声中长大的,批评往往会对他们构成压力和挫折。
有的家长会赶快安慰孩子,“没事,你在妈妈心中永远都是最棒的。”言下之意就是老师批评你是不对的。家长这么说,孩子的心里可能会舒服一点儿,但这并不利于孩子合理地看待老師的批评。有的家长则会说:“老师批评你是为你好。”甚至还会加上一句:“你今天做啥错事了?”他们关注的是老师的批评,并强行让孩子无理由接受。
以上两种应对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出现隔阂。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大脑不仅是一个认知脑,还是一个社会脑。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社会脑的激活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社会脑的阻塞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
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对事不对人,把老师的批评与老师这个人分离出来,跟孩子一起分析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意见。
首先,我们要跟孩子谈情,这里的谈情是指要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孩子被批评了,是失落、沮丧、委屈,还是愤愤不平?我们跟孩子谈情绪,是以情绪为突破口做一个倾听者,让孩子倾诉。这不只是要了解他的情绪状态,更重要的是透过情绪状态去了解孩子是如何理解和看待老师的批评的,也给了我们了解事件来龙去脉的机会,从而客观冷静地分析老师的批评,想好应对策略。
其次,我们要跟孩子说爱,表达对孩子的同理心。通过孩子的诉说,我们其实很容易会得出一个结论,但这个时候不能贸然说出你的评判和想法,因为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别人的脑子里是需要一个通道的。在通道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你的思想讲出来,会被孩子屏蔽在他的大脑之外。所以,我们要先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类似经历和孩子产生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原来,不只是我经历了这样的被误解、被贬低、当众出丑等。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建设过程,让孩子感到父母是跟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最后,我们要揭开面纱,帮孩子分析问题。关键是,我们要让孩子看到他对待老师批评的不合理信念,把“批评”换成“反馈”,去掉负面情绪色彩。带着理性和孩子一起分析不合理信念引发的负面情绪,化危机为转机。
比如有的孩子失落是因为老师指出他学习方法有问题,他感受到“老师说我不行”。我们要帮助孩子厘清问题:“老师希望看到你的进步,是出于提升学习效率和成绩给你指导和意见,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能让你终生受用。”要让孩子认识到成长和进步对于自己是最有意义的。
也有的孩子会愤愤不平,觉得为什么只批评我?可见,他在乎的是公平。可以问孩子,老师总是这样区别对待你吗?如果仅是这一次,老师可能觉得这是一次成长契机,而每个人的成长契机不同,老师给你反馈是有益于成长和进步的,我们应该感恩老师的馈赠。如果总是这样,父母则需要跟老师进一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