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文献研究述评

2020-09-12 14:14张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文献分析唐卡

张悦

摘 要:唐卡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大量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艺术绘画形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宗教背景使得唐卡的诞生充满了多样化的因素。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学界对于唐卡艺术的研究是丰富的,主要集中于对唐卡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等多方面。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期望获得对唐卡艺术研究现状的客观认识,并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储备。

关键词:唐卡;历史渊源;技艺特色;文献分析

唐卡(Thang-ga)又称唐嘎,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被称为“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唐卡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一、唐卡的历史渊源

(一)西藏唐卡的历史发展

叶星发表《西藏唐卡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色》[1]一文,将唐卡的历史发展归纳总结为五个时期分别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到藏族唐卡艺术在公元7世纪随着佛教传入西藏而缘起,10-13世纪西藏唐卡艺术逐渐趋于成熟,公元15-17世纪各种画派相继诞生,唐卡艺术走向兴旺。勒毛草发表《西藏绘画艺术之唐卡》[2]一文,提出唐卡的起源大体可追溯到吐蕃以前,在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出土的文物就出现了原始的绘画艺术。吕倩发表《唐卡绘画的起源及发展传承研究》[3]一文,从西藏唐卡形成的宗教背景、唐卡形成的地域源流以及早期唐卡艺术风格三方面探寻西藏唐卡的形成原因。王丽娟发表《从出土唐卡看西夏的金刚亥母信仰》[4]一文,结合出土的金刚亥母唐卡所反映出的西夏金刚亥母信仰问题,对西夏唐卡的出现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二)蒙地唐卡的历史发展

作为佛教艺术的一个门类,蒙古族唐卡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认为是伴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发扬光大而逐步兴盛发展起来的。蒙古族唐卡,蒙语音译为“布斯吉如格”,其题材、结构、内涵,大都以藏传佛教为本源,但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寄托着蒙古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对生活的热爱。

塔娜发表《论藏传佛教对蒙古族佛教绘画的影响——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佛教绘画为例》[5]一文,阐述藏传佛教传入蒙古高原的历史进程,认为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初次传入,北元时期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进一步传播,清朝时期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全盛发展,并对这三个时期的蒙古地区佛教绘画中的壁画风格予以分析。萨雅娜发表《布里亚特伊沃尔金斯克庙唐卡艺术研究——兼与内蒙古大召寺唐卡艺术比较》[6]一文,在探讨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起源中提出,唐卡艺术于公元7世纪在印度产生后传入西藏,与当地的苯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藏传佛教唐卡艺术。随着藏传佛教13世纪后期传入蒙古地区和佛教寺院的建立,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也传到了中国内蒙古与俄国布里亚特等地。于波发表《“蒙地唐卡”图像历史探源》[7]一文,以“蒙地唐卡”为出发点,从元、明、清三朝蒙藏之间藏传佛教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了“蒙地唐卡”形成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唐卡的艺术特色

关于唐卡艺术特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的,在这类成果中,大部分是从构图形式、器物图案、色彩装饰意味的角度解析唐卡的艺术特色。如谢洪波发表《试论唐卡的构图》[8]一文,将唐卡构图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主尊像突出的构图,包括中心构图法、“三界”构图法、“五坛”构图法和平面构图法;第二类是描绘故事情节的构图,包括横卷式构图法、“之”字形构图和连续性画传构图法;第三类为几何形构图。并对以上三大类构图进行了详细阐述。邹海鹰、王磊义在《介绍几幅蒙古族唐卡》[9]一文中,详细分析出自蒙古族喇嘛或蒙古族画工的五幅绘画唐卡,从其构图内容、形式、技法等方面,得出其中两幅唐卡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另外三幅突出了蒙古族生活习俗,具有典型的蒙古族风情。李恺若发表《藏族唐卡艺术中器物图案的分类研究》[10]一文,阐述了藏族唐卡中器物图案的科学分类,详细解读了唐卡中器物图案的结构符号,同时梳理了图案发展的文化沿革,分析了唐卡中器物图案在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寓意与内涵,从而提出现今唐卡艺术在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黄洋发表《藏族唐卡艺术中器物图案的分类研究》[11]一文,首先对藏族唐卡艺术中器物图案的分类界定、原理以及科学依据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其次对藏族唐卡艺术中器物图案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万德加发表《唐卡色彩研究》[12]一文,对唐卡的色彩颜料的应用、颜色的调色、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画派色彩运用的特点,最后总结出唐卡色彩的特点及意义。曹磊在发表的《勉唐画派唐卡艺术装饰意味研究》[13]一文,以设计学的角度研究勉唐派唐卡绘画,并对其装饰造型方面、构图方面、色彩三方面进行所体现出的装饰意味分析,且甄选出该画派具有代表性的画作进行细致解析,进一步揭示宗教艺术中的装饰美学运用。贡嘎·加措发表《论藏族唐卡绘画的装饰性构图特征》[14]一文,以装饰性角度来研究探讨传统的藏族唐卡绘画的基本艺术形式,并对唐卡绘画里常见的装饰性构图中的正中式结构布局和并列式布局特征、装饰性特征中的象征性意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张茜茜发表《唐卡色彩之真色与虚无的现代语意研究》[15]一文,以创意性的角度提出唐卡色彩从真色与虚无的视觉角度入手,并对视觉感知的真色与虚无这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进行阐释,揭示了色彩艺术属性,提出唐卡色彩中真色与虚无的价值传承对策。

三、唐卡艺术的制作技艺

唐卡的制作技艺研究历来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领域,这类成果主要集中于绘画唐卡与堆绣唐卡的制作技艺特征方面。如黄贞发表《热贡唐卡艺术初探》[16]一文,以热贡绘画唐卡为重点,论述了热贡唐卡制作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常用技法,并结合其自身绘制唐卡的实践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详述,同时,从艺术风格及技法方面,参照汉地传统工笔重彩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王东发表《隐秘的手艺——热贡堆绣唐卡工艺寻访》[17]一文,以实地考察的方法了解了热贡民间工艺堆绣的艺术特点、材料、制作工艺及所用的工具,并通过对民间匠工的寻访研究了堆绣手艺的现状。刘娟发表《青海塔尔寺艺术三绝之堆绣的艺术探秘》[18]一文,以青海塔尔寺堆绣唐卡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布贴画进行比较,并对堆绣唐卡的题材、技法和艺术特色进行简析,对于青海堆绣唐卡的历史发展脉絡涉及较少。康棣发表《青海省吾屯村唐卡艺术研究——以唐卡艺人更登为例》[19]一文,以人类学的角度为切入点,通过总结艺人的口述史和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画师更登绘制唐卡的实践制作过程与技巧风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韩瑾琦发表《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刺绣区域特征研究》[20]一文,以内蒙古各地区蒙古族传统刺绣为主,分析其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和技艺特征等,总结出不同地区蒙古族传统刺绣的区别和审美内涵,其中阐述了阿拉善区域中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传承特征、刺绣艺术特征与和技艺特征。李勋辉发表《蒙古族制作唐卡的技艺调查》[21]一文,阐述了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过程,并以蒙古族绘画唐卡为考察目标,对其绘制技艺进行了详细阐述,还将其与藏式唐卡的种类、内容和题材进行了比较研究。特日格乐发表《内蒙古地区唐卡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征研究》[22]一文,立足于内蒙古地区唐卡,分析了在内蒙古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彩绘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皮雕(画)唐卡的制作工艺(包括材料的选取、绘制、装裱工艺等),还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唐卡的两大种类,即宗教唐卡与艺术唐卡,同时对内蒙古地区唐卡的艺术特征进行解析。

四、唐卡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有关唐卡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近年来成为研究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刘冬梅发表《关注唐卡的活态传承——有关人类学视角和方法运用于唐卡研究的探讨》[23]一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并结合个案材料的同时,从深度访谈、体验式参与观察、客位与主位的互动、场景化事件、质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结合等多维的视角探讨实现唐卡的活态传承。王星星发表《热贡绘画唐卡的传承与保护研究》[24]一文,简析了热贡绘画唐卡的制作流程和艺术特点,分析了传承情况中的传承主体和传承方式及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保护策略。胡珊发表《唐卡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25]一文,以《莲花生大师千幅唐卡》为例,对唐卡艺术的价值与功能、唐卡艺术的传承形式、传承内容进行阐述,提出唐卡艺术在传承方面存在传承者认识不足、传承内容单一、传承方式面临危机等问题,并认为应该从价值熏陶、丰富内容、多元化形式等方面来更好地传承唐卡艺术。鲍丽丽发表《重拾蓝色高原的唐卡记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斯吉如格”蒙萨派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布仁札特尔访谈》[26]一文,以对话的形式与蒙古族绘画唐卡传承人展开研讨,内容涉及传承人的从艺经历、如何接触到蒙古族唐卡及蒙古族唐卡发展脉络等方面,阐述了蒙古族唐卡在继承藏族唐卡的基础上,融入了蒙古族的文化元素,最后传承人对于蒙古族唐卡的传承及面向市场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冯旭东发表《蒙古族唐卡艺术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承和影响》[27]一文,主要论述了蒙古族绘画唐卡和西藏绘画唐卡联系和区别,强调了蒙古族唐卡在绘制佛像和成吉思汗像时是比较严格规范,而其他内容的唐卡构图就比较豪放,颜色鲜艳明亮,多为蓝色调为主,内容多以佛教故事以及江格尔等蒙古族历史人物为题材,还梳理了蒙古族唐卡艺术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播交流并简析了蒙古族唐卡艺术现况。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学界对于唐卡艺术的研究从未间断,无论是唐卡的历史发展、艺术特色、制作技艺抑或传承保护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尽管如此,唐卡艺术的研究在许多方面还显薄弱,如从研究者们对于藏传佛教唐卡的历史追溯可看出,唐卡的历史发展过程以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而缘起,到了蒙元时期藏传佛教传入蒙古高原,而较少有学者将西夏时期黑水城唐卡与其联系,蒙古族唐卡中传承谱系与发展创新研究也未及深入。因此,如果说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已经体现了学界对于唐卡艺术的关注,那么,该领域的研究还有诸多方面还较为欠缺,需要学者们齐心戮力。

参考文献:

[1]叶星.西藏唐卡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色[J].艺术评论,2008(6):13-22.

[2]勒毛草.西藏绘画艺术之唐卡[J].西藏艺术研究,2010(1):44-46.

[3]吕倩.唐卡绘画的起源及发展传承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6(4):97-98.

[4]王丽娟.从出土唐卡看西夏的金刚亥母信仰[D].西北师范大学,2018.

[5]塔娜.论藏传佛教对蒙古族佛教绘画的影响: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佛教绘画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0.

[6]萨雅娜.布里亚特伊沃尔金斯克庙唐卡艺术研究:兼与内蒙古大召寺唐卡艺术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于波.“蒙地唐卡”图像历史探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8]谢洪波.试论唐卡的构图[J].艺术探索,2004(1):62-65.

[9]邹海鹰,王磊义.介绍几幅蒙古族唐卡[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100-102,122.

[10]李恺若.藏族唐卡艺术中器物图案的分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11]黄洋.藏族唐卡艺术中器物图案的分类研究[J].艺海,2016(1):92-93.

[12]万德加.唐卡色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13]曹磊.勉唐画派唐卡艺术装饰意味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7.

[14]贡嘎·加措.论藏族唐卡绘画的装饰性构图特征[J].美与时代(中),2018(9):122-123.

[15]张茜茜.唐卡色彩之真色与虚无的现代语意研究[J].美术大观,2018(8):82-83.

[16]黄贞.热贡唐卡艺术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8.

[17]王东.隐秘的手艺:热贡堆绣唐卡工艺寻访[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44-46.

[18]刘娟.青海塔尔寺艺术三绝之堆绣的艺术探秘[J].大舞台,2015(10):239-240.

[19]康棣.青海省吾屯村唐卡艺术研究:以唐卡艺人更登为例[D].江苏大学,2016.

[20]韩瑾琦.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刺绣区域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21]李勋辉.蒙古族制作唐卡的技艺调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2]特日格乐.内蒙古地区唐卡的制作工艺及藝术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23]刘冬梅.关注唐卡的活态传承:有关人类学视角和方法运用于唐卡研究的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2016(2):33-39.

[24]王星星.热贡绘画唐卡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民族论坛,2015(12):108-112.

[25]胡珊.唐卡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26]鲍丽丽.重拾蓝色高原的唐卡记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斯吉如格”蒙萨派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布仁札特尔访谈[J].内蒙古艺术,2016(1):112-116.

[27]冯旭东.蒙古族唐卡艺术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承和影响[J].美与时代(中),2016(11):125-126.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文献分析唐卡
李雪:唐卡收藏进入理性阶段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浅谈东海吕剧
以恭敬之心绘画
唐卡:不仅是藏品,更是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