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桑平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闽侯 35010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等教育理念被广泛地认同和实践。地理空间知觉能力是指将地理事物从地理空间中区分出来,获取其位置信息,并对其分布、排列、格局进行觉察的能力,是利用空间感知、空间视觉及心像等,获取对地理事物的直观感知、空间关系等的知觉。[1]这也是地理课程性质特征中“区域性”和“综合性”的教学要求。
在区域认知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从大洲到地区再到国家的教学,注重具体区域知识的教学,没有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一般方法”,没有落实地理空间知觉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有学习总量的增加,不能运用地理学科特性思维来进行区域的认知。地理空间直觉能力一定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在客观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进程。更为严重的是,学生面对试题时只要是陌生的区域,就生出畏难的情绪,自然就影响了考场状态下的发挥,这一点从历年中考的考试得分率和反馈中可以得到佐证。具体问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重视相关专题地图的导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展示;学生养成不看图的学习习惯;面对特定地理空间时不能准确提取到有效信息,造成学习的障碍,严重打击了地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研修学习,教师自身需要做到“一桶水”的储备。教师除了掌握与地理空间知觉相关的理论之外,更要注重培养策略的探究和实践,这本身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客观要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看什么”“如何看”。面对任何具体的一个地理空间,都可以从地理要素及其空间关系中来看。地理空间环境知觉是对特定空间区域里地理要素的直接体验,包括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知觉。基于知觉心理,学生需要被刺激或接受信息,经由个体心里选择、处理的知觉过程,那么,作为学科的特性,区域空间的景观图是最直接的刺激,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筛选景观图并呈现出来。比如,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教学上,通过一组秦岭-淮河景观图的展示,引导学生在空间位置上接受这条界线的真实存在,又能从空间上界定两个区域的界线。接下来围绕秦岭-淮河承载的地理意义,一一展示南北两侧的地理要素景观图。先从位置决定气候类型入手,显然,气候类型需要借助与之相适应的植被类型来呈现,教师可以选择冬季北方落叶景观和南方的常绿景观展示,通过比较,自然过渡到“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的地理界线”。可以继续拓展区域的气候特征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河流的航运价值,加深对长江“黄金水道”的巩固认知。这里需要展示的是冬季长江和黄河河道结冰景观,主题要突出“是否结冰”;不同的气候类型还有降水要素的差异,“我国年降水量800MM 等降水量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同时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地理界线”,引导学生对“气候类型影响农业生产进而产生饮食文化差异”的思考。这里需要展示的是水稻水田和小麦旱地的景观图,根据景观图说出农作物类型和耕地类型。这里需要强调三点:一是地理景观图承载的是空间地理要素的展示,所以在景观图的选择上,指向要明确,从地理学科的特性出发,精心选择符合课程目标的图片,保证视觉上的充分刺激,让学生从景观图中提取地理信息能力,形成直观的地理空间环境知觉;第二,每一堂课要控制好景观图展示的数量,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固然重要,但数量过多的刺激反而形成负担,效果适得其反。鉴于目前考试的素材是静态的地图,尽量少用视频等动态素材,这也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第三,注意景观图的展示是顺着知识主线,有内在逻辑性地按顺序展示,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的心理思维过程的再现。
课堂上科学展示景观图,引导学生给原本斑斓的世界架上“地理眼”,用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来感知真实的世界。“玩转地球”,景观图是直观有效的刺激,需要运用景观图形成对具体空间环境知觉,引导学生从地理要素及要素间的空间联系上落实景观图的解读。
巴兰斯基都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区别于其他学科,地理教材的图形资料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无图不成题”是地理学科在各类考查中的共识;地理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提出“运用地图”的教学规范。这些说明了图形的重要性。目前考试的图形几乎是对具体空间的简化、抽象、模拟表达,相比景观地图,符号系统化的“图画式”知觉需要更高的能力要求。“图画式”知觉即图形知觉,是在视觉等感官的基础上,透过视觉经验对地图、图形、图表符号系统所示空间地理要素及属性、空间关系等的感知。这个感知的过程有两个步骤: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把一张地图看成图层信息的叠加,有经纬网图层、地形要素图层、河流要素图层、人口要素图层、城市要素图层等等。以2019 年中考真题中的地图为案例说明:
图1
图2
图1 的图层可以拆分为:经纬网图层+地形图层(山脉)+交通图层+城市分布图层;图2 的图层可以拆分为:经纬网图层+地形图层+河流图层+城市分布图层+国家行政图层。尝试让学生通过图层的拆分和叠加,强化地理要素在抽象空间里知觉能力。在正确判断图层对应的地理要素的基础上,需要地理要素的数据或者属性信息的解读,即是对地理要素目标辨识阶段。比如,出现经纬网地图图层,心里目标辨识就是定位功能。具体可以提取数据信息,解读出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等。还可以通过特殊纬线的数据信息,判定所处的热量带或低中高纬度的位置,进而推理出热量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比如,看到地形图层,海拔数据是判别地形类型、分布、地势高低的依据,具体到山地地形,要辨识到山地的走向。结合水汽的来源进一步判断出迎风坡和背风坡等等;再有出现河流图层、河流的流向等水系特征是辨识目标;如果是城市图层,数量、等级、位置、分布等是辨识目标。总之,“地图语言”就是在抽象的空间里,借助点、线、面来表达地理要素,引导学生借助轮廓、形状、高低、大小、长短、疏密等空间信息,来辨识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地理要素离不开空间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城市、人口等表达,各地理要素的目标辨识就是抽象空间的直觉过程,是需要较高的思维品质,离不开所学知识的重复再现。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借助“地图语言”的考核,都是涉及特定的读图任务,这不同于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所以在临考状态下需要针对设问有目标地去辨识需要的空间地理要素及其空间关系。平时的课堂教学是训练的过程,我们可以运用图形知觉来训练学生对抽象空间的感知,尽可能全面设置情境去探究各要素的解读,把“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意识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抽象空间知觉能力。
地理空间的实质是一个充满地理要素的具体空间,空间里的任何一个地理要素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具体空间知觉过程就是从地理要素构成的复杂空间里,通过直接的体验、再认知、再加工,形成心理上的初步意象的过程。由于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初步意象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差异,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起到纠正和弥补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景观示意,找寻到学科视角下的正确意象。所有这些意象都是具体空间地理知识形象化思维的结果。借助地图语言的抽象空间,是对地理要素概括的结果,隐藏了要素本身大量的属性,以规范的抽象符号等表达出来。初中学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化思维是地理学习活动的起点,是抽象空间思维的支撑素材。借助直观空间知觉的积累,才能帮助学生对抽象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比如,呈现长江流域的“三峡大坝”景观图,学生头脑中的形象思维就是:水从高处落下,水流湍急,发电;库区美丽的景观可以去看看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认识长江的水能资源开发,则是借助具体空间知觉的素材,从等高线数据指标、形态、疏密状况进行目标辨识和推理:地势陡峻高差大-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水力丰富。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河流的水力资源取决于哪些关键的要素?亚马孙河下游的流量非常大,水力资源丰富吗?最终需要达成地理要素空间关系的分析:地形地势决定河流的水文特征,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能资源开发。从具体空间的知觉素材到最后的地理空间关系分析,这是综合的思维过程,更是思维的进阶。这种学习的方法可以引导到其他的地理要素上。二者有机结合的考查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从直观空间到抽象空间的切换,注重综合空间知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
总之,任何的地理问题都是从地理空间知觉开始的,是对任何空间特点的解码和区分。教师重视地图等直观素材在教学中的运用,运用学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对空间要素的提取和地理意义的建构。东北师范大学的袁孝亭教授指出“从空间看待一切是地理学的根本思想方法”;福建师范大学的袁书琪教授说“所有的地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解决都要落在空间区域里”。地理空间知觉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