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源 张海霞
摘 要:高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以及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制度自信启蒙和指导,也是塑造学生良好价值观必不可少的途径。经济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生介绍了大量经济领域的知识内容,在培养学生经济意识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而在经济生活的教育教学当中,进行制度自信的渗透以及应用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深化学生对经济类知识方法的掌握,提高政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制度自信;高中;《经济生活》;应用
自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制度自信之后,制度自信就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渗透和应用,其中制度自信在教育领域就备受关注,而且成为了教育教学当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习总书记在告诫广大青年学子时也特别说明,要想实现我们的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对于正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学生进行制度自信的指导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抓住高中经济生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契机,通过经济教育和制度自信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为学生主动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挖掘教材内容,奠定制度自信应用基础
在高中政治课程体系当中,把整体的教学内容划分成四个板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几个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当中,经济生活版块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为核心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和说明,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的积极情感,坚定学生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坚定信念。通过对教材当中极具典型性的制度内容进行挖掘和利用,能够为教师进行制度自信的应用与指导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教学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实施这一基本制度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该制度适合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有效解决好当前生产力不均衡情况,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广大人民谋求福祉。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实施这一制度的意义,让学生对当前国家经济事业发展的情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制度认知与制度自信。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制度自信应用效果
对于高中经济生活的教育教学来说,要想确保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深化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的认知,就需要选好与学生学习规律相符合的教学方法,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过去教师在对课程进行教学和指导时,主要是单一的进行理论灌输,很少会聆听学生的看法和加入一定的实践性内容,因而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制度自信的建立。于是教师要积极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整合,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经济制度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强化学生的制度自信。例如,在教学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能够阐释这一分配制度的经典经济生活案例,并鼓励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实施这一分配制度的优势与作用,并让学生探究这一分配制度的落实给我国经济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并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当中深化制度自信。当时除了运用案例教学法之外,还可以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导和推动之下完成制度理解,增强制度自信。
3、优化教学互动,增强制度自信掌握水平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一个良性发展过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和教学环节都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和教师以及同学进行交流,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灵感,为学生制度自信的增强创造良好条件。新课程改革要求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互动条件,鼓励学生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只需要在这一过程当中加强指导和支持,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明显优于灌输式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市场经济制度时,为了让学生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在组内探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阐述市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优越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同时,树立强大的制度自信。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管是选择发展道路还是进行理论创新都必须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道路以及理论自信,也必然要体现在制度自信上。人是整個国家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要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的长久进步,就必须要加强人的教育,特别是针对于制度自信的教育。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当中进行制度自信的指导和启发能够深化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生活和制度建设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推动学生完善素质的养成。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自筹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340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赵金源,男,1974年生,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张海霞,女,1972年生,中共甘肃省金昌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