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冰婷
摘 要: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对传统氯气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了一套方案可行、操作方便、微型环保一体化的实验装置,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微型;实验氯气;制备性质;一体化
提升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我们教育者共同研究的课题。而受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只是围绕着“知识与技能”一维目标,并没有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核心素养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教学,而是从提升学生科研探究、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品质进行渗透教学,这对教师是一个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有效的法宝。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同学协助合作精神。但中学教材中一些实验存在装置复杂、操作繁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产物对环境有污染等问题,与STSE理论所倡导的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协同发展的理念不符[2]。因此实验装置的优化,设计一套操作简单、便于观察、绿色环保的装置尤为重要。
传统的Cl2的制备和性质的演示实验:反应时间长,操作繁琐;药品用量多,不符合节约要求;大多在敞口瓶中进行,尾气残留玻璃管,污染空气,不符合环保要求;学生无法亲身体验,不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3]。与本文对传统Cl2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套方案可行、操作方便、微型环保一体化的实验装置,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亲自体验[4-5]。
1.主要实验原理
1.1氯气的制备: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KClO3+6HCl=KCl+3H2O+3Cl2↑
NaClO+2HCl=NaCl+2H2O+Cl2↑
1.2氯气的性质:Cl2+2KI=2KCl+I22Fe2++Cl2=2Fe3++2Cl-
1.3尾气的吸收:Cl2+2NaOH=NaClO+NaCl+H2O
2.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2.1学生分组实验:
装置A:盖上盖子,挤压注射器中少量浓盐酸于KMnO4中,观察现象,结束后,换下装有NaOH的注射器,用来吸收多余的尾气。
装置B:倾斜Y型试管,使浓盐酸与KMnO4混合,看到黄绿色气体,片刻,湿润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浸有FeSO4和KSCN混合液的滤纸变红,气球变大。实验完毕,挤入NaOH溶液处理尾气。
2.2教师演示实验(装置C)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一体化装置C
a.如上图所示安装仪器并检验其气密性;
b.装上药品;
c.所有活塞均为关闭状态,打开K1,挤压注射器A中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点燃尖嘴验纯。挤压注射器B中的浓盐酸与锥形瓶中,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打开K2,点燃玻璃尖嘴,看到苍白色火焰。
d.关闭K2,打开K3,加热铜丝和铁丝,分别产生棕黄色的烟和棕红色的烟,冷却后分别挤压注射器C、D中的水,分别看到蓝色溶液和棕色溶液;U型管左侧湿润色红纸变红,右侧干燥红纸无现象。直型试管中浸有FeSO4和KSCN混合液的滤纸变红,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最后用空的注射剂换下注射剂B,挤压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可被浓NaOH的棉花吸收。
3.实验优点
3.1氯气的制备
教材上采用MnO2与浓盐酸加热条件下制取Cl2,原料用量多,操作不便,且加快浓盐酸挥发。用KMnO4或者KClO3不加热下与浓盐酸反应,使用注射器投料,更好地控制反应的用量和反应过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自制装置A和B,通过课堂上学习氧化还原知识和次氯酸的性质。
3.2性质的探究
传统氯气的性质实验需提前收集Cl2,用量大且易泄露,本文中Cl2的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全封闭设计,不仅解决了提前收集造成泄露的问题,还可以控制Cl2的用量。学生自制装置A和B探究了Cl2的强氧化性,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但对于干燥的Cl2是否具有漂白性却无从证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Cl2的制备与性质一体化装置C,该装置分别融合了H2和Cl2的制备,Cl2与H2、Fe、Cu的反应,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同时还通过比较U型管左侧湿润的红纸褪色和右侧干燥的红纸不褪色现象的不同,得出干燥的Cl2没有漂白性。该装置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直观性强,反应过程中试剂用量少,减少污染,综合性强,富有启发性,并为其他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思路,尤其适合于Cl2或SO2等气体的制备和性质一体化实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3.3尾气的处理
传统的装置中导管残留的Cl2在拆卸过程中危害老师的健康,以上设计装置B和C采挤压空注射器排出导管中残留的尾气,用气球收集,并用浓NaOH溶液的吸收未反应的盐酸,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3.4学生的体验
学生参与实验装置的改进,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思维创新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从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教学方面,渗透和加强STSE理论,感知于外、悟之于心,提高了学生严谨科学态度与强烈的社会责任,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48-53.
[2]陈廷俊 .彰显STSE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化学1》“氯气”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6(8):44-47
[3]周卓娜,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6-10
[4]李猛,王世.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设计[J].化学教学,2016(8)60—63
[5]于永民,朱建兵,孙海龙. 氯气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微量化设计[J].化学教学,2013(5):40-43.
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立項批准号:FJJKXB1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