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15:教育与健康

2020-09-10 00:49:30高星云付勇
关键词:惩戒科目体育

高星云 付勇

教育是提高人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当今中国,除了吃饭穿衣,恐怕没有什么会比教育更引人关注,更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没有什么像高考一样引发全社会的瞩目——因为教育牵涉到每个家庭中的下一代,影响到千家万户的未来。教育界“牵一发”,全社会便会“动全身”——或积极响应,或议论纷纷,或群情激奋……新时期的中国教育,其内容和意义,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

2019年作文全国卷的作文题突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努力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如全国卷Ⅰ作文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少年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推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全国卷Ⅲ作文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以漫画材料呼应教育主题,材料直观,情境真实,考生通过场景代入,可以深刻感受师生情谊,感悟师德师恩,体会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致敬老师;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奋斗目标,关注成长。

提高身体素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学生小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身高1米7的他体重却只有90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小李说,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锻炼。同时,高三学业繁重,所以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

1917年,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文章中“国力苶(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两句令人深有感触。

作为小李的同学,请你给小李写一封信,劝他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个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命题提供了两则角度不同但中心一致的材料。写作时,考生需要思考清楚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第一则材料陈述小李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认为是身体不好和性格内向、学业繁重所致;第二则材料引用毛主席的两句名言,揭示体育对个人和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这个题目选材貌似回避社会热点,但却紧扣社会热点,聚焦“德智体美劳”中的“体”,紧扣时代要求。本题写作任务如下:

1.写作目的是“劝小李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想法”。考生可以综合理解材料,写体育对个人的作用、体育对学业的促进作用、体育与民族未来的关系,但行文一定要紧扣小李的情况去写。

2.写作文体是书信体驳论文。考生行文必须注意书信的一般格式要求: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都要齐备,并按驳论文模式写作。本文可以采用批驳论据的方法写作。

3.作者身份是小李的同学。与小李是同学关系,交流应平等尊重,勿居高临下苛责、攻击,可结合材料指出小李认识的一些错误并作合情合理的分析,注意表达的语言要得体,要符合人物身份。

4.行文注意援引文题材料,否则易有不扣题之嫌。

参考立意:

1.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2.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3.练就“钢筋铁骨”,修好学问道德;

4.参加体育锻炼,谱写美好青春;

5.民族之体强,复兴之路长;

6.学霸还需体强壮。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体育”不能等同于“体育课”,如果考生围绕现实生活中体育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论证,那么会被视为偏题。考生写作时可以选择钟南山重视体育锻炼、习近平关于体育的名言等材料入文。

【例文展示】

生命在于运动

◎曾丹琦

亲爱的小李同学:

你好!

身为你的同学,你在我身边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你勤学刻苦,努力专注,是我眼中遥不可及的学霸,但同时,你也是一个让我心疼的存在,1米7的你体重只有90斤,身体瘦弱,性格内向,从来不触碰体育,整日伏在书桌前……这样的生活除了给你带来越来越厚的眼镜,就真的没什么了。今天我在这里给你写下这封信,希望能改变你对体育的看法。

体育,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高考迫在眉睫,你的努力、你的刻苦我都看在眼里。高中学业繁重,一向身体瘦弱的你,又秉着学习第一的初心,从来不触碰体育及其他课余活动,实在让我担心你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体育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是不可或缺的。体育课是学校唯一一门从高一到高三都不会取消的课外课程,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业中抽出身来放松自己,加强锻炼,让我们拥有更强壮的体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要讲究效率而不是一味死死钻研。7个小时的学习加上1个小时的体育,其所收获的会远远大于学习8个小时所收获的。体育锻炼也并不是想你所想的那样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可以健全自己的体魄。毛主席曾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健康始终都是第一位,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投身于学习,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祖国建设。考上好大学是你今天的理想,振兴中华是你未来的重任。我们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不能没有健康的身体。体育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息息相关。体育锻炼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不仅关乎自己的幸福安乐,还关乎国家的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

体育,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有研究表明,开设体育的大学里学生跳楼自杀的例子要远远少于其他普通大学,这与体育对人的心态的调节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你可以抛开一切杂念,尽情挥洒汗水,以热情拥抱生活。我们参加各类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培養了我们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的性格品质,让我们拥有一颗勇敢而坚强的心。成长总是伴随风险的,体育教会我们规避风险,陶冶我们的性情。体育如此重要,我们怎么能置体育运动于千里呢?

毛主席昔日的担忧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的体质日趋轻细。”可见体育一方面关乎你的身体健康,你的生活心态,一方面关乎国家振兴,民族品格。正所谓全面发展,体育先行。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希望此信能激发你对体育的热情,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你的同学:××

××月××日

点评

本文审题精准,全面完成了命题所预设的写作任务,达到了劝说的目的。

作文自始至终,以“我”的口吻向“你”倾吐,时时动之以理,句句晓之以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全面论述了“体育锻炼对于强身健体、对于健全人格、对于提高学学业成绩的重要性”。行文处处紧扣小李个人情况,且注意解读毛泽东的话,立意精准,思路清晰,说理透彻,确实是一篇优秀的书信体驳论文。

作文在劝说时,既有个人需要锻炼的小道理,又有体育兴国的大道理,洋溢着家国大情怀,自成高格。作为一腔热血的小李同学读了此信定会会幡然醒悟,迷途知返,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

教育惩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规则》规定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对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规则》明确了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与权利,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征求意见稿发出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规则》的出台是“众望所归”。

请从下列任选一个身份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

①以在校学生的身份;

②以一線教师的身份;

③以家长的身份。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作文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而发表看法。写作者的身份可以三选一,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行文,也可以从老师或家长的角度行文。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出现偏差,教师因为惩戒学生没有依据而畏首畏尾,引发众多社会事件,造成不利的影响。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是对学生尤其对顽劣学生有警示和告诫作用,有利于促使学生从善的方面去自审、进步。从教师的角度看,给教育惩戒立法,教师在合理行使惩戒权时也就有法可依,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才能理直气壮地去处理问题,不再因害怕贴上“体罚”标签而对学生放任不管。当然,教师行使权力要谨慎,要掌握分寸。从家长的角度看,在教育惩戒规则的使用上,希望教师及时告知家长,家校联合,形成合力,更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敢管,也要让家长与孩子信服。考生无论从哪个角度行文,都必须扣住社会现实,体现现实意义。

【例文展示】

老师,请用好你手中的惩戒

◎罗 丹

近段时期有不少关于“老师打学生、罚学生跪地写作业”“老师体罚学生跑圈”等类似的报道,引发了公众的争议。作为中学生的我,我只想说:老师,请用好你手中的惩戒。

自古以来,老师惩戒学生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记得清代一位学者罗振玉曾经说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告诉我们,老师永远是你前行路上的良师与益友。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希望我们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好的能力,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然而,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们不愿意听取老师的教诲,有的甚至与老师对着干,我行我素。这样的学生,成绩提升不上去是自然的,甚至有的还会走上歧路。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肯定不能不管,因此惩戒就成了老师教育学生的辅助手段之一。只有经过一定的惩戒,才会让学生懂得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其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记得著名女作家毕淑敏说过一句话:“要想让孩子不玩火,你就要让他自己去玩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当孩子真正懂得火带给他的危害时,他才会远离火。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要想让犯了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只有通过一定的惩戒,才能让他记忆深刻,从而自觉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性。

但是,老师在惩戒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到恰到好处。否则,将会给自己与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对老师惩戒颇有微词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个别老师,他们会认为打骂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于是,他们通过一些手段对学生进行过分的惩戒。这是我不赞成的。因为,一是惩戒过度,二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三是给老师与学生都会带来身心伤害。这使我想起了前段时期报道的一个事件,江西一个男子二十年后,遇见了自己的老师,上去就踹了老师两脚。原因竟然是这位男子在当学生的时候,遭到了这位老师过度的惩戒,一直怀恨在心。这折射出了一个不会教育学生的老师和一个不尊重老师的学生之间的问题。可见,老师惩戒学生适度,显得多么重要。古人云,与其杖之,不如爱之。教育应解惑,而非添新伤。暴力,不应成为教育的借口。

惩戒,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如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因此,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位教师,请用好你们手中的惩戒,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点评

标题简洁、鲜明、形象地表明了本文的观点;开头简要概述材料,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老师,请用好你手中的惩戒”;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论述了老师惩戒学生的作用与好处,老师惩戒学生过度所带来的后果与坏处;最后,再次呼吁,回应开头,巧妙收束全文。整篇作文起、承、转、合自然而巧妙,论据信手拈来,论证相得益彰,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快乐教育”的说法,一些专家主张学校教育要多多践行快乐教育的理念,让孩子多些快乐。教育的目的应当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孩子在快乐的时学习,学得知识更加容易。

但对此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一位清华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这根本不符合教育规律。很多人认为,从来没有快乐教育,好的教育都是需要吃苦的,正如古谚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校要举行一场关于“快乐教育是骗局∕不是骗局”的辩论赛,请选择一方,写一篇讲话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审本题考生可以采用抓关键词句法,然后分条加以整合归纳。分析材料,我们可以把材料划分为两大层面,第一层面,主张释放天性放养式的快乐教育,第二层面主张严苛出人才。综合而言,参考立意不外乎三类:肯定快乐教育,不是骗局;否认快乐教育,是骗局;辩证而言,快乐教育利弊均有,适合最好。但因为要求写成辩论赛的讲话稿,就只能占位非黑即白的一方,所以本次作文只能就肯否两种角度择其一进行立意。

高考改革8省市将采取“3+1+2”模式

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等8个省市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宣布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实施“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要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任选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任意选择两科。

从高校角度来说,把物理和历史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学科分别作为自然科学类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有利于专业人才的选拔。另外,高校也可以针对选考4选2的考生制定详细的录取标准。从学生角度来看,新的考试模式突破了文综理综的局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河北、辽宁等省市的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也不再是投档到院校,而是投档到院校的专业组,每个学校不同的专业组会制订不同的录取科目要求。这将倒逼考生在选择科目时就规划好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素材析与用】

作为教育改革中最令人关注的高考体制的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关系到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所以,这样的改革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一定要经过科學论证,一定要给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才的选拔培养带来良性影响。将在8省市施行的“3+1+2”考试模式,无论是从高校选拔人才还是学生选择科目的角度看,都是对旧高考模式的一种改良、一种优化,值得关注和期待!

1.改革难以速成,渐进更合实际。最近推出的“8省市高考方案”在选科上采用了“3+1+2”政策,虽然选科组合的数量在理论上比上海、浙江等省市推出的方案要少,但是这个方案是各省市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结合本省市高中教育资源、学校和师生对课程选择的适应性等基础条件作出的政策选择。从增加选择的角度分析,目前的科目组合已经从过去文综、理综的2种组合增加到12种组合,选择空间有了明显增加。

2.改革并非完美,努力绝无穷期。“3+3”方案在扩大选择权方面是值得肯定的,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从扩大学生选择权的角度看,“3+1+2”方案减少了8种选择组合,而且物理与历史科目不能同时选择,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择权。所以必须明确,“3+1+2”方案其实并非比“3+3”方案更优,也非对此前“3+3”方案的否定,而是从各省的现实条件出发,采取与现阶段办学条件相适应的科目组合。

猜你喜欢
惩戒科目体育
忘却歌
含笑花(2022年3期)2022-05-27 00:55:57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内蒙古教育(2021年2期)2021-02-12 01:15:32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也谈“教育惩戒权”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06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8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