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9-10 07:22:44崔明利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并发症

崔明利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88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消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3cm以下肿瘤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4-5cm肿瘤完全消融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中均具有良好的消融效果及安全性,但微波消融在3cm以下肿瘤中消融效果优于射频消融,临床价值更高。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1-0027-01

目前,手术切除术病灶是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公认方法,但该病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错失手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热消融技术发展迅速,经皮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两种方法均通过热效应高温灭杀癌细胞,不仅疗效好,且创伤小,可重复应用。但临床关于两种方法有效性仍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指出射频消融术易出现热沉效应,影响疗效,而微波消融术可避免热沉效应,更利于原发性肝癌治疗。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应用于原发性肝癌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88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2.84±6.91)岁;病灶数42个,其中25个3cm以下,17个4-5cm。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2.86±6.87)岁;病灶数46个,其中27个3cm以下,19个4-5cm。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取患者仰卧位,选取最佳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使用RITA射频消融系统行射频消融术,输出功率为60-200W,范围选取肿瘤组织及其周围1cm,2cm以下行单针电极治疗,其余行双针电极治疗,12min/次。观察组采用微波消融术,体位及穿刺同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进行微波消融,输出功率为50-85W,范围选取肿瘤组织及其周围0.5cm,9min/次,若2cm以下则一点次消融,2cm以上可进行多点次消融。

1.3  观察指标  (1)消融效果:均于术后30d进行复查,对两组完全消融率。完全消融:CT显示肿瘤区域转为低密度,且动脉其无强化。(2)术后并发症:肝区疼痛、发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消融效果  观察组3cm以下肿瘤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4-5cm肿瘤完全消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nbsp; 对照组出现3例发热、11例肝区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38.89%(14/36);观察组出现4例发热、9肝区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36.11%(13/36)。两组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059,=0.808)。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危重疾病,发病率高、预后差,早期多表现为呕吐、恶心、乏力等,易被临床忽略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当发展至中晚期时,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使患者生存率受到极大影响。而随着医疗水平进步,局部消融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创伤小,疗效佳。

经皮射频消融术通过超声精准定位,将高频交变电流导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中离子出现高速震动,进而产生热量灭杀肿瘤细胞。但该方式仍存一定缺陷,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避开大血管等部位,避免造成血管破裂。本研究中,观察组3cm以下肿瘤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两组4-5cm消融效果无差异,术后并发症无差异,表明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安全性相当,但微波消融对于3cm以下肿瘤组织消融效果更佳。经皮微波消融术通过电极穿刺进入肿瘤部位,使得肿瘤内部极性分子出现高速摩擦震荡,从而产生高热效应,在高热状态下,蛋白会逐渐变性、凝固、坏死,进而达到灭杀肿瘤细胞作用。相对于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产生热量更高,消融时间短,可一次性灭杀肿瘤细胞,病灶处凝固效果优于射频消融,且微波针比射频电极针更小,对于3cm以下肿瘤组织定位更为精准,更适用于直径小的肿瘤组织。

综上所述,两种消融术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经皮微波消融应用于直径3cm以下肿瘤组织中效果更优,更具有临床价值。

參考文献

[1] 鹿宁宁,王海燕,张英华,等.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针道转移再消融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4):813-817.

[2] 张晓儿,黄光亮,谢晓燕,等.超声引导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6):804-806.

[3] 胡清雯,钱国军.冷循环微波消融结合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1):125-128.

[4] 吕天石,曹守金,王健,等.C臂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8,33(3):200-204.

猜你喜欢
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并发症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杂交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上海医药(2016年19期)2016-11-09 22:59:09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19期)2016-11-09 22:37:00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58:3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