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娜
摘要: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各门课程都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课程自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隐性的思政教育资源显性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地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现润物无声。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文素质;教学内容改革;大学语文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高校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当前全国正努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而言,自身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深挖《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内涵,主动寻求《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共振效应。
一、深入挖掘爱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志士,为了祖国统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流血牺牲。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爱国主义题材的篇目。比如:《国殇》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这首描写战争场面的长诗,表达了对在战争中阵亡的楚国将士的哀悼,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英雄气概都感染着后人。《满江红》是宋代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作品,抒写了对民族大敌的仇恨,表达了渴盼祖国统一的愿望和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的神威。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它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苦难和挫折、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在讲这些爱国主义篇目的时候,要把文章体现的中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心中印下爱国主义的烙印,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引导,教育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自己的祖国,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有志青年,肩负起祖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任,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实现祖国安定、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深入挖掘中华美德,加强品德修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提出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以《诗经》中的《蓼莪》一诗为例,《蓼莪》被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表达了诗人不能终养父母的悲痛心情和终天长恨,其主题就是“孝”。《蓼莪》是表达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的最早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无数后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方法,深入挖掘“孝文化”内涵,知孝思,明孝义,知“小孝”,明“大孝”。
一是,知“孝”史。给学生观看“‘孝’字演变历史”微视频,让学生了解“孝”字的起源、演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孝”字的丰富的含义。“孝”并不单指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从物质上满足父母,这是低层面的“孝”也就是“小孝”。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我们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关爱他人、成就事业、报效祖国,这才是“大孝”,也是高层次的“孝”。
二是,读“孝”诗。让学生搜集与“孝”有关的古诗,通过诵读、吟咏,反复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
三是,讲“孝”事。让学生搜集与“孝”有关的故事,通过复述古今中外经典的孝道故事,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故事的理解程度,讲完之后,同学们还可以就所讲述的故事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说出自己的感想。
四是,唱“孝”歌。让学生吟唱《父亲》、《父亲写的散文诗》、《烛光里的妈妈》、《我的父亲母亲》等感恩父母的歌曲,用歌声表达对父母的爱。
五是,论“孝道”。所有的孝举,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孝道,应该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比如:“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愚孝”。有些人行孝是有目的性的,动机不纯。古代通过举孝廉来选拔官员,有人为了能当官,就比看谁守丧的时间长,谁陪葬的东西多,这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孝道。现在有些人有钱人,买房了,不顾父母的意愿,非要把父母接到大城市去住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孝道,因为他们并没有考虑父母的意愿,父母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陪伴。通过讨论、辩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弘扬孝文化时,要大力弘扬孝文化的合理价值,一些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行为应该被摒弃。
六是,践“孝”行。解读《新二十四孝》标准,呼吁学生把想对父母说的话说给父母听,及时行孝。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前往周边的社区、福利院,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爱心活动,学会尊敬老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年龄尚小,人生阅历不多,对“孝道”“大爱”等体验不深,缺乏博爱的胸怀。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的挖掘,明确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准则,加强品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爱父母、爱生活,能够理解爱、学会爱、知大爱、更博爱,成为胸怀大爱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三、深入挖掘可贵的精神品质,磨练坚韧的意志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篇目都体现了可贵的精神品质。古代神话中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故事,荀子《劝学》中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体现了锲而不舍的精神,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李白的三首《行路难》都抒发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不甘消沉、绝不气馁的强大精神力量。李白有着伟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他的倔强、自信和执着追求,激励着后人。苏轼的《定风波》创作于苏轼被贬后的第三年,他同样遭遇了人生的坎坷,但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他表现了旷达超然的胸怀,他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让我们深受启发。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体现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要有奋斗精神,敢于担当、自强不息,面对苦难要自信乐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表达了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和高尚情操。
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是鼓舞人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中这些精神品质的深入挖掘,有助于学生磨炼意志,更好地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和障碍,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大学语文》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把隐性的思政教育资源显性化,更加充分地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齐晓琪.基于“课程思政”理念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探索——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3):87-92.
課题编号:ZJGB2019293
课题名称:“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路径研究
课题类别:2019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