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颖
摘要:中国优秀傳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热爱祖国,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国优秀文化融入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渠道。为了改进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该文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借助于中华民族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意识等积累下来至今仍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活”文化。探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多种途径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动力。
一、中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素质人才是支撑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各大高校仍然存在着一些教育缺陷,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高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并不是很重视,有一些老师会觉得,重要的是课程内容,考试也是考课程内容,所以在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对课本的知识理论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实践要求也不高,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阻碍之一。
不只是在课堂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都不是很重视。在课程中,没有及时地跟老师进行沟通探讨,更不用说课后的自学了。所以,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二、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效果的原因
(一)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够重视
传统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为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注重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也逐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且,国家的政府部门也积极传承优秀文化,形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4月颁布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做出部署。在2015年6月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的高层论坛上,北大、清华等41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联合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大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层的教育中去,让中国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塑造。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取得的成果并不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仍然得不到重视,甚至只是流于形式。
(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新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但是他们缺乏主观的看法,从而给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有可乘之机。西方国家拥有着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他们还会借助新兴的媒体对文化进行传播,占领了青年圈的思想文化阵地。如利用游戏、漫画等青少年感兴趣的娱乐产品,宣传他们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对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忽略及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迷茫。
(三)中国传统教育方法陈旧
大学生能否接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关键在于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目前,部分高校在在教育上还是以“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为主,在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教育的时候,没有深入地考察其概念、范畴、观点的实际内涵,没有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中华民族长久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和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和智慧不断地融合交汇,才形成了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财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地挖掘和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一)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也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活动场所。因此,想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必须重视课堂上的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整合现有的师资资源,组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专家,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还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此外,要改革高校思政课程,可以开设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課程,完善课程教学计划,还可以增加一门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课的辅助课程,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创新性的融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不单单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融入到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创新性融入的态度,以科学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现象,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挖掘传统与现代、时尚与积淀的关系内涵,形成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以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无形渗透和网络文化的崛起,无形中影响了人们的文化认知。人们的观念在无形中被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信仰问题日益加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健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良好发展。所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信仰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文化培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一批具有优秀品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玖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时代教育,2017(20)
[2]马晓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新西部,2016(1)
[3]施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