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改革研究

2020-09-10 07:22陆峰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

摘要:课程思政育人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然而在高校保险学专业的校学现实中,尽管也不断地进行课程思政实践,但效果不佳,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保险学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本文以7门课程为例,给出了“保险学专业核心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具体“融合点”,即《保险学原理》——全面依法治国、《风险管理》——和谐社会、《人身保险》——诚信精神、《财产保险》——廉洁自律、《保险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保险营销》——逆行者精神、《保险精算》——道路自信,以期对保险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課程思政;思政育人;保险学专业

一、研究的背景

当前,课程思政育人在高校教学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也对高校的课程思政育人做出了重要引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针已经明确,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科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保险学专业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在高校教育的现实中,尽管也不断的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然而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效果主要仍是体现在传统的思政课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死板、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所以学生对思政教育没有建立起兴趣、参与度不高。必须找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科层次的保险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以培养能够从事商业性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核保核赔、资金运作、保险监管等实际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为目标,从属于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专业。由于“未来就业生存”等压力的原因,保险学专业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偏实践、偏技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

因此,必须要通过相关研究,找到“保险学专业核心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的“融合点”,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保险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本文后续以保险学专业中通常被设置成核心课程的具体7门课程为例,给出作者所认为的具体“融合点”。

三、保险学专业各门核心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的“融合点”

(一)《保险学原理》——全面依法治国

《保险学原理》也称为保险学概论、保险学基础或保险学,课程主要阐述了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与经营实务,既包括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市场与经营体系、监管体系、业务体系(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等)、学科体系(如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等的理论知识,也包括保险行业实务操作的方法与技巧。作为保险学专业的总括,这一门课程往往是围绕着保险法展开的,因为保险法所包含的八章内容“总则、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保险经营规则、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保险业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同样也是《保险学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该课程中应当融入的思政教育内容应当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和主张治理国家。保险业作为有专门行业法规约束的行业,其每一项业务的开展都必须遵循相关法律的规定,况且保险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提供补偿的重要作用,行业的运转可以说关乎到国家经济安全,更应当以法律严格约束。因此,在《保险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突出依法治国这一特点。

(二)《风险管理》——和谐社会

保险学专业中的《风险管理》是关于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并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引起的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课程。该课程原理告诉我们,风险是不可能被百分之百完全消除的,但是可以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引起的损失。

风险管理的原理与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契合的,社会是复杂的体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客观上不可能百分百的完全调和所有矛盾,能够做到彼此和谐共处就是最佳的解决状态,而风险管理所追求的,也正是通过优化组台风险管理技术,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使得全民和谐、安居乐业。因此,《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要强调服务大局、勇担责任、团结协作、为民分忧的和谐社会精神教育,要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局观和互助精神的培养。

(三)《人身保险》——诚信精神

《人身保险》是关于人寿保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等以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为标的一类保险的理论与实务的课程。当前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人身保险纷繁复杂,如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返还保费功能险等等,人身保险的一个重要原理告诉我们:(人身)保险是在“生前利益”与“身后利益”之间做取舍,也就是在追求“投资回报、养老金”与“给子女留保障” 之间做取舍。以某款万能险为例,假设一个23岁的女性同样是年缴4000元保费累计缴10年,若保额选8万元,则她60岁的时候保单有现金价值14.13万元;若保额选40万元,则同样在60岁时保单现金价值只有6.55万元。可见第一种情况保额小,也就是留给子女的保障少,但是自己养老的钱(现金价值)就多。第二种情况保额大,即给子女的保障多,但是自己的养老钱就少。

在人身保险推销的现实操作中,一些营销员往往基于自身佣金收益的考虑、及迎合客户追求高投资回报的心理,向客户推荐一些投资回报率高但是保障性差的产品,例如客户明明需要的是健康保障但却诱导其购买某款分红险(假设这款分红险的死亡保障仅仅只能返还保费),这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诚信教育非常重要,在《人身保险》课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防止学生未来在做营销员时,利用所拥有专业优势去诱导客户做出不利己的决定来满足营销员个人私利。

(四)《财产保险》——廉洁自律

《人身保险》是关于以各种实物财产(非人身)为标的一类保险的理论与实务的课程。与人身保险有很大不同的是,财产保险遵循补偿原则,即被保险人所获得的保险赔付只能使其经济利益恢复到原来水平,不能得到额外收益。而人身保险遵循的给付原则,即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可获额外红利。然而现实中,财产保险是骗保行为的重灾区,特别是 “利用保险修车”成为车险领域潜规则,一些保险查勘员为了车主给的蝇头小利,配合伪造车辆损失事故或增大勘定损失程度。

要在课程授课中让同学们知道“廉洁自律无小事”,党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全国各地一次又一次吹响了反腐倡廉的集结号,惩治腐败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因此,君子可爱财,但要取之有道,幸福应当是奋斗出来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五)《保险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保险经济学》亦称宏观保险学,是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保险现象产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并揭示其与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机联系规律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俄罗斯为代表的激进转型模式、以美英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以墨西哥、阿根廷等为代表的拉美模式等等。对我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我们因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保险业的发展同样辉煌,从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全面恢复内地保险业务以来,短短四十余年,如今我国在人身险、财产险、整体保险业三方面的保费收入水平均位居全球第二、实现了保险业的“三亚”。因此,在《保险经济学》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充分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优越性,认可这一正确的发展道路。

(六)《保险营销》——逆行者精神

狭义的《保险营销》课程是关于保险推销技巧的科学,即以适当的营销手段转移到有保险需求的消费者手中,并使消费者满意,以实现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保险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难卖的商品”,因为保险是被动需求商品,并且学界专家也公认对于保险产品而言面对面推销方式不可能被机器取代。原因在于保险产品的销售会触及生老病死等忌讳事项,并且人们对风险有天生的侥幸心理,且(寿险)保险产品专业性强、必须要当面讲解。因此,不经过营销员在准客户身边反复多次“激励”,购买保险的行为就不会发生。

并且由于提及生老病死也让人反感,加之当前行業竞争激烈,营销员可谓是顶着骂名为人民提供保障,“一人干保险、全家都丢脸”的戏言就是种写照。作者调研过的一位资深营销员感悟到:“为什么不被理解我还一直坚持那么多年?当看到一份份理赔金送到客户面前,客户流露出那种渴望与感谢心情、甚至有的跪下来感谢你,你就能体会得到保险就是一种使命、保险很伟大”。保险营销工作与当前时代大力弘扬的逆行者精神内涵是一致的,《保险营销》课程授课中要体现出保险营销工作中爱岗敬业、不惧得失、义无反顾、风雨大爱等品质。

(七)《保险精算》——道路自信

《保险精算》是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各种保险经济活动进行分性、估价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当前欧美的保险监管体系(欧盟Solvency II、美国RBC)似乎比中国(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更为先进,这样认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欧美保险业发展历史更长经验更丰富,或其计算方法更复杂。事实上国际上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并不统一,适合自身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偿二代”优点很多,例如一是统一监管、充分考虑了新兴市场的监管要求、风险导向兼顾价值等,是立足于新兴保险市场发展实际、同时又是一套国际可比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在监管理念、监管框架和监管标准等方面,符合国际资本监管的改革方向,与国际上其他的监管模式可对话、可比较、可互认。当前,我国也在东南亚等地推广“偿二代”体系、不断扩大了影响力。因此,在《保险营销》课程授课中要杜绝“国外的就是更好的”这一不正确思想,充分做到“道路自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西方标准”并不能等同于“全球标准”,“中国标准”同样也是能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全球领先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陆峰.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寿险公司开拓东盟市场策略[J].保险研究,2015(2):39-49.

[2]孙波.课程思政在《金融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商业经济,2019(9).

[3]陆峰.“一带一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保险业的发展目标定位[J].当代经济管理,2016(10):89-97.

[4]陆峰.基于经济安全视角的中国与东盟跨境保险合作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20(2):35-37.

[5]李鹏.“课程思政”在《风险管理》课程的实施路径[J].智库时代,2019(35).

作者简介:

陆峰,广西财经学院讲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基金项目:广西财经学院“三全育人”示范项目(培育)《保险学专业核心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2020年度《金融学》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金融学一流课程及课程群建设项目《人身保险》。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宿舍思政育人工作探析
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
服务于新时代交通强国的行业院校品牌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宿舍思政育人工作的研究
立德树人任务下学士导师制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高校现有思政育人机制工作改进探析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的几点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