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自然地理规律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0-09-10 13:55温暖宁彭彦
高考·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研究策略

温暖宁 彭彦

摘 要:自然地理规律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往往教师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授这些知识,但最后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对相关规律的理解和认知不够。因此,本文将结合高中自然地理规律有关知识,就如何开展自然地理规律教学展开如下研究,以寻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自然地理规律;策略;研究

前言:从以往教学情况来看,学生过于重视自然地理规律内容和结论的掌握,而忽略了规律得出的过程以及规律的迁移使用,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优化自然地理规律教学策略,改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有所收获。对于如何开展自然地理规律教学,本文从以下角度展开研究。

一、运用图文结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规律

高中地理教材中存在丰富的图表信息,它是学生了解自然地理规律的重要工具。但是,很多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强,读图的方式和顺序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自然地理学习。因此,当前教师应该借助各种现有的图表资料,运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看多接触图表资料,从而教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和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的图表资料,对相关的自然地理规律展开分析,以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语言文字来表达自然地理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进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规律。

以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直观明了的示意图来理解和认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1]。首先,在出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先读图名、图例以及方向等地图要素,促使他们抓住示意图中的关键要素。其中,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中,学生可以很快地找出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时间等关键地理要素。然后,教师可以围绕这三个要素和“移动”一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意图中的局部细节,比如,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这三个时期为例,让学生分析太阳直射点、气压带和风带所处的位置,以引导学生从局部细节之中挖掘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规律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自我表述的机会,引导学生结合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这三个重要的时期,将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关系表述出来,促使学生可以运用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实现有效的图文转化。

二、利用实验探究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探究自然地理规律

高中自然地理课程涉及面广,课程研究的范围包括了大气、水文、生物以及地质等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所以,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相比,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果教师直接将相关的自然地理规律知识灌输于学生,将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白规律的形成。其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清规律的前因后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律、记忆和运用规律。比方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探究环节,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参与实践活动,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地理规律的推导过程。

以高中地理“河流侵蚀地貌”知识为例,在课本中对河流的侵蚀作用讲解不深,同时枯燥的课本文字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规律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课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具体的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领会规律的形成过程。比如,在课前准备好纸盒、泥沙、小彩旗以及水等教学工具。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教具模拟河流的侵蚀作用,以了解河流侵蚀与河谷地貌特征的形成关系及规律。比如,教师先让学生往纸盒中装入适量的泥沙,再将纸盒的一端抬高并插入小红旗,而另一端则接触地面。然后,利用流水向纸盒抬高的一端冲刷泥沙,这时学生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水冲刷出来的“小沟”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从这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河流的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等河流的侵蚀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而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自然地理环境的过程型演变规律。

三、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地理规律的兴趣

在高中自然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将课本中的知识灌输于学生,应该学会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得自然地理规律知识易于理解和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知道哪些生活实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规律,并将这些生活实例进行提炼,以精选出典型的生活实例,从而在丰富地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能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地学习,这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以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为例,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区域的概念及内涵,知道什么是区域以及了解区域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从而探究和发现其中的规律[2]。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给出一些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寻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哪些要素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比如,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等方面,探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结合一些实际例子,能够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规律的理解和认知,并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地理规律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针对自然地理规律的有关内容,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自然地理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网络。其中,教师可以采用图文结合、实践探究以及生活化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规律,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律、记忆规律和运用规律。

参考文献

[1]袁帅.自然地理整体性理论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3(16):138-138.

[2]杨得群.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5(21):58-58.

本文系南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课题研究项目《高中自然地理规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xdlgg202001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研究策略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