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目的:研讨心理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及其对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诊于2019年9月-2020年7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不同进行设组研究,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指导,观察组基于其条件开展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嘱行为以及不同干预阶段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遵医嘱行为良好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管理等)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规范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乙型肝炎;遵医嘱行为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面临的一大严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近几年的传染性疾病报告中,该病的患病率一直位居首位[1]。其病情较特殊,疗程较长,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并可因此影响遵医嘱行为。故而重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干预,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心理护理在该病患者中的开展效果,试验成效较满意。具体示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86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纳入标准:①由临床综合检查确诊,②精神状况正常,③基线资料完整,④已在研究相关同意材料上签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肝炎,②有精神、语言及听力等方面问题,③明确拒绝参与研究等。其中男患者51例,女患者35例,年龄最高73岁,最低29岁,平均为(53.28±6.79)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9个月,平均为(4.13±1.25)年。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不同予以设组分析,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的组间基线资料经处理,显示P>0.05,可做对比。
(二)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指导,包括为患者提供整洁且安静的住院环境,叮嘱其按时服药,做好病情观察,对症处理并发症等措施,直至患者出院。观察组基于此条件在患者住院期间开展心理护理,直至患者出院,具体包括:①认知干预。主动联系患者,耐心为患者科普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等内容,并为其发放宣教小手册,在征得患者同意下定期通过微信推送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资讯,从思想层面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病情,积极配合各项工作。②个体安抚。在充分掌握患者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将其安排至安静的病房内,采用合适的语言安抚患者的情绪,引导患者合理宣泄情绪,在患者倾诉时做到耐心倾听,对其提出的问题尽量及时详细解答,以消除其负性心理,增进护患关系,共2次,每次约30min。③集体疏导。定期开设座谈会,邀请专家或由资深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讲述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与病友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的环境,以更好地稳定其情绪,共2次,每次约40~50min。
(三)评估项目
(1)遵醫嘱行为:以莫里斯基药物依从量表(MMAS)[2]为参照做调查,内含8个条目,得分8分、6~7分、<6分依次表示完全遵医、部分遵医和不遵医。遵医良好率由前2项统计并计算。(2)自我管理能力:以《自我管理行为量表》[3]为参照做测评,其中含有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管理等4个维度,计分1~4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有改善。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0.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遵医嘱行为
遵医嘱行为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良好率为95.35%,相较对照组的81.40%显著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测评显示,两组干预前的测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加之病情反复、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患者住院期间普遍存在较重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此需要尽早处理,以免负面情绪持续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作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主要侧重于调节患者的心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念。本研究引入心理护理模式加强对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干预,发现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良好率提高至95.35%,并且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相较对照组更显著,这一结果提示心理护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干预对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规范其遵医嘱行为均有良好的作用,与姚磊等[4]研究观点大致吻合。分析认为,认知干预能够从思想层面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病情,个体安抚可直接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抑郁等问题加以疏导,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而集体疏导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认识自身病情,从思想与心理2个层面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并与病友相互鼓励、交流心得,进一步稳定心态,从而更自觉地配合各项临床工作。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规范其遵医嘱行为,值得临床借鉴并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于瑞叶.心理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5):86-87.
[2]徐春艳.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226-227.
[3]汪旭灵.支持性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9,26(2):125-127.
[4]姚磊,郭小琴.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8(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