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波
不管是学生或是成功人士,有时容易被一些旧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套牢",没有了创新的灵感,然而缺乏创造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忌讳的弱点。其实不是人们缺乏创新的灵感,也不是人们不会创造,而是缺乏创造的习惯和激情,调查研究表明,创造力可以通过简单、实际的练习培养。可很多的时候,创新的想法往往被诸如"这个我们去年就已经试过了"或"我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的想法扼杀。为了让大家能发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今天我们学习讨论一下头脑风暴法。
一、 头脑风暴法与人们传统的讨论会有什么区别?
在一次活动中,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包场看电影”,其它什么条件都没给,让大家讨论,大家觉得简单,没什么讨论的话题,最后就是组长一人起来说了一句,今天下午大家一起去看电影。这就是我们传统讨论会的模式和结果。至于看什么电影,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去、怎么回没有一個人去思考。传统讨论会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多数人的意见一致的压力,或多数人意见不一致的压力,或者随意的评判、或互相指责或相互撤台,更多的时候与会者沉默中立,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这所些所谓“群体思维”其实只是一人所想,一人所思,典型的一言堂。这样的“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扼杀了群体的创新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或者简单粗暴地得出一个结论,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最后还要让大家让背上一下集体错误的黑锅。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参加讨论会的原因吧。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或团队采用了头脑风暴法,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呢?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人奥斯本于1938~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了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或自由思考法(畅谈法,畅谈会,集思法)。头脑风暴法的目的是: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提出想法或点子,并以此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引起联想、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从而诱发更多的创意及灵感。
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群体决策中尽可能激发其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
三、要全面了解头脑风暴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头脑风暴法的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自由思考、自由畅谈
参加者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参与者完全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 不准参加者私下交流,以免打断别人的思维活动。更不允许氛围自由、轻松才能得到 更多建言,
原则二、延迟评判
我们在畅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某个设想,又不否定某个设想,也不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禁止与会者在会上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一切评价和判断都要延迟到会议结束以后才能进行。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评判约束与会者的积极思维,破坏自由畅谈的有利气氛;另一方面是为了集中精力先开发设想,避免把应该在后阶段做的工作提前进行,影响创造性设想的大量产生。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统统留在会后进行。
原则三、禁止批评
我们公平对待每一位的发言,绝对禁止批评是头脑风暴法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参加头脑风暴会议的每一个人都不得对别人的设想提出批评意见、或嘲笑别人的观点,因为批评对创造新的思维无疑会产生抑制作用,即使自己认为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的、离奇的设想你不得意于驳斥。同时发言人的自我批评也在禁止之列,有些人习惯用一些自谦之词,这些自我批评性质的说法,同样会破坏会场气氛,影响自由畅谈,
原则四、追求数量、以量求质
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首要任务。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要多思考,多提设想。至于设想的质量问题,自可留到会后的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多,其中的创造性设想就可能越多。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设想多多益善。
鼓励与会者积极进行智力互补,善于利用别人的思想开拓自己的思路,在增加自己提出设想的同时,注意思考如何把两个或更多的设想组合成另一个更完善的设想。
从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过程,头脑风暴法一开始就是营造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在没有任何限制的下,自由的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静听别人的意见,用心去与别人交汇,所以头脑风暴过程中,要求主持人懂得各种创造思维和技法,会前一定要向与会者重申会议应严守的原则和纪律,善于激发成员思考,使场面轻松活跃而又不失脑力激荡。可轮流发言,每轮每人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一个创意设想,避免形成辩论会和发言不均。要以赏识激励的词句语气和微笑点头的行为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出设想,如说:“好的、继续、往下说!”等等。不能用“可以了,知道了!”“结果会怎样呢?” “我不赞同那种观点。”等等。头脑风暴法经常强调设想的数量,遇到大家沉默的时候,可采取一些措施,如休息一会,再进行几轮脑力激荡。或大家看一些图画,听听音乐,或许有人能从图画或中所获得的灵感。根据课题和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大家掀起一次又一次脑力激荡的“激波”。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次又一次的脑力激荡,新的设想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新的想法、新的观点层出不穷,而且每个人在聆听其他人表述的过程中,不断接收到新的信息,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发言量越大,意见越多种多样,所论问题越广越深,出现有价值设想的概率就越大。真的就象一次“思维”的接力赛,这就是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和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