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德育价值

2020-09-10 07:22:44王健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章素养内容

王健

普通高中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既有高考升学的短期目的,也有工作生活的长期个人发展需要。英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过程。对于英语教学的动机,不同学段的英语教师有着明显的差异。然而,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英语教师普遍关注学生高考升学的学习需求。作为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既通过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注重学科核心素养落地途径探索的同时,英语教师也应该同样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成长,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的始终。

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小处入手、细处着眼、强化指导、强调养成”,因此德育教育的开展要体现对于学生成长促进的效性和时效性。英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和细节,结合教学环境的设置和教学目的的实现,适时开展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课程类型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表达环境。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作为一种探究学生思维的课程形态,英语读后续写是一种将写作与阅读相结合的考查形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外研版高二英语教材第6模块第三单元Roy’sStory的结尾处的片段(如下)进行了一次续写,并针对本次任务进行了一次语言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探索。

在确定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教师开始进行任务布置。学生在阅读前文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十五分钟时间,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续写,字数不超过150字,通过口头表达展示续写内容,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了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和续写内容。主要观点围绕是不是Roy进行了偷窃进行了展开。第一种,认为Roy偷窃了班级的捐款。学生延续文章内容,对Roy进行了批评教育。第二种,认为Roy偷窃了班级的捐款处于善意的原因,如家庭困境等。第三种,认为Roy并没有进行偷窃,钱包内的财物属于Roy全家。透过学生的不同续写内容和角度,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此类事件常见的价值判断和处理方法。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反应出对此类事件的理解差异。教师在进行点评时,没有给出定性的评价,而是带领学生,以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了模拟推演。“如果你是Roy,你想怎么解釋钱包里的财物?”这一问题交给学生后,学生进行了短暂的思考,给出了基本的答案,即倾向于解释自己的清白。

从学生的续写到学生对问题的反馈,角色的转变,实现了对于他人的理解,也实现了对事件的多角度观察。回顾这节英语课课堂教学的实施,特别是德育教育的开展,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首先,落实核心素养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文章的重要信息和语言特点,从读、说、写等不同角度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要在续写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体验和领会文章语言、文本的特点。文章中的charity,stolen,theft,as if等重要信息,形成了整个文本的线索,表达清晰又留有余白。特别是文章中从“由于天气寒冷,我穿上了他的夹克。”到下一句“我能摸到纸币”中间隐含的内容被省略了,即“天气寒冷,我把手放在了口袋里”这一下意识的动作。语言既简单明了,又能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细节的思考,促进学生对生活本身的关注。拓展问题的设置,如英国伦敦地区的气候、英国学校的管理制度、英国学生的作息时间等,能够启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能够启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文章描述的背景信息,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提升起到较强的引导作用。同时,本文从作者童年的回忆开始引出话题,引发学生自身对于成长的回忆,特别是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同学和朋友的回忆,唤起对自己良师益友的感激。尤其通过初次见面细节的描述,借助时态的转换,作者带领读者,穿梭于回忆和现实,一同关注成长中的人和事。在故事的展开中,特别是在朋友遭遇家庭变故的情况下,作者对于朋友的关注和理解完美诠释了“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需要教师在关注文本基本信息的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一,关注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文中前后两处500英镑是否有必然联系、Roy的家庭变故能否导致其产生偷盗行为、作者对Roy可能有怎样的判断和期望等,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第二,要引导学生体现辩证思维,能够有理由地对事情进行判断。关注培养学生的理性表达观点的能力。续写内容中涉及观点的表达,要有理有据,要能体现出对问题的理性看待、对事情发展的积极期待,表达的内容能够积极向上。同时,要引导能够在表达中体现清晰的逻辑关系,如续写内容中各句子的逻辑关系和续写内容与前文的逻辑联系。第三,关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类概括能力,如Roy在家庭变故前后的变化等。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主题,即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面对好朋友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同龄人,同学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在续写的过程中,根据已有材料,学生表达的中心是揭露盗窃、还是编造善意的谎言,还是有更完美的解决方案?不同的选择体现出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也能体现出学生对于生活和朋友的态度。通过学生在续写内容的讨论中,了解学生目前的德育问题,特别是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的展示环节,教师能够根据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引导,启发学生对于此类事件的思考角度和处理方式。第四,学生口头展示环节后的教师点评,要最大程度体现出教师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首先,点评的角度应该是从学生的角度展开,而不是教师作为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说教。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学生,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结果。应该如何积极地去面对而不是逃避,如何在困境中实现成长和进步,是教师需要引导的。其次,点评的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交友原则(本单元阅读材料之一),即如何正确看待人际关系(本单元主题)、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处理自己对于朋友交往中的疑惑、怎样处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最后,点评的目标应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比如遇到疑惑时,要宽于待人,不能主观臆断;比如身处逆境,要学会自立自强。

再次,对于教学活动组织中的德育教育,要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要关注多方面因素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生活轨迹,可能会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经历,对于文章的理解,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进行此类教育活动设计时,应该对学生的整体状况有基本的了解,要避免对个别学生形成的潜在伤害。学生成长过程中,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大。他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对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可能超过老师和家长。因此,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学社、、学生的组合原则问题,要注意学生之间的配合,选择积极向上、心态乐观的孩子担任组长,组织小组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的讨论等集体活动,学生在交流中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形成共识,或表达分歧,同时借助教师的参与,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相互促进成长的过程。从社会的多元性,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这些都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能够学会接受差异,能够学会理性表达,这本身就是成长中最重要的德育。

最后,教学过程中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第一,要鼓励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如基本的语法错误、如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容、如羞于表达自己、甚至对于文章由不同的理解等,教师要引导同学关注优秀学生的品质,要对自身出现的问题和抱以积极的态度、要允许错误的出现、要认识到错误和差异的价值,更要看到自身努力的方向。第二,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体现出包容和积极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要引导和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亮点,指明学生改进的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对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对成长、进步的积极意义。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积极表达、乐于表达、理性表达,通过分享自身的成长和收获,进一步强化对他人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社会的尊重。从而在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的成长、成熟、成才。

猜你喜欢
文章素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