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兰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可以将其运用在考试以及实际生活当中,由于目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检测方法就是计算习题,所以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的巩固数字知识,教师就一定要重视练习课。本文以小学高年级数学为方向,练习课的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教师能阅读本文之后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课
引言
小学高年级教师的工作内容相当繁重,不仅要教导小学生新的数学知识,还要巩固旧知识以及拓展课外知识,从而帮助其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升初考试。高年级的数学知识逻辑性更强,因此需要小学生通过练习来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设计出更有效的练习课内容,帮助其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旧知识。
1加强对练习课的重视,引导学生解题
为了帮助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该正视练习课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根据数学不同年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注重在练习课上引导学生根据旧知识的逻辑完成对新知识的练习,从而达到培养其举一反三能力的目的。教师要注意,在练习课上应与普通课堂一样,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生产生问题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但注意不能直接将正确答案或者解题步骤告知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其通过思考自行解决问题[1]。
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小数除法”的练习课时,很多小学生可能出现因为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所以计算容易出错误的情况,例如在面对习题“”时,就会出现类似“0.05”“0.25”的错误答案,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先用“”来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从而推理出“”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练习题
无论各个学年,各个科目的教师都应该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由于每位小学生的生长环境,学习态度以及自身接受能力各不相同,相应的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会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其设计练习课上的练习题目。
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分数乘法”的练习课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同学进行分组,即学习能力强的为一组,稍弱的为一组,基础差的为一组,并且根据每一组的特点为其分配不同的习题,如第一组的习题可以是“”以及“”这种稍有难度的题目;第二组则可以多出一些诸如“”以及“”的基础题目;而面对基础较差的一组教师就可以提供其“”“”新旧知识混杂的简单题目帮助其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
3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对其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同样的他们对于练习题的积极性也会对练习效果有所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在面对普通课程亦或是练习课时,都要利用多种新鲜有趣的元素,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切勿产生小学生的练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这种想法,避免因为不重视从而错失了帮助其巩固知识的好机会[3]。
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多边形面积”的练习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边形教具,引导小学生拼出自己心仪的图案,并计算它的面积,例如一块三角形与正方形可以拼出小房子的形状,而三角形的面积为“”正方形的面积为“”所以小房子的面积为“”,此举不仅能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多边形计算习题,同时能够其对于“拼图”这一活动的积极性来维持其进行练习的专注力,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4引导学生良性竞争
传统的练习课,大多采用学生做题,教师批改的练习模式,双方都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同时,由于传统模式之下的练习课过于枯燥、乏味,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完成习题之后就丧失了继续学习、练习的兴致。甚至会出现由于教师看管不严,部分学生根本不会进行习题练习,而是在别人计算完成之后,抄写相应的答案即可,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竞争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促进其学习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班级风气。
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分数除法”的练习课时,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同学打乱分组,从而保证每一组既有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有相对较弱的。分组过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誊写诸如“”“”“”等,简易难度都有的题目,并规定在限定时间内,哪一组先达成全组成员所有题目都正确的目标,哪一组就获得了胜利。由此,不同的组会进行良性竞争,同时为了获得胜利,同一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也会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学习,从而完成班级同学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一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5結束语
练习是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但教师也要顺应新型教学理念的要求,讲究方式方法,力求在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小学生一同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贾佳桃. 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20,(34):13-14.
[2]杨平平. 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有效性设计的形式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62-63.
[3]胡焕青. 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设计的优化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