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0-09-10 07:22陈开锴
当代体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院校

陈开锴

如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脚步加快,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训练也成为关键一环,其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强健学生的体魄,使学生成为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院校课余体育训练尤为关键,但我校在实际训练开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导致我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滞缓,本文就对我校课余体育训练情况以及各项赛事开展情况和学生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探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训练能够的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此,我校当前全力推进校园体育训练队、体育竞赛开展、促进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但在目前教育背景下,“每天运动一小时”是实现的几率较小,但是可以根据校园条件,改变可控因素,使学生都能主动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改善学生体质状况。随着我校近年来对学院的在硬件与软件都全面建设条件下,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组织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应进一步对我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加快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健康组建与合理发展。

1 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1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存在形式与管理不合理

我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形式与管理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教务处统一管理并由体育教研室执行的校训练队,由体育教研室制定目标和制度,由相关专业教师负责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并在全校范围选拔队员;第二个形式是各系部管理,由各系的学生会体育部执行,训练队员只在各系内部选,第三部分是由学生处学体联主管,由学生处的学体联干事管理,各协会自行执行,但管理强度不够,管理效率也较低。

1.2 课余体育训练项目与人数较少

近年来,经我校批复长期进行日常课外体育训练的项目有五个项目,各系部只存在篮球项目,学校协会体育项目有13个,从项目上看,球类项目占大多数,而都是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参加比赛的项目,有一些是忽略其它项目的训练,另在各系训练项目中只有篮球(如表1),并且大多球类运动参与者都为男生,女生参与的较少,造成了训练项目太过于单一的问题,并且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课外体育训练项目的质量较低。

1.3 课余体育训练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目前存在的状况,指导老师大都不是专业项目指导教师,都是边学习边指导,项目上很多专项的指导手段与内容上存在不足,并且职称结构以中级职称为主,缺少高级职称,合理化还要加大力度提高。与目前高校体育承担的教学、训练任务基本吻合,但仍然需要注入一些高职称高学历有经验的师资力量。教练员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时间普遍在一年左右,课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由外单位聘请或调入外来的教练员由本校体育教师兼任,虽然教学工作比较得心应手,但训练方面不是十分擅长,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面对一些突发的事件时,他们还是缺乏经验,显得措手不及。通过教学向训练进行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总体来看,当前我校教练员队伍的分布也不太合理,但由于多数教练员从事训练工作的年限较短,接手运动队后普遍暴露出训练经验不足、知识陈旧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学习和再提高的机会,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转变以及训练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课余体育训练的质量。

1.4 课余体育训练开展场地

我校的体育场地不足,我校在校生共8001人,而全部的球类运动场馆只是现有的部分,足球场只有一个,各非球类体育项目协会和舞蹈室根本没有,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正常课外体育活动,限制了训练项目类型的拓展。要在学生课外活动与课余训练不冲突情况下完成训练计划,会缩减学生课外活动用地,相对的减少学生活动时间。即要想训练出精英取得成绩,又想增加参与的人数来培养更多的体育干事。有限的场地和过多的人数要求不利于训练效果。比如,某高校的学生想要参加省市级的羽毛球比赛,但是该校的羽毛球主要是以娱乐为主,没有专业的老师给他培训,让学生错失了参加比赛的机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办法加大投资,拓展活动场地。

1.5 课余体育训练的训练时间较少

在对各训练组织的每周训练次数与时间的调查显示:校训练队每周训练2次,各系训练队与各协会训练每周训练1次,校训练队每次训练时间为1.5h,各系与协会的训练时间为1.5-2h,如果遇到参加省赛或锦标赛的集训,校训练队训练次数有所曾增加。通过调研了解,这是目前广东高职院校训练队普遍存的训练时间安排,与人数要求14人左右,这表明我校训练队的训练频次较合理。

2 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训练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管理

我校内部相关部门负责学校训练队对于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和目标制定,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水平,但是学校在实施上仍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管理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水平和质量始终停滞不前,因此,要加强学校对课余体育教学的管理和实施,这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比如,在学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时候,应该有多位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同时要把训练中的管理制度和条例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们能够在训练中明白管理规则,科学地进行训练,完美地与教练进行配合,提升训练的效率。同时,校方可以安排教师进行定期地交流学习,掌握更加科学地管理方法,提升体育训练的质量。

2.2 增加课余体育训练项目类型,提升学生参与度

目前,我校体育训练项目存在单一的问题,只有常规的体育训练项目,过于枯燥乏味,可能会导致学生们对于体育训练项目不感兴趣,不愿进行参与,并且男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女生,常规的体育训练项目大多都为球类,而球类体育训练项目往往会获得男生青睐,导致体育训练失衡。为此,我校可以增加课余体育训练项目类型,例如,舞蹈体育训练,舞蹈形式多元,并且其能够满足男生和女生的体育訓练需求,舞蹈训练也更加有趣灵活,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体育训练参与度。

2.3 增强课余体育训练师资力量

为了能够较好地促进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的达成,优秀的教练必不可少,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增强课余体育训练师资力量,提升指导老师教学水平。可以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就对其质量进行充分把控,使教师专业资历本身就较为雄厚,在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课余体育训练质量以及效率。我校要培养体育人才,想要得到好的成绩,除了足够时间训练与管理制度要完善以外,最重要的是指导老师的执教水平。在我校任职的指导老师中,有3位是大学本科毕业,2位是研究生毕业,都是讲师职称。年龄与正处于壮年期,所以我校训练队的指导老师不管从学历上、经验上、技术上都要外派增加专业性的学习,为课余体育训练带来更大的帮助。

2.4 提升校方的重视,扩大训练场地

我校课余体育训练场地以及器材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随着不断发展,我校课余体育训练场地有一定的拓展,但非球类体育项目协会以及舞蹈室基本没有开展活动的场地,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活动局限。为此,校方应引起高度重视,重视学生体育素质教育,加大对其投资力度,增设相关体育训练场地,给学生们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够身体能够健康发展,成长为一名身心健康的综合性人才。

2.5 增加课余体育训练时间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我校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时间较少,每周只能进行一到两次,并且训练时间在1-2h左右,部分需要参加比赛的队伍的训练频率会有所增加,但常规训练远远不能够对学生体质进行有效强化,根本无法达到更好的训练目标。为此,指导教师可以进行科学地时间安排,盡量增加每周训练次数,可以将训练次数调整到每周两到三次左右,将每次训练时间稍作增加,提升体育训练的效率。

3 结语

目前我国早已出台了《全民健身纲要》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相关政策,其中有相应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组建与开展的文件,部分高职院校已在课余体育训练方面进行了组建与开展,为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也是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体质服务。在这过程中有注重实际建设服务学校与学生的,也有应付式走过场的。作者认为要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学校的课余体育必须得到重视,不仅要积极组织建设,还要普及开展,即丰富了校园精神文明建立设,还对学生体质的提升有实际意义。

本文系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课题名称:关于我院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研究,编号:SWKT18___023。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院校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快乐的课余生活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