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整合性思维

2020-09-10 13:53郑玲珍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郑玲珍

摘 要:语文教学的组织,离不开对文字材料有效运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主要以教师指导为主,不论文体、中心主旨,大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引入“群文阅读”以改善语文课堂、改善阅读训练体系尤为必要,下面我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在这一教学方法上做出的尝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群文阅读

引言: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点教学任务,是语文教学培养技能、塑造能力、检验认知的重要手段。在目前语文学科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对实践新思想、新思路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增强学生主体性和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一种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致力于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教师设置主题和问题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发挥能动性,通过问题探索的过程,实现学生对即设主题的思考和问题答案的探索,进而形成初步认识。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把个性鲜明、观察独特、表述多样的各种观点统一到一个基点上来,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对阅读材料的系统性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把群文阅读分为四个过程,即主题问题设置,阅读资料整合,引导学生自读,观点汇总研讨。

二、高中语文教学引入“群文阅读”方法探索

(一)主題问题设置,要体现核心素养和深度教学要求。主题的设置要具有策略性,建议偏向日常教学中忽略的时代环境对任务的影响、人物性格特点、对某事物的情感的变化[1]。围绕主题设置的问题,要体现对可能用到的思维方法的整合。第一,要具有层次性,为了使各个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参与进来,问题要既有简单的又有复杂的,既有表象又有本质;第二,要具有系统性,反映对词句理解、语言组织、思维能力、阅读技巧等多方面素养的训练,但同时不忽略每个阅读材料之间的关联性。第三,要具有引导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一步一步深入背景环境和作者及其他人物内心。

(二)阅读资料整合,选取资料要突出一个主题。不能使用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阅读材料,选取的阅读材料要突出围绕中心主题,不能掺和其他具有干扰性的文字信息,不忽略材料共同营造出来的反映时代特色和人文背景。

(三)引导学生自读,要注意采取适当手段引导学生自学。第一,一定时间的教读示范是十分必要的,然后再通过学生实践得以巩固,学生的主动性是否高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引导。第二,采取分组讨论形式开展,对问题进行分解,进行分工探索,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供帮助,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关键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答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对听、说、写的辅助训练。

(四)观点汇总研讨,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意识和能力。最终达成共识并不是抹杀个性,不是简单的统一认识,而是在主流线索上的交流分享,在不同视角上的求同存异。教师要分层次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首先是独立思考和形成主见的能力,体现在对材料的消化理解;其次是坚持己见和力排众议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

三、教学实践举例剖析

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是4首现代新诗的群文阅读设计。诗歌的语言组织往往是借事物抒发情怀,情感表达是诗歌的生命力。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体会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情感,通过发挥联想力和对意象透视力,体会丰富的情感,进而学会多层次赏析诗歌[2]。

主题问题设置。《沁园春·长沙》体现了开展革命的豪情壮志,《雨巷》体现了作者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惜别之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河的赤子之情,主题可以情感体验为方向设置。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设置:第一层侧重从诗歌内容上进行分析,比如,四首诗歌分别体现了什么情感?为什么同样是革命战争年代,诗歌的侧重点却不同?第二层从感官体验出发,带动学生将抽象的感情具象化,比如,请挑选每首诗歌中一二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到的画面,或进行简单的绘画。第三层突出创造性,比如,请以其中一首诗或一个情景的描述为参考,发挥想象进行编剧。

阅读资料挑选。可以针对当时的革命的大形势,辅助以历史文献节选;也可以针对每一篇诗文发掘与情感相似的诗歌,例如读本里的《死水》、穆旦的《赞美》、对《沁园春·长沙》进行补充。《死水》把军阀割据的旧中国比作绝望的死水,激愤中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希望。《赞美》体现出对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引导学生自读。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轮流对四首诗即辅助材料进行文体探索。可以采取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体验,比如《雨巷》、《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三篇诗歌,在当今都有以之为基础创作的歌曲、音乐诗、情景朗诵,可以为学生播放,辅助以当时的历史照片或情景油画,为学生营造出感官直觉体验,引导学生加深情感融入。

观点汇总研讨。纵然诗歌是以抒情为主,但其中叙事和场景描写也是一条主线,在这一环节可以利用诗歌中内容的相似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发表观点,联系自己的经历进行诗性表达,从多角度丰富课堂体验和延伸。

结语:利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能够有目的地把分散的阅读材料整合到一起,最大化利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性的发挥,以及教师应当发挥什么样的辅助作用,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为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方东流.群文阅读纵横谈[N].语言文字报,2019-07-19(003).

[2]赵楷存,赵楷平.群文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助推器[J].学周刊,2019(22):125.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