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凤仪
节气转眼就到了冬至,在这个带着寒意和萧瑟的季节,染黄西园寺地面的银杏落叶却充盈着一派宁静与祥和,它们静躺在地上回味着寺庙的变迁岁月,等一束寒风,将自己随同一年的浮躁都吹散开。
“我习惯来这边烧香了,一踏入这里,心也随之静下来。”前来焚香祭拜的一位苏州老阿姨说。诚然,在老一辈苏州人心中,西园寺是姑苏城的符号之一,满怀着苏州人对这块净土的情感寄托。
一方休憩心灵的空间
一面书有“戒幢律寺”的明黄墙壁,两座隽秀的小桥连接着马路与西园寺,一同倒映在一条盈盈小河中。墙外车来人往,熙熙攘攘,墙内却树荫婆娑,青烟袅袅,仿若人间与佛界也只是一墙之隔,但总有很多不同。
西园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是苏州至今最完整的佛寺,初建时名为归元寺,曾在历史上得过“吴门首刹”的美誉,几经毁坏和翻修,名号也随之变迁,作为园林时被称为“西园”,而后又更名为“戒幢律寺”,虽然现存的建筑是在清代重建的,但流传至今的佛禅氛围却依然丝毫不减。
退出4A景区评选的西园寺,既褪去了商业“光环”,也远离了流量带来的浮躁。西园寺门票只要五元,香客还可免费拿到三根清香以及佛教书籍、对联等物品。
进入西园寺,你会发现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没有喋喋不休的喧闹声,只见钟楼和鼓楼分列在两侧。穿过天王殿,最显眼的便是那三株百余岁的香樟和若干株百余歲的银杏了,只可惜记者去的时候满树的银杏叶已凋零,只剩下高大雄伟的枝干衬托着寺庙宝殿的壮观。除了参天古树遍布于寺庙各处,更不缺数座假山小亭,增添了一份曲径通幽的悠闲情趣。
罗汉堂是必去之处,因为这里是少有的保存完整的500罗汉塑像的地方,而数罗汉的民俗,在江浙也是家喻户晓的。
古木幽深,梵宇重重,临闹市而无喧哗,既可以目睹五百罗汉的各异神态,又可领略庭院森森的幽静,颇兼寺庙和园林的特色,踏进这一片净土,便可享一份岁月平静,俗称为“西园寺”,大抵就是如此。
禅味悠然的苏式素食
西园寺不仅环境静雅,这里的素面也禅味悠然。寺院素斋崇尚“净素”,是为积功德,然而,很多香客在西园寺吃素面,不仅出于宗教信仰,也因为素面本身的美味。
素斋馆内环境古色古香,风格清雅。古朴的装修风格配上园林式的顶屋,让整个餐馆充盈着十足的禅韵。有年代感的雕花八仙桌和长条板凳,将食客的记忆拉回儿童时期,吃一顿简单的素斋也变得十分有格调。
素面种类不多,观音面、吉祥面和如意面是这儿所有的素面品种了。除了素面还有时令果汁、无花果甘蔗马蹄水、红豆薏仁水、乌梅等饮品和零食,价格不贵,包装确花了心思,让人食指大动。
点一碗观音面,付款后拿着小票去排队取餐。环顾四周,只见食客们都井井有条地排着队。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食面从餐馆工作阿姨手中递过来时,香菇的香味瞬间扑鼻而来,随后团团热气从面碗中慢慢升起、缠绕、氤氲。面的浇头虽都是素菜,但品种毫不含糊,厚笋片、油面筋、香菇等,特别是油面筋在浸润汤汁之后,软乎乎热腾腾的,一口下去汤汁溢满口腔,鲜美无比。面条劲道有味,根根分明,是典型的苏帮口味。
寒冬里,逛完西园寺,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素面,身体在获取天然均衡营养的同时,还能在品尝美味中,使心灵得到涤荡、熨帖、归净。
众生百态祥如云
自从两只鼋“不知所踪”后,寺里的鸽子与猫成了人们的新宠,它们久居寺内不仅接受了佛的洗礼,也给清净的寺庙增添了生机。
西园寺里的猫比普通人家的猫多了一份恬静,它们日积月累享受着人间的香火,也变得与世脱俗起来。每一只猫都体态圆润,它们洋洋散散地呆在寺庙的草坪里、树根边、墙角处。记者有幸见到了寺庙里最“红”的橘猫当当,当当走路沉稳,面相慈祥,遇到人也毫不畏惧,是一只真正的“佛喵”。
与安静的猫不同,西园寺的鸽子却十分充满活力,寺院每个角落都有它们的身影,姿态各异。这里的鸽子更像是西园寺的守护者,无论寺里来的是游客,还是参拜礼佛的人,这些鸽子都是一副自由自在的模样,它们或轻盈多姿地飞翔在人群上空,或停落在放生池的六角湖心亭上,发出低低的“咕咕”声。
除了猫和鸽子这两大类生灵,放生池内成群的鱼儿和乌龟也生活得同样安详。
在西园寺中,撸撸猫,喂喂鸽子,看看鱼,感受万物有灵的和谐,找回属于自己的安然纯真,生命的意义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