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一份研究笔记,生前没有公开发表。《提纲》篇幅虽短,却可以说是马克思最重要的哲学文献之一。《提纲》确立了一种与传统思维方式不同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实践的思维方式,揭示了马克思所创立的新的世界观的核心和基本点,表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提纲》总共11条,每一条都可以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方面,每一句话都浓缩、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各条之间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本论文将对每一条进行自己的一番解读,通过对《提纲》的解读展现出马克思的背后的方法。
关键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实践;人的本质;改变世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292
一、不理解实践的费尔巴哈
第一条: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像唯心主义一样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
第五条:“感性”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第九条: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水平上只能达到对抽象个人和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机械反映。
这一部分,我想把上述《提纲》的三条放在一起分析。原因在于,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唯物主义,若不能从实践去理解,顶多是机械反映式的唯物主义。但是,这种机械反映式的唯物主义,却不如能动的唯心主义。换句话说,唯心主义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高姿态,而唯物主义,则很低下,不上台面。
其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有共同的缺点。
请注意,这里不是特指某种唯物主义,而是“一切唯物主义”,他们把“对象”、“现实”、“感性”都当作纯粹的客体去理解,而且是直观式的客体。什么是“对象”“现实”“感性”?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对象”“现实”“感性”即是对象世界——客体。客体,就是主体——人所面对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那什么是直观?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这都是我们非常自然的生活常态。但是,马克思也许会反对这样看世界。我们必须注意,在第一条里,马克思专门加黑的字体:“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马克思认为,以前所有唯物主义如此简单地看世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似乎我们看到的世界从来不与人本身发生联系,这种观点太幼稚,过于哲学化了。其实,马克思会反问:如果世界没有人,没有现实的人,没有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面对的世界还会是这样的吗?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对象世界会如何存在?在他看来,主体人所面对的物质世界,不应该像旧唯物主义规定和理解的那样,仅仅“物质”式地反映,应该从主体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这样才能理解对象世界的来龙去脉和本质。为什么?马克思曾说过,人类所面对的世界,不过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产物,是人的劳动使之变迁的结果。实践,正是实践,使得马克思走出了唯心主义的理性向往,走出了费尔巴哈的人本论迷恋,走向了实践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建构。唯物主义地看世界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它不会引导你去发现世界的本质。一旦“实践”地看世界,唯物主义才能变得更加辩证与深刻。因为,只有主体人才有实践能力,换个说法,只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方式去看世界,我们才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对象世界,不过是我们主体人自身的实践的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
其二,为什么是主体的实践?
所以,要理解客体,理解客观世界,就必须理解主体人的实践本身。那么,到底什么是实践,为什么实践才是理解世界的本质基础。实践,通俗地说,就是主体人对外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就是如何把脑袋里所思所想的東西变成现实的过程。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一定是指人对客观世界能够进行改造的活动,即,使客观对象发生变化。实际上,马克思曾把实践大致归为三种:满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生产,作为人的结合的社会活动有机体的自我生产(包括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精神生产等),作为生命体自身的人类繁衍延续的实践活动。人类历史就是这样发生发展的。但是,为什么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注意到这些或者注意的不够呢?其实,他们中的不少人也都注意到了物质生产、阶级斗争、社会关系和精神生产本身,但与马克思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把这些当作是不需要去研究的哲学问题。所以,马克思说的对,提问方式的不同,就意味着新的问题和新的答案。马克思正是在大家熟视无睹之处,发现了人类存在的实践奥秘。费尔巴哈呢?他在应该继续深入的地方,却戛然而止。他只是直观地看世界,不能理解感性的实践本身,根本不知道实践这种“人的感性的活动”,而离开实践去观察人与社会,显然不能理解人们在实践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与社会的本质,只能把人当作孤立的个体去观察。
二、思维的真理性。
第二条: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里谈的是两个问题。其一,就是大家通常说的认识论方面的,即认识的客观性——是否符合客观世界本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所获得的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世界的标准。其二,则是实践论的。即思维不仅仅是要满足于认识世界本身,还要去彻底地实现自身,这才叫做思维的此岸性与现实性——思维的力量。思维有没有力量,不在于我们如何说,而在于它在实践中证明、能否实践、实践的程度。黑格尔曾说过,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存在统一于思维,所谓“真理就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可见,黑格尔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他力图让现实来接近于思想。于是,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到底哪个在先呢?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就是将理性、概念、精神等当作第一位的哲学,认为只有依赖它们才能理解这个世界。如果真是这样,那人们就不需要去从事任何的实践活动,一直在家冥想就可以了。再次,马克思还批判了当时著名的唯物主义大咖——费尔巴哈先生。费尔巴哈说:“跟类之本质相一致的,就是真的,跟类之本质相矛盾,就是假的。真理就只是这样一条法则,除此以外便没有了。但是,对我来说,别人是类之代表,是别人们的代表。。。。所以,在我看来,别人的同意就象征着我的思想是合乎规则的普遍的、真的。”费尔巴哈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康德曾说过:思维的力量和现实性只存在于人不能认识的“自在之物”。遭到了马克思的强烈否定。因为只要借助于实践本身,主体人就一定能够解答“自在之物”的奥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会说,神秘的理论都会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人类依赖自己的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物质生活、生命生活和精神生活本身。生活本身没有任何颜色,生活中的颜色,全部都要凭借主体人的实践描染。所以,主体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既是现存的感性世界以及现实生活的基础,也是包括自然科学和日常常识在内的一切现实存在的基础。通过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研读,和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一切前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发现,欧洲哲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总是从思想、意识、概念、范畴等超感性存在出发,并把它们当作感性世界的创造、演变基础。欧洲哲学中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世界,始终是一个感性的世界。它是一个在思想中进行思考和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把生活进行悬空的世界。
三、费尔巴哈的宗教意识
第四条:在宗教批判以后,应当致力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消灭宗教的世俗基础。
在这一条中,既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工作,同时,又批评他不够深刻。费尔巴哈的直观,带给他的不是对世界进行革命性的批判与实践,费尔巴哈很直接地就说出了,上帝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而已。这些,在马克思看来,都非常正确。但是,仅仅发现宗教的本质源于人的本质,还不够。因为,这只是解释了宗教的来源,宗教是否就此长期存在下去并没有被得到说明。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看到了宗教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既定的现象和事实,还不能说明宗教的未来。问题在这里,才刚刚开始。马克思实际上就已经表达过对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看法。他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们的鸦片”。因此,马克思才说:“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既然是幻想,是颠倒的自我意识,那就有必要把它纠正过来。不要再让人迷信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应该相信人本身,相信人的世界。不过,费尔巴哈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理解宗教产生的社会本质。他以为,只要说明了宗教世界的人类学本质,黑格尔式的上帝宗教就会不复存在,事实却并非如此。事实上,宗教世界既然是人类世界的产物,那就必须要由人类世界——世界基础本身的分裂与矛盾来说明。这种说明,不再是为了说明宗教的起源,而是要说明宗教被消灭的实践路径。这才是马克思的目的。
四、人的本质是什么?
第六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主义的总和。
第七条:个人及其宗教感情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
自古希腊哲学以来,对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探讨就从未中断过, “本质”这一概念,所指的就是使一个事物成为这事物的东西,根据这个东西它才像它这样存在和活动。但是,马克思说,费尔巴哈虽然揭露了宗教的本质,却没有对“人的本质”进行科学的揭示。的确如此。费尔巴哈曾说,“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变为人类学,将神学溶解为人类学。”只是,这种溶解太过于抽象和简单,以至于马克思不得不说,他只是把人的本质当作一种固定的抽象物,好像人与人没有差别似的。这显然不对。为何费尔巴哈如此简单归纳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他,根本不理解人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没有对社会关系进行现实性地批判。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导致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自然性规定。费尔巴哈说,人区别于动物不仅在于人有意识,而是人能意识到自己是人,是人的这种类,而动物不能意识自己是动物,是动物的这种类。这倒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把类属性当作是个体的本质,那么,个体自身就没有自己的本质特性了吗?费尔巴哈说,不可以有。若如此,这种类属性是什么呢?马克思说,这种纯粹生物学无社会内容的“类”概念,只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更为展开性地批判费尔巴哈,说“他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原因在哪里?费尔巴哈“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没有活生生的感性活动,人不就是一种和别的动物一样的自然对象?把人的本质加以简单化,也是一种过度地抽象。像马克思所说的,对“人”这个感性对象,只是从客体出发,没有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去理解。所以,理解与考察人的本质,只能从社会关系而不是自然关系中出发,一旦这样考察,人的本质就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可能是固定的抽象物。每一个个体,在其现实关系上,最起码表现为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而每一种关系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关系。这样,人的现实本质的考察当然就使所謂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其他。
五、新唯物主义的出场
第十条:旧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根本不同。
到这里,马克思对前面九条做了一个小结: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自己的思想是“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立脚点的不同: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马克思说过,市民只懂得为了自己的利益,是自私自利的代表,而且彼此之间的联系就是金钱。很简单,市民社会,其实就是一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导的社会。这就是马克思最直接的判断。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不过是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的桎硞。打破资产阶级的桎硞,就成为无产阶级的自由之路。但是,就唯物主义只能以自己的直观来看待现实,他们缺乏实践的基础,他们不了解实践的革命性与批判性意义;他们只是以市民社会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把既有的市民社会的社会关系做为不变的现实存在来看待,他们看不到市民社会的历史性,看不到它是有生有灭的过程。市民社会会分裂为两个不可调和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通过资本来剥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被剥削的过程中,日益异化,直至失去市民的所有狭隘的本性,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类。这就是马克思所得出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无产阶级。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仅要改变市民本身,而且要改变市民所组成的社会;不仅要改变既定的市民社会,还要创建新的人类社会。这才是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人类的解放,意味着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个体是社会的,社会也是个体的。历史经验告诉无产阶级,要实现这种解放,就必须放弃直观,放弃对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幻想,依赖自身革命与批判的实践活动。这才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他的“新”就在这里:以实践为观察世界的切入点,以人类社会为实践的终极理想。
六、哲学观的变革。
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提纲》的最后一条,它作为整个手稿的总结,彻底反映出马克思新的哲学观——改变世界,而不止于解释世界。的确如此。今天,我们对于马克思哲学的评价,就是他对实践的推崇,就是他对人的本质的重新界定,就是他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对马克思而言,解释世界,不过是对现实的维护,它并不符合哲学的本质。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就是在不断地改变中获得自己的成长与自由。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已经把人解释为自然的产物,把宗教解释为人的本质的歪曲投射,这都是无可挑剔的解释。但是,仅仅解释到此,并没有完成哲学家应有的工作。没有批判,没有革命,没有实践,所有这些当然只是空想、幻想甚至是梦语。只是问题在于,哲学家们不解释世界,又如何改造世界呢?尤为重要的是,哲学家改造世界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世界,真的需要改变吗?马克思从未怀疑过解释世界的有效性。但是,思想再有力量,若直说不做,它就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力量。以思想来消灭思想,无异于以空对空,有什么现实效果呢?要知道,思想本身不过是现实的反映,无论直观还是思辨。但是,思想若要实现自己,绝不是靠思想者本身的行动,而是靠思想者之外的更多人的行动,去验证、去否定、去完善、去发展、去创新。哲学,更应如此哲学从来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它总是依赖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来完成解释与实践的统一。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解释与改变的统一呢?不过是辩证法的要求。资本主义虽然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它不会自动灭亡,它往往还能通过主动调和的方式,来博得大众的同情与支持。这时,就需要革命来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消灭。世界,需要被改变。因为,只有改变,才会有希望——人类的美好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