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

2020-09-10 21:53黄健钱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黄健钱

摘要:数学思维是当前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效用。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都是教育事业关注的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背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基于此,教师只有在充分激发学生多重感官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思维的发生过程中,并用自己的方式将数学思维表达出来,实现数学视为的“思维可视化”发展目标。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激烈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巩固,尤其是数学思维。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育事业中深入落实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科核心素养成为首要的教育任务,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是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基础,只有扎实基础才能确保未来学习生活的质量与效率。数学本身抽象性较高,且抽象思维摸不着也看不见,因此需要学生发挥思维能力才可“触碰”,从而实现数学思维可视化。

一、简述思维可视化

思维本身看不见也摸不着,并不具备实质性,因此在定义上总是模棱两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对思维的具象化形象愈发需要,故而提出了“思维可视化”的先进理念。简而言之,思维可视化即为通过系统性的图示技术将本不可视的思维路径进行展现,成为清晰可见的过程。从学术角度分析,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消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如此一来大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加工效率及信息传递效率。

二、让思维真正发生-思维可视的基础前提

虽然思维可视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明显,但是如何真正体现出思维的发生过程仍然是热议课题。众所周知,较之其他各科,数学对思维的运用与表达更为密集,甚至可以说数学就是思维碰撞的产物,因此数学思维不可固化,必须保障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及其可变化程度。一旦数学教学中存在固化思维,那么其教学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一)精准加工,唤醒文本的思维可能

前文提到,数学是思维碰撞的产物,且不可存在固化思维模式,因此优质数学文本对于当前的教学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有了优质的文本才能充分激发数学思维的无限可能。实际上,展现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创造的过程,数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举例来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可视化理念完成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应将图形概念定义作为数学上的一种人为规定,如此一来,学生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概念理解将会被细致化,压缩在一定的思维空间内,教师仅需稍作引导即可让学生利用图示技术将对不同图形的理解呈现出来。

除此之外,语言是思维的外界表现,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种表达方法,包括图示、语言、肢体等等。基于此,优质的数学文本往往是数学思维可能性的载体,而语言则是实现思维可能性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准、思维走向以及思维动态等等。

(二)问题驱动,激活思维的内在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数学问题均可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事实证明,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知识进行过相对深入且全面的思考及探究,对于部分兴趣较低的重难点知识甚至直接选择放弃,故而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及其质量。由此可见,优质的数学问题是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应当重视对数学问题的设计。

实际上,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学生也应充分发挥主观意识,自己寻找数学问题,只有敢于提出质疑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质量,有助于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优质的数学问题基本上源自学生的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能够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思维,建立自主思维空间,引发思维冲突,从而平衡学生思维内在动力及认知能力。

举例来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优质的数学文本来激活学生思维环境中的内在动力。首先教师应当提出一些优质的分数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例如“0.3元代表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从直面意义上分析,0.3元代表了简单的3角钱,但从思维角度分析,学生可从语言文字、直观图以及示意图等多种方式中提取0.3元的实际意义。

(三)深度对话,引导思维的纵深发展

思维的纵深发展需要相互之间的碰撞,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独立思考空间,形成自主思维惯性,对任何事物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基于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之后即可在分享、对话、质疑或者辨析中求同存异,与学生之间建立共识,让学生充分理解思维的意义,有效推动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

举例来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放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相对简单且直观的教学路径,而是引导学生直面核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平面图中给出灯塔和遇险船只的位置,并以灯塔作为观测点,随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思维,设法描述及明确遇险船只的具体位置。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不同学生的解决方案也有所不同。譬如,部分学生受到“数对确定位置”的影响,利用数来计算船只的具体位置,而部分学生则充分运用了“方向与角度”中的知识点,从而忽略了实际距离,也就是忽略了对数的运用。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构成思维,而数学则展现思维、提高思维,在数学的推动下,小学生的思维提升到更高层次,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且敢于提出质疑,不断锤炼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惯性,通过教师的梳理与总结,將学生零散的思维结构转化为系统的思维结构,思维的整体性确保了对抽象知识点理解与消化,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思维可视化理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宜秀. 基于“思维可视化”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堂重建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9(S1):49-51.

[2]王保昌. 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基于英语专业写作课教学的实验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1):9-16.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