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毅
做班主任快二十年了,北京学习之行是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走出去学习,受益匪浅、印象深刻。结合学习谈一点浅薄的体会。
1 班级自动化管理
北京学习后,周同丽老师的班级自动化管理,分步骤,有目标。让我受益匪浅。
其实每一位班主任带班,都不会直奔着学习成绩,我也一样。班级管理中,我把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培训组长,以点带面,全方位的小组联动。我也在努力践行着,自己认知中的班级自动化管理。举两个小例子:
暂且不谈学习,先拿学生们的吃来说。我提倡学生们中午在学校吃饭,感受班级氛围,有归属感。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谁在一起吃。而且借助学校吃饭这个平台,我还努力的培养学生们的习惯。
比如七年级在教室吃饭。取饭的时候,哪组,哪座,哪个人先开始;餐盒怎么摆放便于班级饭框的整理。八年级到食堂吃饭。晚到的同学会不会告诉组长让同学们先吃。饭后组长会安排谁整理餐盒。
再说穿。
比如说头发。女孩儿的头型是有统一要求的。不强求全是短发。但不要造型、长度适中,不留头帘儿,皮套儿一律用深色。
英语课上,我拍了一张照片。四个女生统一的服饰、发型。当时我发到班级群中,还和家长们玩了一个互动游戏,“猜猜她们是谁”。结果,只有四位妈妈和我能猜对!当时我还在群里发了一小段挺煽情的话:“穿着班服,我会认出你;长高長胖,我会认出你;大学毕业,我还会认出你。母亲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班主任也能。关于穿这种细致的爱,每位班主任都在做。”
我一直感觉,自己在班级管理上做的挺细致。但北京学习后,真的是醍醐灌顶,我感觉到只有细致是不够的,还要有目标、成体系!我反思:如果带班三年,要有三年的规划。以此类推,如带班一年,要有一年的。规划还要遵循学校的大局,结合班级的特点。
我现在的班级是九年级下,全体师生的目标就是中考!受北京学习的启发,我初步规划了九下这半学期,每一周的内容和目标。哪几周准备体育加试、哪几周准备第几次模考等等。开学第一天,就和学生讲讲,让学生们心中有数之后,让他们更有紧迫感!
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周同丽老师的“班级自动化管理”让我受益匪浅。蒋凤老师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也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所有的班主任都知道学生毕业之后,可能记不清某个知识点是在哪天哪节课学的,但是对于班级的一些活动,他们是刻骨铭心的。
所以我也很注重学校的大型活动,每次大型活动也非常认真的准备。虽然每次活动的效果、结果还好,但有时候自己很累,甚至还走了一些弯路。北京学习后,我明白了,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在各种活动中,我被动的感知了,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但为什么要构建,怎样才能构建等,理论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很有限。
举一个例子:学校的一次篮球联赛,因为我们班篮球队员多,大家都认为我们班会赢,但第一场小组赛我们就输了。比赛后队员们不愿意回教室。在35度的天气里,我陪着他们在篮球场坐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感觉自己要崩溃了。现在反思,学生们表面上输在了没有配合上;其实问题在我,因为不懂球,所以单纯的认为,队员多,个人技术好,投就行了。其实哪是那么简单,我应该率先垂范的做功课,充当一个合格的领队的角色。
后几场比赛,我努力的弥补。第二场比赛输即淘汰,努力让他们明白:选择了篮球,其实就是选择了团队。半决赛遭遇最强对手,努力让他们明白:两强相争,勇者胜,勇者相争,智者胜。决赛对手不强,又努力让他们明白:即便对手弱,认真坚持到最后,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比赛后我对学生们说:恭喜你们是冠军,有时候走一段弯路也无妨!其实我心里真正想说的是,这个弯路走的,太累了!
我反思整个比赛的过程,是非常典型的案例。由于自己理论知识欠缺,导致行动上有漏洞,走弯路后又弥补,给自己弄得很累。所以,现在的我意识到了,再忙再累,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让理论知识内化于心,让自己更有行动力,让自己的行动力更稳定,这样在师生关系上会更和谐、自己会更轻松,学生们会更受益!
北京学习之行,千言万语汇成两句话:
载着激动之情,聆听报告、参观考察、交流研讨,受益匪浅;
满怀兴奋之意,回归校园、反思总结、努力践行,不忘初心。
在班主任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一直在努力!
前一段时间,流行一句话是“生活需要仪式感”。人民教师誓词是:“我宣誓,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修身立德;启智求真,恪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发展;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