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萍
摘要:吉林省外宣形象作为传播吉林省文化的重要窗口,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对提升地区实力有着重大意义。对吉林省外宣形象的研究,将为促进各省份间的相互理解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增强省内外人民对于吉林省形象的理解。本文将以吉林省形象宣传片为语料,以AntConc 语料库检索以及python代码和Jiaba语料包中的词频统计作为分析手段,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视角出发,分别对其中的态度资源、介入资源以及级差资源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客观地解读宣传片中所塑造的吉林省的文化形象。
关键词:吉林省;形象;评价理论;态度资源
评价理论视阈下吉林省外宣形象分析
城市形象外宣即指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对于一个城市形象的跨文化输出和对外宣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变迁、民俗、宗教信仰、政策法规、价值观、思维习惯等方方面面。城市形象对外宣传以客观描述城市形象为主,同时要达到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的目的,加强国外人士对中国城市的了解,为城市创造一个积极的国际环境,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吉林省形象宣传片作为“广告”,向外界展示着吉林省的形象。片中通过对吉林省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描述,将吉林省塑造为一个美丽与实力并存的形象。
国内对于国家外宣形象以及城市外宣形象的研究不在少数。一方面,很多学者从国家以及城市形象视阈下,对外宣翻译策略加以探析。而另一方面,国内另一些学者以具体语篇为语料,从话语分析的各个角度展开对国家或各省市的外宣形象分析。柴改英和刘佳丽(2019)基于 Halliday、Martin et al. 和彭宣维对小句及物性的研究,重构及物系统,对自建的地方政府外宣语料库进行及物性语法隐喻的跨域映射定量统计,并通过对凸显目标域的分析,反映政府对外宣传中所塑造的政府形象及其历时变化。左言娜(2018)以安徽省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安徽”英文版为语料来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理论,通过高频词、索引行分析和搭配网络等语料库路径,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新媒体话语中的安徽外宣形象。而本文则将结合评价理论视角,依据态度资源、介入资源以及级差资源,将吉林省形象宣传片中的文本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进行解读。
一、评价理论
“评价系统理论”(Appraisal System Theory)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这个理论的是马丁(J. R. Martin) 和怀特 (P. R. R. White) 等。评价理论被认为是对人际功能的一种扩充。评价系统是语言使用者表达个人立场的一种语言资源,其中含有与潜在应答者协商的意味。 “文本中磋商的态度种类、投入的情感力度、价值溯源方法以及说服读者的方法”( Martin &Rose 2003),其“中心是“系统”,焦点是“评价”,语言在评价系统中只是作为一种“手段”(王振华,2001) 。马丁和怀特将评价系统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部分。然后又将这三个部分继续分化。态度作为评价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情感(情绪表达)、判断(人品裁决) 和鉴赏(物值鉴别);介入关系到态度源,包括自言(一种声音)和借言(多种声音); 级差则指态度的增减,对可分级程度的上扬或下降的强调叫“语势”,对不可分级范畴的清晰或模糊的描述叫“聚焦 ”( Martin 2000;Martin & Rose2003; Martin & White 2005; White 1998,2001,2002)。
二、吉林省形象宣传片中的评价资源
在吉林省形象宣传片的文本中,三种资源相互穿插交错,共同致力于塑造吉林省文化形象。在语篇中,态度资源和级差资源贯穿全文始终,并适当引入介入資源,描绘了吉林省经济文化特色以及各方力量为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其中,态度资源占比最多,极差资源其次,与态度资源相辅相成,而相比之下,介入资源虽占比较少,但其作用仍不容小觑。
(一)态度资源
态度系统关注感情现象,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分别涉及情绪反应、行为判断和事物评估,情感是态度系统的核心,判断和鉴赏是制度化的情感。情感具体包括意愿性、愉悦性、满意性和安全性四个类型的情感;判断涉及对他人性格或行为所持有的态度,包括社会约束和社会评判,其中社会约束从真诚性(是否坦诚))和恰当性(是否妥当)对人的性格或行为做出判断,社会评判从态势性(是否符合规范)、能力性(是否有才干)和可靠性(是否坚强)对人的个性和行为做出判断;鉴赏是指评价主体对事物价值的态度,包括反应、构成和价值。态度的表达分为直接(铭刻式)和间接(引发式)两种方式。
根据Jiaba语料包对宣传片的词性统计,如图,语篇中名词(不包括地名)占比最多,占全语篇总词汇的30.54%,其次是地名,占比12.32%,动词9.29%,形容词4.82%。利用AntConc语料库对助词“的”的词丛检索,对语篇中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词组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并对语篇中的态度资源加以分析。检索结果表明,语篇中与助词“的”搭配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词组出现了65次。
作为传播文化的“广告”,吉林省形象宣传片传达吉林省积极的形象。因此,全篇几乎使用的全都是积极的态度资源。宣传片中通篇贯穿了吉林省人民包括意愿性、愉悦性、满意性的四种情感,从社会约束和社会评判角度评价吉林省的发展历程,并引用省内人民和外国客人的态度对吉林省的发展历程和结果进行鉴赏评价。在三类具体态度资源的运用上,鉴赏资源使用较多,判断资源使用居中,情感资源使用较少。
1情感资源
情感是态度资源的核心,属于心理范畴。情感主要由成对而又相反的情感评价词汇来描述,如快乐/伤心,喜悦/烦恼,自信/忧愁等。马丁和怀特主要采用快乐/不快乐、安全/不安全、满意/不满意三组变量进行情感分析(张荆欣&伍思静, 2018:126)。语言使用者往往运用情感类词汇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心里反应。
在本语篇中,情感资源占态度资源的12%。与其他两种资源相比,情感资源所占的比例最小,其原因为情感是说话人主观感受的直接表现。吉林省形象宣传片属于政治类广告语篇,语篇的陈述应该采取客观的态度理性地讲述吉林省特色。虽然文本中一些主语的选择是我们或我,但这里代表的是吉林省政府和领导,因此情感表达变成了政府的真实态度。在语篇所涉及的情感资源中,吉林省政府用“温情”,来表达吉林人民的生活幸福感,用“期待”表达人们对吉林省发展的愿景。
从检索结果中可以发现,作者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的情感词汇,因为这类词汇能够表达积极情感态度,以此来影响读者,使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成共识。
句1. “一切你所陌生的,都会得到答案。一切你熟悉的,它们将给你新的惊喜。”
例句1中出现了消极类情感表达 --“陌生”,也是本语篇中唯一一处消极类情感表达方式。吉林省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人民所“陌生”的事物,都会得到答案,表现出吉林省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給人民充分的安全感和满足感。“熟悉”和“惊喜”都是积极类情感词汇,表示吉林省会更进一步提升服务,创造新的惊喜。
2 判断资源
判断是从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两个大类对人的行为作出的测量。社会评判属于道德范畴,从规范、才干和韧性三个角度对人的个性和行为活动作出判断。社会约束属于法律和宗教范畴,关注的是人的言行是否诚实和妥当。语篇中判断资源的表达方式约为21处,占态度资源的25%。通过对宣传片中判断资源的五个子系统进行的统计,可知从社会评判类做出测量的表达方式最多,从规范、才干和韧性三个角度陈述吉林省发展的路程、结果和决心,这表明无论吉林省道路多么艰难,吉林人民总是勇往直前,有决心和毅力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例句2. “吉林,正在实现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愿景。”
此句中体现的是吉林省政府带领吉林人民,将现代农业发展更好的能力和决心。根据这些判断资源,读者或者听者可以获取如下信息: 首先,吉林省政府带领全吉林人民奔向美好未来的决心; 第二,吉林省政府的愿望是祈盼吉林省能够走向世界。综上所述,判断资源的功能就是为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讲话者的行动力,并向全世界表明,吉林省必然会通过吉林省政府和吉林人民勤劳务实的行动而最终实现。
3 鉴赏资源
据统计数据表明,鉴赏资源在吉林省形象宣传片的态度系统中居第一位,在态度资源中占比约为63%。从文本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鉴赏资源是用于对吉林省形象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与前两种资源不同,鉴赏资源属于美学范畴,是对事物主体进行的评论。鉴赏资源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对目标的直接反应,这意味着目标是否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能否得到肯定和认可。第二个方面是事物本身的构成,这意味着事物是平衡的还是复杂的。第三个方面是事物的价值,即是否具有创新性、真实性,是否深入和及时。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来看,“反应”是以人际意义为取向的;“构成”是话语的取向;“价值” 是指概念意义的取向。经过对文本的进一步分析,鉴赏的三个子系统中价值资源排名第一,占 90% 以上,这体现了宣传片对吉林省的高度评价。
例句3. 长白山是全球珍贵的绿色宝库。
例句4. 中国七大河之一的松花江,冲刷出吉林中部广阔的平原。
例句5. 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之一的吉林,是中国单产量最高的重要商品粮基地。
以上三个例句(不完全举例)都属于价值资源。例句3对长白山的价值进行了估测,说明长白山物资丰富,体现了在自然资源中的地位。例句4,例句5则对吉林省松花江和玉米带的地位进行估测,分别表明了其对吉林省发展的重要意义。
例句6. 这块吉祥之地神奇,文明,和谐。
此句则将鉴赏资源中的价值和构成资源相结合,描绘出吉林文明和谐的社会特点,并将其定义为“吉祥之地”,充分展示出吉林省的形象。
1.1介入资源
介入作为一种语言使用者对事件态度的表达,它有可能是语言使用者自己的观点,也有可能是借用他人的观点。但是语言使用者都对其所说或所写内容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介入由自言和借言两部分组成,马丁和怀特(2005)认为自言语言使用者通过自己发声直接进行评价,表明个人态度。自言为语言使用者自己的观点,没有对话内容,更没有投射,因此对人、物、事的评价相对真实。借言是有多个人发声,有参照对话性,通过投射声音来实现评价活动。有些语言使用者怕对自己所说的言语内容负责,将引入其他声音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当然引入其他声音,有时也可以让所说的话显得更加客观。
作为传播吉林省文化的“广告”类的语言形式,吉林省形象宣传片全片3处采用了介入资源,引用了他人对吉林省的评价和期待。
例句7. 每年冬天,来自英国的滑雪玩家彼得·塔伯,都会如期来到吉林,因为这里汇聚着多座中国最顶级的滑雪场。“ 长白山应该是中国最有名的滑雪的地方,风景真的很美丽。这里有最好的滑雪体验。”
宣传片引用了英国滑雪爱好者的话,使长白山汇聚中国顶级滑雪场的地位更加突出,更加客观。在介入资源中,还包含着态度资源中的情感资源,用彼得的体验从侧面客观验证了长白山的地位和形象。
例句8. 来自欧洲的汽车工程师 Benes, 已经在一汽工作八年。“ 我感受到了一汽巨大的发展,工人和技术都在不断进步。”
借用欧洲工程师的话,更加客观地验证了一汽的发展历程。不管是英国滑雪爱好者还是欧洲工程师,这种借言方式被采用在宣传片中,都是为了更加客观地表明,吉林省广受外国友人的欢迎,吉林省政府致力发展,积极推动吉林与世界接轨。宣传片结尾,借用法国友人的话,与宣传片片尾语无缝衔接,升华主题:“ 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吉林,此刻,与世界相约。”
(二)级差资源
级差作为评价资源的第三個子系统。根据评价强度的高低值,可以将级差分为语势和聚焦。聚焦是将不能分级的态度范畴的焦点要么将其变得更加明显或要么就尽量模糊。前者如 true,pure,genuine,complete 等;后者如 kind of,sort of,more or less 等。语势是把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力度调节为强势或弱势。在宣传片中,采用级差资源的表达方式共22处。
根据AntConc语料库中的词丛统计结果显示,程度副词“最”出现了11次,其中包括“最为”2次,“最高”2次,“最大”2次。其他的“最”搭配词组例如“最好”,“最全”,“最优质”等分别出现了1次。“最……之一”表达方式有2处。宣传片用程度副词“最”来奠定吉林省在中国,在亚洲,甚至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例句9. 国内办学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吉林大学等58所高校。
例句10. 吉林东部的长白山,中国东北地区的屋脊,这个国家最为秀绝的土地之一。
例句11. 不断迈向国际化发展的一汽,已经拥有当前世界顶尖的汽车研发和制造体系。
例句12. 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无人机、碳纤维、矿泉水、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的规模集群。
例句13. “ 长白山应该是中国最有名的滑雪的地方,风景真的很美丽。”—彼得·塔伯
例句14. 而在吉林西部,众多河流湖泊在草原之间相互连通,形成了全球重要的湿地。
吉林省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广告类”语篇,在语势级差资源的使用中,倾向于选择强语势,部分选择弱语势。
检索结果表明,语篇中“最”字表达方式有11处, “最……之一”表达方式有2处。
例句9,例句10和例句13都是采用了强语势级差资源“最”和“最……之一”,凸显了吉林省发展的贡献和在世界中的地位,增强了吉林省形象在读者心中的冲击力。本文研究中的例句11,例句12,例句13和例句14中,分别采用的聚焦级差资源中的“世界顶尖的”、“国际领先的”、“真的很”以及“重要的”。这几种表达方式,都没有与其他省市或国家进行比较。例句12,例句13和例句14都或多或少地模糊了发展程度,而例句11则是是其更加清晰,在某种程度上是强语势。宣传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级差资源中聚焦和语势资源,意在表明吉林省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吸引各方力量,共谋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吉林省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进行识别后分类,并以其中数个典型语句为例,从评价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级差分析宣传片中实现语言人际意义的评价资源,宣传片中蕴藏的语言使用动机。研究发现,吉林省形象宣传片倾向于运用鉴赏类态度资源,描绘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的形象特点。在使用介入类资源时,宣传片中多次使用借言的语言形式,增强吉林省形象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运用级差资源时,宣传片倾向于使用强语势级差资源,力图影响读者思维,塑造出吉林省发展全面而优秀的特点,进而表明吉林省正与世界接轨。最后希望此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鲜明、充满活力的吉林省形象。
参考文献:
Martin, J. R., & Rose D.(2003). Working with Discourse[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Martin, J. R., & White, P. R. R.(2005).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White, P. R. R. (1998). Telling Media Tales: The News Story as Rhetoric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ydney. White, P. R. R. (2018). An Introductory Tour through Appraisal Theory[J]. Peter White’s Appraisal Homepage.
White, P. R. R. (2018). Appraisal: An Overview [J]. Peter White’s Appraisal Homepage.
柴改英,& 刘佳丽(2019). 地方政府外宣形象的及物性语法隐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185):44-50.
刘世铸,韩金龙.(2004).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8):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