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锋
摘要: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机械加工工作的中级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在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理论授课后集中实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实际要求,文章主要对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模块化教学
0 引言
机械加工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机械工具改变工件外形尺寸的过程,在机械加工的发展中,工业生产对生产工具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加工方式越来越丰富。在新时期职业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教师需要构建机械加工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其應用到实际教学中,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培养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职业院校需要大力推广模块化教学模式。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现状及其策略。
1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相关内容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严重影响着实际教学的整体质量,学生很难掌握教学相关内容,如在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机械加工工种比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导致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遇到很大难题。并且,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环境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导致教学设备和实际生产设备出现了很大差距,这样学生接受实训教学中,无法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实行模块化教学方式,在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实施,其基本思想将整个机械加工实训内容从加工工种方式进行分析,将其划分成更多小块,各个模块都会涉及一个工种,如车工模块、铣工模块和焊接模块,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模块内容单独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不会感觉学习内容繁多。另外,在机械加工实训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根据工种进行分类,将其形成小加工模块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有太大压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在机械加工实训模块化教学中,教师需树立“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切身感受,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以满足全日制教育的培养要求,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机械加工从业能力,培养合格的机械加工从业人员。
2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现状
2.1 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受职业院校教师条件、学生基础、学校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下降,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机械加工实训模块化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中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实训科目、教材内容有待完善,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很多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仍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系统性,但对学生实际技术操作、演练比较重视,使学生在训练和操作过程中掌握机械加工技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这种教学模式会对学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实训目标不明确、实训方式比较单一,不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有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学生无法吸收教师传授的经验,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职业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时间浪费在锉配、锯削以及划线等基础训练中,这种方式往往需要人力进行解决,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不能从本质上针对学生开展实际训练,严重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2 中职学校自身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中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训活动中,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但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资金投入不足,无法购进充足的机床,且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局限性,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导致学生无法挖掘自身的潜力,不能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实践,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3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策略
3.1 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
为了实现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注重模块教学过程探索创新,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模块教学在机械加工实训中的指导、辅助作用,不能直接套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机械零件加工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机械加工实训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严格按照教学加工实践内容进行,认真评价自身机械零件加工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机械设计创新趋势的引导,根据机械运作状态进行记录,如机械加工各部分循环点记录,引导学生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准确地记录两种方案的实际实施情况,实行机械加工实训流程,提高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避免受模块化教学局限性的影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2 合理地划分教学知识
首先,划分模块化教学知识,其本质是繁简融合的切分过程,教师在切分学科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将各项简单内容汇集在一处、各项复杂内容也汇集在一处,这样学生在后期实践过程中能够了解实训内容的实际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便利。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不能将教学内容从学科内容中进行分离,使教师在学科内容切分过程中构建关联性的学科资源模式,有效地处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机械加工实训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按照机械加工设备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全过程进行,实现机械加工实训知识的有效性、规整性,将机械设备检修、零件更换和商品加工处理等各项实训内容融合到主体环节中,确保机械设备加工实践流程的完善性。最后,在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模块教学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起来,这样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集中指导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集中化教学信息融合有利于节省教师课堂指导时间,扩大学生课堂自主性综合实践空间,提高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整体效率。
3.3 实行校企联合模式
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职业院校机械加工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职业院校现有教学模式还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机床的需求,学校需要和企业联合起来,有助于职业院校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且企业内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另外,在校企联合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避免因学生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实习中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实现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预期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院校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个击破机械加工知识内容,这样学生在时实训过程中感受不同机械加工工艺的神奇之处,使教师通过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减轻负担。另外,教师在实行机械加工实训模块化教学模式时,需要将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动手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确保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需求标准。
参考文献:
[1]王世新.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8).
[2]韩东.机械加工教学中综合实训改革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7(06).
[3]王刚.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J].四川水泥,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