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因此,课堂教学应围绕现实生活,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本文重点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希望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模块均散发着生活气息。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走生活化道路,是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课堂吸引力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主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理论知识,很少涉及现实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只能对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虽然能形成短暂性记忆来应付考试,但是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长此以往,学生感觉课堂知识枯燥无味,逐渐对思想政治学习失去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强调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出发,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增强课堂吸引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中生处于身心激烈变动的时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再加上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容易片面、极端地看待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能够结合高中生的生长特点,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提出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此外,教学生活化还应当适当构建活动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进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1】
(三)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注重教材知识与生活、时政热点相联系,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讲解《经济生活》时,教师可在课堂引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经济常识,让学生将所学经济常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在讲解《政治生活》时,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当前社会上的时政热点问题,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又能促使学生自觉关注时政热点,提高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未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未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状况,片面地制定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高大上”,导致思想政治理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大道理的硬塞,严重忽略学生生活的现实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并没有使学生得到良好的体验,学生不能感受真实的情感,只能获得一些索然无味的“高大上”的大道理、知识原理和框架。
(二)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思政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生活化,开始注重生活化情境设计,但仍然是一种灌输,只是换汤不换药,在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实例,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知识与情境相结合,依旧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真实参与生活的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学生获得的是教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生活化教学理念不符。
(三)考核与评价方式单一
受高考压力的影响,政治课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学校只注重学生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行为”养成,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能达到“知行合一”。这样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能很好地在生活中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其道德素质不高,容易出现“高智商犯罪”的现象。这是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以音乐、视频的方式来呈现直观的、生动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生活故事场景来启发学生,例如在讲解“钱货两清消费和贷款消费”时,教师可描绘一个生活场景,两个人在公园散步,一个人说:“我攒了很多钱,终于买房子了。”另一个人说:“我前几天刚还清买房子欠下的银行贷款。”通过这两个生活实例,学生能很容易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的概念。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既可以活跃课堂,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吸引力
思政教师应运用自己的创新性想法来优化生活化教学资源,提高课程吸引力,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思想政治。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矛盾特殊性”原理时,教师可在课堂播放关于“中国梦”记者采访群众的短视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梦想?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最终讲解矛盾特殊性的知识点,促使学生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如典型人物事迹和时政热点,促使学生看到思想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积极性。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生活中体验,进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外在行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一方面,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社区敬老院、博物馆等场所进行体验,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感知政治,认识到政治知识对自己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开展与思想政治相关的主题班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促使学生养成好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高中思政教师有必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俱长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2017,28(05):96-99.
[2]季良铭.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05):10-11.
作者简介:王素琴(1980.12—)女,汉族,河南省郏县,本科学历法学学士,中教一级职称,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