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楼梦》由于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庞杂的诗词以及“真事隐,假语存”的语言风格,令很多人“望而却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红楼梦》的传播方式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出现了新的转变。随着微信、音频类APP、小程序等的兴起,《红楼梦》的传播方式也开始迎合现代的碎片化、娱乐化、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在方便人们理解读本内容的同时,也有过度娱乐化的危险。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红楼梦》;古典名著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221-03
一、背景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关于《红楼梦》的探讨不仅局限于八十回后的人物故事,还有由《红楼梦》延伸出的人际交往、女子品行、养生、美容、服饰、饮食等话题。《红楼梦》也衍生出了一门学问,即“红学”。
《红楼梦》的传播最早源于手抄本,称为“古本《红楼梦》”,现有的古本《红楼梦》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10多个版本。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红楼梦》最初的流传范围并不甚广。加上《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红楼梦》的传播环境最初一直囿于“精英群体”。
二、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红学传播
(一)戏曲电影
1924年,戏曲电影《黛玉葬花》被搬上荧幕,该电影由京剧大师梅兰芳创作并主演。戏曲电影将传统的戏曲艺术和西方的电影艺术结合起来,一方面迎合了中国受眾的喜好,另一方面利用西方的电影艺术,提高了戏曲的影响力。
随着制作体系和戏曲影视剧体系的完善,《红楼梦》的戏曲电影也越来越成熟。饶道庆[1]研究发现,1924 年至 2003 年,全国据《红楼梦》改编的戏曲电影有 11部。在这11部电影中,最著名的是1962 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越剧《红楼梦》,其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的几个点场次,在民间广为流传。
戏曲电影多选自《红楼梦》的经典桥段,如“黛玉葬花”“黛玉焚稿”“宝黛共读《西厢记》”等,更多强调爱情的戏码,没有过多的粉饰加工。其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贴近百姓,使《红楼梦》开始“接地气”。但这样的传播形式,仅是截取了《红楼梦》的一部分,并没有将红楼梦的全貌展现出来。
(二)电视剧
截至目前,关于《红楼梦》的影视剧共有9版,其中最著名的是1987年由央视制作的《红楼梦》。
87版《红楼梦》的创作团队集合了一批大师级的顾问团队,包括周汝昌、沈从文、曹禺、周扬等。其创作团队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影视剧使《红楼梦》中的人物更加生动、立体,使人物形象不再拘泥于文字描述。《红楼梦》的多次翻拍也引起了社会热议,人们将各个版本的翻拍加以对比,与原文对照,形成了全民“红楼”热潮。影视剧的创作从侧面提高了《红楼梦》的影响程度,使其更加亲民,而不再囿于精英阶层。
但与此同时,由于影视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会将林黛玉等同于陈晓旭,将贾宝玉等同于欧阳奋强,将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化,从而固化了人们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想象。
(三)讲坛红学
大众传媒介入学术研究的方式,最初仅为报道学术成果、学术打假,新媒体时代后则出现了以大众媒介为载体进行学术传播的新形式。有关《红楼梦》的电视文化节目中,影响最深远、辐射面积最大的当属《百家讲坛》。[2]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央视就曾邀请一大批《红楼梦》研究者于北京大观园中做有关《红楼梦》的主题系列讲座。至21世纪,在新时代的媒体发展与推动下,有关《红楼梦》的讲座开始走向荧屏。2005年,《百家讲坛》播出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讲座,他对秦可卿、蒋玉菡、北静王、妙玉等人的大胆剖析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秦可卿抱养之谜》《秦可卿生存之谜》《妙玉排序之谜》等,刘心武对《红楼梦》的揭秘,以及对人物命运的猜测,成为了讲坛红学的新风潮。讲坛红学不再止步于对《红楼梦》的学术说教,更多是通过《红楼梦》的蛛丝马迹,对《红楼梦》进行探秘。“抱养之谜”“身世之谜”“热毒”等字眼开始出现在讲坛红学的标题中,迎合大众的好奇心,新奇而有趣,不再是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红学传播
(一)广播类APP——以喜马拉雅为例
步入新媒体时代后,广播类APP兴起,不同于传统媒体下的广播电视台,喜马拉雅FM、荔枝、蜻蜓等广播类APP的有声产品资源更加多元化。一方面有声产品资源可由专业人员生产,另一方面非专业人员也可在APP上注册账号,发表自己的有声产品。
在喜马拉雅FM上,搜索关键词“红楼梦”可出现4612个产品。除了有声书,还有儿童、人文、历史、情感生活等类的《红楼梦》有声产品,种类多样,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相关《红楼梦》的话题也更加丰富,例如“《红楼梦》生活关系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等,也具有不错的播放量。
“《红楼梦》全本有声剧”于2019年1月推出,目前已累计有1266.7万次播放量,共推出267期。其由《声临其境》评审刘峰、著名演员张国立、台大教授欧丽娟共同打造,由乔榛、曹雷等著名配音演员配音,栏目分为有声剧、解惑和精讲三个板块。
其中有声剧为各位名家配音演绎,配以精彩的音效等,力图达到“听电影”的感觉。其有声剧板块每篇约为20分钟。其对《红楼梦》原文也稍作了删改,例如《红楼梦》原文第三回题目为《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而栏目则改为了《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这样更容易理解的题目。该栏目的制作团队和配音演员,相较于其他栏目更为专业,区分度较高。
但该栏目的收听率自开播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从第一期有声剧的65.2万播放量,到后期,每期仅有1万~2万的播放量。在前100期中,《凤姐协理宁国府,女强人的管理之道》《同名同貌趣事多》《不才之事是什么事?》三篇,播放量有明显回升。“女强人”“同名同貌”“不才之事”等字眼的出现,相较于《贾府中的辈分》这样的标题,更容易吸引受众、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除了关于《红楼梦》的有声产品,喜马拉雅FM还推出了“趣配音”栏目,通过截取87版《红楼梦》、2010年新版《红楼梦》中的经典桥段,让人们参与配音。用户配音后还可以评论、转发,增加了《红楼梦》的参与感,提升了趣味性。
(二)微信——以“红楼梦学刊”公众号为例
2014年,《红楼梦学刊》创办了“红楼梦学刊”微信公众号,截至2018年12月,订阅用户已达8万余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1.作者。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6月10日,“红楼梦学刊”共发布了71条消息,其中原创57篇,转载6篇,广告8篇。其作者包含红楼梦学会成员、大学中文系教授等专业人员,也包含其他非专业爱好者,其中红楼梦学会成员、作家和编辑、中学教师的投稿人数所占比例较大。
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公众号的投稿打破了专业壁垒,只要出于对红学的爱好,无论是否为专业人员,均可以向公众号投稿。“红楼梦学刊”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并非学术类文章,多为作者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和品评,简单易懂。不同职业对红楼梦的关注角度也不尽相同,红楼梦学会的成员更多从《红楼梦》的文本细节出发进行品评,而中学教师和作家则更注重人物分析,业余爱好者则多为发表感想或从茶文化、儿童观等与自己生活、专业相关的角度出发。供稿人职业经历的多样化,为《红楼梦》的品评提供了新的角度。
2.文章内容。除去广告,从2019年3月1日到2019年6月10日,“红楼梦学刊”共发表有关《红楼梦》的文章63篇,涉及人物51位。在這63篇文章中,阅读量排名前十位(如表1)的一方面是针对“人物关系”“判词判曲”这类大众对红楼梦中存在困惑较多的话题,另一方面主要是人物评析。评析的人物并非宝黛钗、王熙凤这类话题度较高的人物,而是璜大奶奶、贾雨村、倪二这类出场频率较低的人物。
在这63篇推文中,除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主要人物外,还涉及王善保家的、林之孝、傻大姐等人物,还有作者以《〈红楼梦〉中四位“未见其人、却有其名”的女孩》为题,写了茗玉、傅秋芳、真真国女孩、慧娘4名在书中仅被提及过名字而未出过场的女孩,以“小人物”入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期刊文章追求的更多是学术价值,而公众号文章追求更多的是文章的影响力。《红楼梦》在微信中的话题,相较于学术论坛,更“接地气”。“新鲜”词汇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使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创新性,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互动小程序
步入新媒体时代,媒体和受众的互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科技的推动下,不同形态的《红楼梦》相关产品也相继产生。
喜马拉雅FM以《红楼梦》影视剧的片段为素材,让人们通过配音参与到《红楼梦》中;“红楼梦擂台”让读者回答有关《红楼梦》的相关问题,从人物到诗词,涉及《红楼梦》的方方面面,读者闯关成功后获得积分,最终可换取红包;“金陵红楼梦生活馆”以红楼梦为主题,售卖酒水、食品和养生类药品;腾讯动漫则推出了多版《红楼梦》相关漫画,用诙谐幽默的画风和语调,以《红楼梦》为原型,进行了红楼故事的再创作。
《红楼梦》的相关互动程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配音、漫画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使《红楼梦》不再仅限于书本,更符合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通过多种形式,让人们了解《红楼梦》的相关人物、情节、知识。
与此同时,《红楼梦》互动类小程序的开发,有过度娱乐化的风险。小程序中对《红楼梦》的情节都有所改动,对《红楼梦》中诗词歌赋、人物关系等内容的过滤,使其失去了《红楼梦》本身的文学魅力,而仅仅是作为《红楼梦》的知识普及,让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关注、接触《红楼梦》,不能完全替代《红楼梦》读本。
四、新媒体时代下《红楼梦》的传播特点
(一)信息量大,自主选择性强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借助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传播优势,通过微信、网页、微博、知乎等,人们可以针对《红楼梦》的各类问题进行搜索、查询和下载。
关于《红楼梦》的题材也不再限于影视剧、戏曲、讲座等,音频、图片、漫画、游戏等的出现,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自行选取《红楼梦》的相关产品。海量的信息源,给了用户更多自主选择权,也为同类产品带来了竞争压力。同时电子媒介虽然呈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但并没有完全取代印刷等传统媒介,而是使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实现高度融合,为《红楼梦》的传播增添了新的方式。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使得《红楼梦》的传播在当代更为广泛和普及。
(二)碎片化
传统意义上对优秀典籍的深度阅读是指细致地研读,对重要的内容进行反复阅读,逐字逐句钻研,深入理解重要章节及语句。在新媒体所打造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下,受众的审美趣味和阅读趋向发生了转变。随着移动端的兴起,受众更倾向于快速、碎片化的阅读。
《红楼梦》中人物关系复杂、有较多文言内容,并不适合这种碎片化的形式。因此无论是推文还是小程序、喜马拉雅FM,都会选取《红楼梦》中的片段进行加工,帮助人们理解《红楼梦》,更加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性。一方面可以使受众通过碎片化时间从多元的角度理解《红楼梦》,另一方面没有看过《红楼梦》原著的人,也容易受到作者观点的影响,断章取义。
(三)UGC实现产品多样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影视作品、讲坛、戏曲都有红学专家的参与、监督和制作,更具有学术性。其内容多聚焦于对《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剖析以及对经典桥段的影视再现。在新媒体时代,各类APP、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为《红楼梦》的解读增添了新的可能。
在微信平台的推送中,由于投稿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生产者更加多样。关于《红楼梦》的推文,会更多聚焦于小人物,而非红楼梦中经典的“金陵十二钗”形象。上至小姐、夫人,下至仆人、戏子,均有人为其作“小传”。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角度,也从传统的服饰、历史、生活习惯等拓宽到了贫穷的意义、儿童观、恋爱观、管理方式等现代理论,对《红楼梦》的解读更加多样、具体。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出现,打破了《红楼梦》“精英传播”的壁垒,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四)互动性强
互联网突破了传统传播学意义上的传者和受者的身份限制,为实时交互式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方面,关于《红楼梦》的各个专題都设有相关的网站论坛,另一方面,各种小程序的开发也为《红楼梦》的传播增添了参与性和趣味性。通过答题、配音等形式,参与者可以身临其境,更好地了解《红楼梦》的细节和魅力,加深对《红楼梦》的了解。
互动游戏的开发,既符合大众碎片化、娱乐化的媒介使用习惯,也贯彻了我国“弘扬传统文化”的政策方针。其试图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红楼梦》“世俗化”,从而达到亲近大众、打破学术壁垒、赚取流量的目的。
(五)对《红楼梦》的再创作
《红楼梦》漫画,为《红楼梦》开辟了新的再创作平台。腾讯动漫中推出的《红楼梦》系列漫画,是建立在作家对《红楼梦》的理解的基础上,对《红楼梦》的戏谑化处理。作家会在其中加入自拍杆、精灵等现代漫画元素,以期能更好地诠释书中的情景,另一方面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红楼梦》的再创作产品受众主要为年轻人,符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与此同时,《红楼梦》在再创作的过程中,失去了文本原有的内容和内涵,脱离了文本本身。
(六)小结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最初,《红楼梦》的传播仅限于精英阶层,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红楼梦》相关的影视、戏剧类作品将《红楼梦》中的人物立体化,从而使得人物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红楼梦》的传播突破了精英阶层的限制。步入新媒体时代后,与《红楼梦》相关的音频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相继兴起,为《红楼梦》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同时,用户逐渐成为了生产者,拓宽了信息渠道,增加了剖析角度。
五、结语
由于碎片化、娱乐化的社会环境,《红楼梦》的传播也逐渐变得更趋向于碎片化和娱乐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失去了《红楼梦》文本的完整性和文学性。对《红楼梦》的再创作完全颠覆了文本原处的设定,有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1] 饶道庆.论《红楼梦》电影中的戏曲因素[J].红楼梦学刊,2007(06):256-270.
[2] 王丹辰.当代“讲坛红学”对《红楼梦》的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作者简介:巩文淼(1998—),女,山东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