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出版社编辑工作转型研究

2020-09-10 14:53:51赵明珍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视域互联网转型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在“互联网+”视域下,出版社的编辑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与时代考验和市场发展潮流相适应,出版社编辑工作亟待转型和升级。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促进出版社编辑的顺利转型。

关键词:出版社编辑;“互联网+”视域;转型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190-01

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以及体制的改革,是“互联网+”视域下我国出版社编辑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对出版社的转型,出版编辑应做好充足的准备,以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一、“互联网+”视域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机遇及挑战

(一)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在“互联网+”视域下,出版社有着更加多样化的出版内容。随着不断增加的受众需求,编辑工作的压力加大。同时,编辑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增大,有着更加多样化的编辑信息和营销途径,也有着更加广阔的传播渠道,为编辑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通过创建相关网站和平台,编辑的工作更加有效和迅速,能充分了解受众的想法,以不断优化和调整自身的工作。而营销、策划选题、加工和排版,是出版社编辑的主要工作,编辑人员需要立足于微观和宏观层面整合工作,严格把关策划工作。[1]

(二)编辑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传统的出版社基本上没有对编辑运用新技术方面的要求,而仅仅是对编辑写作能力有更多的侧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图书编辑明显缺失对新技术的了解,他们与团队研发很少接触,对整体运营和数字技术更不熟悉。由于缺失这些技术,因此他们不能适应新时代出版社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同时,出版人员技术的限制,给出版社的发展带来严重制约。数字出版方式和纸质出版印刷是完全不同的流程,若是编辑不能全面了解技术支持系统以及运营客户端,就不能推广和发布相关产品。为此,新时代对编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紧紧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含量,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三)增强图书营销意识

内容重复现象在我国当前的图书市场中普遍存在。随着人们不断增大的阅读选择空间,出版社要通过相关营销手段的运用来推销图书。为此,编辑人员在进行营销策划时,要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的特点和图书内容,注重营销造势,对适合的媒体组合和时间进行选择,做好营销工作。

二、“互联网+”视域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策略

(一)转变编辑理念与工作模式,适应“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也不断转变。而对于出版社编辑来讲,其需要不断革新观念,不断转变自身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思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就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互联网+”视域下,各种新颖的创意和多样化的信息不断涌现出来。受众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到开始主动寻找多样化的信息,由此促使编辑人员不断转变自身的思维观念,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2]

首先,增强创新意识,转变编辑理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编辑也逐渐增强了编辑品牌形象建设观念和营销观念,理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对于编辑从业人员来讲,其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打破固定的传统思维模式,将互联网经营与管理理念更多地融入其中。例如,《有趣的3D立体书:恐龙》一书是由科普社出版,就是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对3D的动画效果进行呈现,由此也对互联网时代的融合创新和编辑理念进行了呈现。编辑人员需要充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将主流信息筛选出来,做好受众的反馈工作,增强行业服务意识;不断更新编辑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出版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提高编辑工作效率,转变编辑工作模式。传统的编辑主要负责编稿加工和选题策划等,有烦琐的工作,同时要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互联网+”视域下,编辑出版领域开始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由此使编辑工作在加工和策划方面具有更加明确的分工,并促进了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例如,不断升级的电子杂志、电子书等阅读软件和图片的编辑与排版工具,使编辑工作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因此,编辑从业人员需要积极建设互联网平台,不断开拓和创新编辑模式,丰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信息辨别能力,以此促进自我编辑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增强责任意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做好图书和杂志的出版工作,是编辑的主要职责,而这一过程与编辑人员的工作态度、知识储备和工作水平密切相关。编辑的工作就是编辑和挖掘新闻,再向受众传播,在此期间,需要严格审核信息资源,对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保障,以免对受众产生误导。在“互联网+”视域下,信息的发展趋势为碎片化,大量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受众缺乏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误导。由此,编辑需要明确自身的職责,做好信息的筛选和辨别工作。[3]

首先,编辑人员应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基本素养。在对信息进行审核时,编辑人员需要保障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通过有效整合信息,为新闻语言的严谨性和客观性提供保障。其次,编辑人员要做好把关工作。“互联网+”视域下,编辑工作人员承担着“把关人”的职责,应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选择有价值的正面信息,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编辑人员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好细节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为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在“互联网+”视域下,编辑人员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正确的职业观,与时代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三)积极整合信息资源,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

传统的出版业尽管受到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时代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就是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这既是编辑工作的深层次突破,又是工作模式和思想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所以,编辑人员应及时把握信息发展动态,对受众需求充分了解,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4]

首先,编辑人员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优势互补。编辑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而是通过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例如数字报、手机报等方式,大力传播正能量和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多元化传播,其中涵盖开发软件和创建网站等。同时,编辑人员还要对受众的反馈机制和互动平台进行完善,密切联系受众,创新发展渠道,由此促进出版物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其次,为实现不同资源的有效共享与共赢,编辑人员应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对那些优质的书籍和刊物进行选择,开展网站的上传工作。[5]同时,编辑人员还要密切联系编辑、读者和作者,对更多潜在的读者群体进行挖掘,增强彼此间的交流,在最大化地满足受众阅读需求的同时,还能促进编辑水平和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以实现三者的共赢。

三、结语

在“互联网+”视域下,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应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寻找与互联网的融合途径,实现自我的转型与升级。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应增强创新意识,及时转变工作理念,优化与调整编辑技术,促进自身专业素养和编辑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还要推进数字化媒体建设,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相关资源的整合,使“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业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孙博.“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8) :81-82.

[2] 霍雅楠.出版社编辑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J].科技风,2018(21):207.

[3] 赵冬.论编辑工作的职业道德[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04):44-46.

[4] 胡茂永.“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J].视听,2017(12):213-214.

[5] 章可.互联网+环境下的出版社编辑工作转型路径[J].传媒论坛,2019,3(20):203.

作者简介:赵明珍(1973—),女,云南昆明人,副编审,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

猜你喜欢
视域互联网转型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