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食俗在幼儿园大班食育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2020-09-10 05:53:43陈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大班实践研究幼儿园

陈明

【摘要】自远古以来,中国人就精通耕种,二十四个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有的文化遗产,在阶段性反馈并积极指导农事活动的时段,影响了数千个家庭的特殊饮食习惯,穿衣习惯,住房和交通习惯。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随时随地影响着人体的规律。因此,幼儿园班级要根据节气和饮食习惯开展饮食活动。提供特定的成分的健康食谱,以帮助孩子根据节气的特征进行身体的锻炼,注意日常生活和食物变化的过程。鉴于此,本文将探索在创新中,在发展高素质人才方面,食物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节气食俗;幼儿园;大班;饮食教育活动;实践研究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创造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伟大的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完全捕捉了五千年的中国人文精神,民俗风情,自然科学,教育思想,自我修养和管理,历史的兴衰等等。历史的发展凸显了华夏人民的智慧, 激发了华夏儿女感动和自豪之情。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关键阶段,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正确的食育有助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此外,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我国在饮食养生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理论。节气养生便是传统饮食文化的结晶,蕴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体现出自然和谐的人文理念,也是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遗产。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幼儿启蒙阶段就学习正确的饮食行为。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自然会对于未来的身心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幼儿进行食育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是短期内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长期经验的结果,教师必须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让孩子们爱上它并自觉弘扬它。因此,教师要根据饮食指南和教育指南中针对于健康领域的核心教育理念,营造传统文化环境领土,为学生搭配科学的食谱,根据营养学以及每个幼儿的现实特点调配专门的饮食。同时,根据幼儿健康核心理念的饮食准备,不仅仅是幼儿自己的学习内容, 还应该是家庭成年人为幼儿所提供的健康饮食协同学习内容,根据节气和气候的特征变化,选择具有更强可操作性的新鲜食材,既可以让幼儿了解到食材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可以感受和热爱美食,有效的纠正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例如,在春季不同的节日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搭配不同的食谱,比如在立春时让幼儿多吃绿色的瓜果蔬菜,通过新鲜蔬菜增加学生身体所需的营养。在雨水时节让幼儿多喝粥, 春分之前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春分时节多多食用高蛋白质食物,清明时节采摘野菜,谷雨时节饮茶烹茶,引导幼儿进行不同时节的观察,这些健康的饮食观念将会伴随幼儿的成长,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二、举办传统节气养生食育游戏,增加幼儿对食育养生的了解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积极地举办传统节气养生食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食育养生的兴趣,还可以增加幼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例如,教师可以首先为幼儿播放视频和讲解关于传统节气养生的知识以及各种食物的特性等内容,然后分发各种游戏道具,开展“美食街”的角色扮演类游戏,让幼儿作为扮演美食的制作者以及店铺的老板,为扮演顾客的幼儿讲解特色美食的由来以及养生的详细效果,推销自己制作出来的事物。这样的游戏无疑可以增加幼儿的感悟和理解,并且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家园合作的活动,为幼儿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为幼儿创建积极、健康的食育环境,保持营养的均衡和饮食的健康。

三、结合幼儿健康教育经验,拓宽传统节气养生食育活动途径

幼儿园食育的最本质目的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传统节气养生文化的深入应用则拓宽了现有的食育活动内容。这需要在实际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合理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气,结合幼儿健康教育经验,对食育活动途径进行创新和完善,保证食育活动的高效展开。

例如,在传统节气养生文化影响下对幼儿展开饮食教育, 不一定要严格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进行,可以挑选出有特色和针对性的几个节气展开,将传统饮食习惯和行为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幼儿园食育活动中。无论是腊八粥、除夕饺子还是春饼以及春卷等食物,都需要进行合理的食材搭配,逐渐纠正孩子的偏食和挑食行为。

四、增强传统节气食育生活化,增加幼儿对食育养生的感悟

传统节气养生文化源自于生活实践,因此在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强传统节气食育活动的生活化。例如在幼儿的餐前播放自制的美食视频,尤其是关于传统节气变化以及相应的美食。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食欲, 还可以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气养生文化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食育活动中,可以播放二十四节气美食图谱,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纪录片和图像等,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气养生文化的厚重以及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增强幼儿对食育养生的感悟。

五、幼儿园可以通过让幼儿亲手实践,引导幼儿感受节气食俗和美食文化

每种食物的生长内化都是在一年内的不同时间进行的, 孩子们在不同节气的条件下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食物中的人文主义,以及父母不同天气种植食物,烹饪食物的艰辛过程,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和体验去体会烹饪食物的紧张,并不断了解不同季节生产出来的食品是不同的,学会根据节气以及季节的不同准备不同的食物和食材,挖掘当地美食,享受参与到传统美食资源搜集环节的乐趣。了解多元化的美食文化以及美食活动是幼儿掌握食欲活动内涵的基础和途径,结合对不同节气不同美食的理解,会鼓励孩子养成直观的健康饮食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谷物的生产,在秋天的阳光下,通过挖土豆和剥花生皮,以及制作粗粮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促进幼儿科学知识和动手能力的齐头并进。

六、开展户外参观和农艺活动,让幼儿了解节气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户外活动的开展也是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园食育也可以通过户外参观以及农艺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充分了解节气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春季万物复苏,也是植物种植和生长的关键时期。从立春、雨水、惊蛰再到春分、清明和谷雨,都是幼儿体会植物种植的良好时期。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参观黄豆和大豆的种植,增加幼儿对豆腐和黄豆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春季则是需要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均衡,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绿色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证幼儿的营养均衡。

七、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节气养生对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和饮食观念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保证了幼儿成长过程中所需营养的均衡,降低幼儿生病的概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需要注重传统节气养生文化内涵的挖掘与食育活动之间的结合,多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加深幼儿对节气养生和饮食之间的关系了解,逐渐引导幼儿在生活实践中保持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吴勇真 , 郭莉莉 . 浅谈“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大班的应用 [J]. 科教文汇 ( 上旬刊 ),2017(7):125-127.

[2]李欢 . 浅谈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发展 [J]. 文化产业 ,2018(24):46-47.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程幼儿园

猜你喜欢
大班实践研究幼儿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幼儿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3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17:5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