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2020-09-10 05:53:49曾清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曾清华

摘要:在进行文化信息传递的教育历程中,语文学科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语文是帮助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知识,汲取历史文明信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主要学科。最近,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又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将其融入,能够实现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基础教育当中,引领学生学习中华经典文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意义研究

文化的诞生与演变,彰显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内涵与社会发展,是国家与民族间灵魂的符号。而我国的语言文字是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一步一步演进与传承下来的,是我国人民心血的凝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我国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每一代后人都将反应人民生活与追求的经典文学记录下来,蕴含着我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环节,能够有利于经典文化的继续传承与发扬,帮助小学生认识中国经典国学的魅力,熏陶学生们的文学兴致。本文围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重要性展开分析研究,提出具体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1.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目标就是要提高每一名小学生的文化程度与识字水平,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夯实识字基础,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尤其在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获得的学习知识,将会影响其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在小学语文阶段实施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认识更多更丰富的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与诗歌,使学生们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文字表达的魅力,并且还是扩充学生的文字记忆量,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识字水平。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教学任务。因为小学作为学生们的基础学习时段,在此时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展开。并且,我国经典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在创作结构与词汇用语方面都有着顶尖的水平,学生们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汲取到其中的养分,来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经典诵读活动中窥视经典文化,提高自身能力。

3.陶冶学生文学兴致

在经典诵读的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语文教师的指导,能够使学生们在良好的诵读氛围中倍享经典文学的滋润,通过经典的熏陶,促使学生们养成优良品质与道德素养。同时,我国经典文化形式多样,浓缩着我国历代人民的优秀思想与精神内涵,在咬文嚼字的语言运用也颇有造诣。学生们在通过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文字的阅读进入到文学世界当中,徜徉于文学海洋,使学生逐渐产生兴趣,陶冶学生们的文学兴致。

二、关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设立经典诵读课堂,营造文学氛围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没有被埋没和抛弃,而是被一代一代龙的传人继承与发扬下来。况且,不是任何在历史文明诞生的作品都能被称之为经典,而是要能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反映社会现实,文学性与艺术性并存的作品,才能被传颂为经典。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们一同进行文学经典的诵读环节,为学生们专门设立经典诵读课堂,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文学氛围。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课本的作品也都是优秀的经典作品,在小学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们从课本中的经典作品开始读起,一步步培养学生们的诵读兴趣。比如《七律·长征》、《浪淘沙》、《西江月·夜行黄少道中》、《回乡偶书》等等。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课本中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们进行诵读,培养学生们基础的语感,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去品味这些诗文所表达出的精神思想,品味文学的滋味。

2.丰富诵读活动模式,增强学生兴趣

在小學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若想发挥经典诵读的最大作用,就要及时端正自身的教学观念,丰富经典诵读的教学活动模式,使学生们都能够对经典诵读活动产生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诵读活动当中,进而绽放出文学的光彩。同时,单一枯燥的经典诵读活动模式是不利于心思活泛的小学生学习的。所以,在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发展意愿与学习现状,设计出能够让学生们产生兴趣,并且氛围浓厚的活动模式。

比如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碎片时间与课余时间,让学生们自由的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诵读,还可以让他们结成互助小组。使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一起体验经典诵读环节。比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中的经典诵读时,几名学生选到了《游子吟》、《天净沙秋思》以及《游园不值》这几首诗文。教师要在一旁不时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们融入感情的去诵读。例如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的诵读与理解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们充分理解诗意。

3.拓展课外阅读,充分展开经典诵读

在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固然可以利用课本教材进行展开。但是课本主要作为学生们进行学科学习的教材,其中所包含的文学经典还是不够丰富。所以,教师要为学生们拓展课外阅读,为学生们制定经典诵读篇目,让学生们能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书籍与诗文进行诵读。在课外阅读的活动中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智,充实学生们的黄金学习时期。

在课外阅读篇目的选择上,教师也要注重与学生学习状况的结合,不能选择超出小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太多的诗文篇目。但是也要在基础的篇目上稍微增加难度。比如经典中的经典《诗经·关雎》、《诗经·蒹葭》、屈原的《橘颂》、《木兰辞》、《端午》等等。其中不仅涉及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必学篇目,还有初高中的篇目,能够让学生们通过经典诵读的活动来展开巩固与进阶式的学习。阅读本就是积累的过程,通过充分展开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便能培养学生们高尚的文学修养与人文素养,让学生们有着博古通今的阅读基础。

三、总结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与中华经典同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融入经典诵读教学环节,让经典文学烙进学生们的骨血中,成为少年君子!

参考文献

[1]刘红霞.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No.49(13):178-179.

[2]张道湖.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7,000(008):112-112.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51:37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9:02:21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