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习惯

2020-09-10 03:53梁未唯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美术传统文化

梁未唯

【摘要】古典、民族、民间,是我们最本土的文化自信来源,同时离不开“传统”二字。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当代进步的支撑,也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根基。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艺术经典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综合能力。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不止于单纯的绘画技能学习,更是我们精心生活、乐观自信的绽放着生命之光。透过一幅美术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文化和社会气息。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提升学生审美文化素养,彰显文化之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人之初有许多的一致性,人类最早的文明也是如此。中国文化从原始社会开始,从象形文字到线性绘画,始终保持着原始线条的韵味,包含了几千年文明的全部内容。历史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和保护,然而当代是我们能参与的,图片不同于文字,它可以直击心灵。美术作为一种情感符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艺术类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教育。小学是学习美术知识的关键和起始教育时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更是一种习惯。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同时,不仅要学习绘画知识,也要大力挖掘文化内涵,让学生从中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艺术情感和审美价值。

一、在教学备课中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发展历史中积累演化而来的,只有深刻了解美术历史的渊源,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美术教育作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载体,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历史、经济等相关知识,应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环节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备课是教好课的重要前提,是基础环节,也是一种教学艺术上再创造的过程。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通过备课,在具体研究和掌握美术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应透彻了解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与技巧、学习态度和方法,以便更好的把控教学节奏,准确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教师可将导入环节巧妙引入传统文化内容,并悄无声息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正添加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使学生感受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在向学生讲解历史背景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及文化素养,并将此作为备课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透彻分析了解,大量搜集素材,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文化内涵。最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新理念,做到既要回归传统,又要面向未来的双重意义,真正落实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明确指出学生成长的方向及文化素养的情况,从而提高传统文化与美术学科的交叉性。只有让学走进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创作有深度的美术作品,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二、依据教材提取传统文化元素

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场所,美术教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是从视觉和图像角度,对学生平时生活中零星分散知识点的系统整合,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整体反映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美术鉴赏、创作、认知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小学美术学科教材编排合理,涉及美术知识及作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思维过于固化,往往存在着忽略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合,并没有深入研究其内在文化意义与历史,无法在美术课堂中较好的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因此,有效地在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需反复审视并结合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思维发展规律。

如《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一课,教师可对教材内容充分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元素,从而逐步落实对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从教材的知识安排中可看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了解線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体会黑白对比的形式美感,通过实践感受其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传统民族蜡染引入课题,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线描的民族传统文化差异,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感教育。

因此,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小学美术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真实有效、灵活多样的进行教学,并通过作品的欣赏和知识的引入与拓展,使学生了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感受美术中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

三、结合现代媒体多维度构建传统文化

在多元的发展时代,要更加注重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传承,从中汲取灵感和源泉。美术文化的底蕴有时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实物往往又受制于条件的局限难以真实地呈现在课堂中。美术是具备视觉艺术的一门学科,其作品种类繁多,涉及古今中外的传统文化,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提高美术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简单地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呈现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有效地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展示课程内容,运用色彩、形象、声音等手段表达情感,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想象。

例如,在《飞天(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巧借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逐步实现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渗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展示古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随后,教师再结合破损的壁画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增强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课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家长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或运用多种网络途径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如今,教师可透过互联网搜集各种有代表性的画作、视频等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新颖的形式将创作背景与历程告诉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发的传承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

四、跨学科融合传统文化

文化不仅仅是艺术、历史和文学还包括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所有智慧传承,这包括思想、音乐、政治等因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美术”一词原本不存在于生活,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泛指所有的艺术。美术学科具有独立性,却又与其他学科共融,学科的边界有时竟是如此的驳杂难辨。

好的教育,应当没有学科界限,但并不意味让学科知识处于混乱不成体系的状态,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露痕迹的综合学科知识,以创造文化情景。例如《会动的线条》一课中讲解到叶片上的叶脉时,借助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中对柳叶的描绘引发学生联想,将接触到的文学知识串联,用不同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对学科知识、传统文化有更加丰富的理解。

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传统理念,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体现。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应时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水平,积极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后并转化成简洁直白的内容讲述给学生。随着美术教育的不断改革,着重强调课程的人文性和跨学科融合,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与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同时,要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自身的情绪和魅力带动学生的感受,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层出不穷,教师和学生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时代。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基本、持久的力量,是教师开展教学的精神文化内涵。美术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不仅是立足于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更应注意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使学生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创作出贴近生活、有气息感、符合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在现代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转换教育观念,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教学中,促进美术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效地整合,唤起对文化传承的参与性和现实性。

参考文献:

[1]高秀萍.淺谈小学美术教育的三个环节[J].才智,2016(21).

[2]王玮瑾.在美术课堂中渗透本土民间美术内容,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

[3]陈强英.以针代笔,以线晕色——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开发[J].基础教育课程,2019,(12).

[4]童娟.基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教育改革,2016(01).

[5]孙济生.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4(10).

[6]龙厚强,任庆薪.谈新时代的基础美术教育[J].美术大观,2008(05).

[7]张坤.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王晓红.合理使用,殊途同归——浅谈关于美术教材的使用[J].中国美术教育,2008(02).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美术篇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