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2020-09-10 03:29:17段思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段思钰

摘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带来了基础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基于师范教育的概念无法满足现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逐步从知识的转移转变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生活化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加快了学生对语文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认知,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更有兴趣而且更容易理解语文的含义,从而学习好语文。认识到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语文的乐趣。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基础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越来越重视生活导向的教育,教师希望通过将学科教育和生命导向的教育相结合来缩小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始终将自己的语文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因此,作为基础语文老师,老师们必须结合语文课本和生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将充分感受到面向生活的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并将更加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

一、语文老师需分析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

在当前的基础语文教育中,不难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而且很多时候单子的运用能力不是很熟练,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写作是要表达学生所看到,听到和思考的内容,以及在语言上有价值的内容。写作教育不能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读写能力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的问题,例如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课外阅读不足,没有话题或写作不足。第二是老师的原因。过时的教育概念,对模棱两可的意识的理解,教育中缺乏一致的教育标准,教育不足。根据上述问题,通过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基础语文写作教育课程,尤其是改善学生的实践行为。

每个国家都立即将“核心素养”引入了教育,但是核心素養的水平因各国情况而异,但是中国拥有超过9种核心素养技能,这与核心素养技能的本质背道而驰。为了更准确地总结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技能,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欣欣等建议将语文的核心素养技能总结为语言使用和构成,思维发展与提高,审美欣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我们通过实践塑造抽象概念,并通过可操作性培训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同时,钟其全教授指出,“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直接教授,而是通过在问题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实践来进行。在这里,随着语文的核心读写能力从器乐到人文主义的加深,写作教育的真正实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创造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生活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校生活充满活力和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造学生的生活条件,来吸引学生在上语文课时对语文产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探索欲望。在教育环境中,学生可以轻松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换为直观的印象,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理解文章作者所要阐述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生《灯光》的课文时,课文中描绘的战争内容与小学生相距甚远,因此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老师可以想象生活场景和文章的含义。这位学生说:“学生们现在正坐在教室里,那里有明亮整洁的窗户。电照明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所以突然没有了照明?学生们会怎么做?如果在生活中,没有灯光、蜡烛和手电筒等一切照明设备学生们会思考自己的生活状况,学生们深刻地意识到这篇文章中革命烈士的理想背后的故事。珍惜奉献的无私,伟大和美好的生活。

(二)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方式方法的背景下,小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阅读教育,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小学学生的知识视野,文化素养和技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基础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文字内容扩展知识面,发展更加多样化的生活化阅读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语文的魅力并丰富学生。学生的阅读经验可以提高对生活中的一些认知和利用到书中所说的一些生活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融入社交生活,学习语文

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包容性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活动交流机会,来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因此,教师的教学应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中。例如,在学习了5年级的人民教育版《鸟的天堂》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型导游的活动,让学生回家并通过导言向父母介绍课文内容,并录制小视频。通过此活动,大家选择了最佳的小导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个例子是让学生进行社交研究活动以发展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为学生们的写作打下基础。

结束语

基础语文教育采用生活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是能营造舒适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加一些老师组织的语文活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授课质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思考,观察,表达语言,运用知识并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佚名.生活处处皆语文——谈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4).

[2] 陈惠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7(79):32-32.

[3] 殷毅.基于语文学习力培养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7):94-94.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亦佐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