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赟桢
【摘要】随着教师对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愈加丰富,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愈发重视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这也是赏识教育成为备受教师关注主题的重要原因。教师发现赏识教育对于从根本上推动教学发展具有極为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推动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本文中笔者从“因材施教为主,保护学生自信心;利用心理暗示,树立良好榜样;帮助学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三个方面对赏识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进行详细讨论。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关于赏识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如何展开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教育活动,或者在知识教学、素质发展引导过程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确保教育的有效开展,公平、正确面对每位学生,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因材施教为主,保护学生自信心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育中的重点,要从展现学生主体性入手,确保所开展的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从实际发展来看,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水平不足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 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引导与教育,其容易出现自信心不断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从因材施教出发,及时表扬学生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时,就可以先鼓励后进生发言描述自己见到过的日出情景,从而让这部分最为缺乏学习自信心且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感的学生以最佳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这样说:“我们知道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的,但是谁能为大家讲一下自己见过的日出场景吗?小甲同学,你见过吗?说一下。”教师的微笑给予学生鼓励。在学生描述完后,教师说道:“说的非常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方式的反复应用,可以在多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后进生逐渐提升对于自己的学习自信心。提问式的互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课堂问题的深度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主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且他们的得学习体验更能得到提升。针对中等生和优秀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普通问题、考察学生基础知识记忆能力的问题以及拔高的问题,就让学生实现了均等表现的机会。这样,因材施教的提问措施,让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并能提学习自信心。
二、利用心理暗示,树立良好榜样
我们在赏识教育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教师, 要时刻注意自己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巧妙的暗示,就像一盏指明灯,引导着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小学生都非常崇拜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孩子们都会记在心里。开展赏识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差异性,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从自身自信形象建立做起,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更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给学生一个模仿的对象,期待的目标,促进学生对于自己的自信心建立。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话,自己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观察问题,体会作者的话,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的时候,教师也需要与学生同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维,当学生困惑不解时,及时找出突破口。如在学生进行阅读后,教师提出问题:“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路上的景色怎样?”当学生难以回答出具体的答案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描述内容,教师从路上观看景色开始,和学生一起重游双龙洞。直到洞外,进入双龙洞内部。这种引导方式不仅让全班学生进行了“复习”,又能为回答问题的学生以良好的体验。赏识教育就这样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为教师将赏识教育融于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经验。
三、帮助学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
如同教师能够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习基础差、反应能力不强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就可以养成学生自我总结、善于思考、勤于思索的良好思维习惯一样,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坚持多方面的良好学习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是赏识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最贴近于学生实际的做法。这种正面鼓励渗透到每节课、每个眼神、每个回馈中,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发现自身闪光点,从而让学生在作业当中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实现赏识教育的最终目标 。例如,教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鼓励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姿势,保持笔记工整。在独立完成课后作业,通过交谈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于所学是否可以发挥出应有作用, 作为教师而言,需要在进行正面鼓励的同时,也能很快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正面鼓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完成作业当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自信心。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坚持,更需要学生的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于思维的培养同样如此,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需要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善于总结。而学生因自身原因无法及时的思考到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教师让学习基础差、反应能力不强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从而从侧面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必要的耐心。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赏识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学生置于教学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设成为教师开展赏识教育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应当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以此为基础保护学生自信心;同时,教师应建设自身良好形象, 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学生有所喜欢、有所期待,从而在心中有所盼望,期待自己的成长。同时,教师还应从具体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对自身有自信心成长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邱怀英 .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J].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14(12):87.
[2]王平 . 赏识教育与自信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结合[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1):154-155.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白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