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鹏
代换法是指利用知识间的关联性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从而转化数学关系,提高解题效率的一种解题方法.常见的代换法有等量代换、变量代换、三角代换、比值代换等.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代换法,提升解题的效率.
一、运用等量代换,简化解题过程
等量代换是指通过挖掘题目中暗含的信息,用一些量去代表另一些量,把题目中的已知数学关系转变成简洁明了的数学表达的方法.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题目中涉及的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将各种繁琐的关系用简单的量表示出来,进行等量代换,再通过分析、组合等途径,得出最终结果.
例1. 一个袋子里装有6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一个编号为1,两个编号为2,三个编号为3.现从中任取1个球,记下编号后放回,再任取1个球,则两次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等于4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等量代换法,设第一次取出的球为x,第二次取出的球为y,则两次取球的基本情况(x,y)有:
学生通过列树状图发现(x,y)总共有36种可能性,而x+y=4 的情况有10种,所以得出概率为[p=1036=518].
有些概率问题要求求出一个事件所包含的所有可能性的情况,而这些结果如果用语言或者文字表示较为繁琐,用合适的量代换,不仅能简化解题的过程,还能加快解题的速度.
二、运用变量代换,转换解题的思路
变量代换是一种引入变量、转化关系的解题方式.当遇到运用常规方法求解比较困难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找出一个可以替代的变量,建立新变量与已知条件间的关系式,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公式等来转换解题的思路.
例2. 求函数[y=log12(x2+6x+13)]的值域.
解析:本题中的變量过于复杂,运用常规方法求解较为困难.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变量代替某些量,来转换解题的思路.令[u=x2+6x+13=(x+3)2+4≥4],所以这个函数可以看作是由[y=log12u] 和[u=(x+3)2+4]两个函数复合而成的,而内函数的值域是[4,+∞),以(-3,4)为最低点,先递减后递增;而外函数[y=log12u]的底数小于1,所以外函数在[4,+∞)上递减,故[y=log12u≤log124=-2],因此函数[y=log12(x2+6x+13)]的值域是(-∞,-2].
学生利用变量代换拆分了原有函数,找到了两个函数解析式之间的连接点,内函数的值域就是外函数的定义域,然后一步一步扫除了思维障碍,顺利解题.
三、运用三角代换,降低解题的难度
三角代换之所以会成为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其原因在于三角函数的性质、公式众多,规律性极强,如果能将其它数学表达式转化为三角函数,就会增加许多可供利用的条件,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学会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公式,将其它数学表达式进行代换,掌握三角代换的技巧.
例3.若实数x、y满足[4x2-5xy+4y2=1],设[S=x2+y2],求[1Smax+1Smin]的值.
解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寻找一些与三角函数相关的信息,学生就会由[S=x2+y2]联想到cos2a+sin2a=1,把x、y进行三角转换,设[x=Scosa],[y=Ssina],将其代入[4x2-5xy+4y2=1]中,得[4S-5S·sinacosa=1],[解得S=28-5sin2a;]又因为-1≤sin2a≤1,所以[213≤]
[28-5sin2a≤23],[1Smax+1Smin=32+132=8].
该解法正是根据[S=x2+y2]与[cos2a+sin2a=1]的相似性,实现三角代换的.
总而言之,运用代换法能使复杂的数学关系明朗化.教师要重视锻炼学生的分析、联想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代换法来提升解题的效率.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