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老年生活照料》课程建设实践与反思

2020-09-10 00:53:39邹伟琦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产教融合

摘要: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思路贯穿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老年生活照料》的建设实践全过程中,使课程凸显出一些新颖的教学特色,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还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服务输出,让课程建设持续朝良性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老年生活照料;老服专业;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8〕15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柳州当地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涌现(截止目前柳州已有28家养老服务企业)而老服人才缺口大的实际情况,我院走在兄弟院校之前、排除万难于2018年建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老服专业),开始与多家养老企业深度合作,搭建老服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健全多方共同参与、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在此背景下,我们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思路贯穿于老服专业的核心课程《老年生活照料》的教学实践全过程中,致力于将该课程建设成精品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老年服务核心能力。

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1]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积极主动与当地或区内的养老机构建立联系,开展行业调研,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与工作内容无缝对接。在我们的积极开拓下,目前,我们老服教研室已与柳钢仙源颐养中心、柳州安心养老院、广西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广西久元养老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广西积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喜康护养院六家养老机构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老年生活照料》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实践

(一)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组织设计

《老年生活照料》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是老服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共计64个学时,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参照养老护理员“生活照料”核心能力模块,将该课程划分为八个项目的学习内容:老年人生活照料基本认知(4学时)、老年人照护环境营造(6学时)、老年人清洁卫生(8学时)、老年人睡眠照护(6学时)、老年人饮食照护(8学时)、老年人排泄照护(8学时)、老年人活动照护(4学时)和老年人安全照护(12学时)。同时,课程内设置有三大实操项目的考核(8学时)。三大实操项目分别为轮椅转运、为卧床老人更换床单和床上擦浴。

对于理论知识,我们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导入案例,提出典型问题,由此引入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最后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归纳总结。对于实训教学,我们更多的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即让学生观看实操视频,师生共同提炼实操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开展实训,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实现教学做一体。本课程辅之以线上教学,云课堂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均含有本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有大量基于行业真实情景拍摄的实操视频,供学生课后反复观看学习。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在课程考核上,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由平时成绩考核(权重50%)和期末终结性考核(权重50%)两大块组成。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出勤(10%)、课堂表现(10%)、三大实操项目(轮椅转运操作、为卧床老人更换床单、床上擦浴各占10%)。期末终结性考核采用期末卷面考试的形式,内容涵盖老年照护相关知识、案例分析、人文思考。三大实操项目评分细则均参照由行业引入的评价标准。

(二)老服实训室建设

在柳州市财政2019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经费的资助下,经过行业专家规划论证,我们精心打造了一套建筑面积约130平米的老服实训室。该实训室集教学场所与实训场所于一体,配置有电动中曲床、移动护理车、轮椅、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压疮仿真模型、各类拐杖、洗头车、老年自助服务系统、移动搬运器、老年人助行器、上肢功能练习器、自主神经系统分析仪养老护理设备及CGA综合评估系统、营养膳食配餐管理系统等养老护理类软件系统,能满足《老年生活照料》课程教学、实训的多方位需求。实训室依据养老护理员岗位的要求为学生掌握老年照护技能操作提供仿真的训练环境,重点培养学生正确执行老年照护技能操作,为学生胜任老年照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凸显产教融合下的教学特色

1.课程教学情景化

我们的专业与老服行业对接,我们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我们的教学过程与为老服务过程对接。课堂上,学生仿照真实情景开展实操训练,在养老护理员和老人之间切换身份,学生们不仅在新颖的学习形式下激发学习热情,还能通过角色体验提升专业认同感。

2.采用校企双主体教学模式

来自医护行业的外聘教师和来自养老机构的行业专家均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我们还曾将课堂移步到广西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使学生得以在真实情景中跟随医护人员学习实操。另外,学生在备战“老年服务技能大赛”区赛和国赛期间,还得到了校外专家的特训指导。

3.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2019年10月,我们老服专业在柳钢仙源颐养中心成立了第一个老年服务工作站,我们定期安排学生下点与老人开展互动活动。自工作站成立以来,我们带领学生共计策划组织了十期主题活动,如“盘上生花”、“剪纸贴画”“元旦文艺汇演”等,深受老人欢迎。

此外,我们还聘请柳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主任医生给我们老服学生开展“孝爱大讲堂”系列活动,令学生受益匪浅。

4.三导师制育人

2020年6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来自鹿寨县久元养老公寓的副院长石俊杰先生在我们老服实训室挂牌成立大师工作室,并定期指导老服学生开展临床照护实践。目前,已经形成“校内教师”加“医护行业外聘教师”加“技能大师”的三导师制育人模式,实现了“校企共同参与教学、实训、职业考证及技能大赛”的闭环培养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三、课程建设反思

在行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努力,《老年生活照料》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起步晚、底子薄,课程建设之路还很漫长,我们决不能满足现有成绩。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紧跟行业发展,与行业紧密联系,调研、继续学习不能间断。校内教师应积极到行业参与挂职锻炼,增加行业一线经验,将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入課堂。今年,我们老服教研室顺利申报成为国家教育部1+X证书(失智老人照护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今后的《老年生活照料》课程还要参照1+X职考进行对标建设,做到课证融通。

此外,我们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服务输出。我们生产的产品就是服务,未来我们将在更多的养老机构和社区成立老年服务工作站,树立我们的服务品牌,推动课程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08):40-42.

[2] 陈卓颐,黄岩松,罗清平.行业合作模式下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0(3):23-25.

作者简介:

邹伟琦(1978—),女,汉族,广西柳州人,工学学士,高校讲师,主要从事健康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产教融合
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346”产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做法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0:13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7:24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0:13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5:28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7:51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