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已经成为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合唱作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基层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合唱队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提升合唱工作效果,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文章结合基层合唱辅导工作实际情况,探讨科学的合唱辅导工作开展策略,加强对合唱队组织工作的指导力度,结合合唱队实际情况进行曲目的科学选择,并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活动,推动合唱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群众合唱;辅导;组织
一、引言
合唱辅导工作是基层文化馆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合唱活动得到广泛的开展,合唱队的组织和辅导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提升合唱水平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良好文化活动氛围的创建和维持,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条件。基层文化机构要加强对合唱辅导工作的重视,推动合唱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要做好群众合唱队的组织工作
群众合唱是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对合唱活动进行科学的辅导是基层文化馆的重要工作内容。合唱需要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成员进行高效的协作,才能够形成较好的演唱效果。对合唱队的组建进行指导是辅导工作的基础环节,组织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文化活动效果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基层文化馆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文化活动环境,对合唱队成员的音乐水平进行科学的评判,为合唱活动的推进提供有效的基础,能够实现对成员能力水平的准确掌握,进而对成员在合唱中负责的声部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成员构成的科学性。需要成员在具备相应的音乐水平的基础上,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集体排练。在组织工作中,要对成员的音乐水平和特点进行有效的把控。为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要加强对合唱队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成员的筛选工作提供有效的条件,推动成员音乐素养的提升。[1]同时在合唱队的组建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群众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科学设计,使合唱队伍能够适应不同形式的演唱环境,为维持群众的参与热情,要对音乐素养相对不足的群众进行合理安排,在保证合唱效果的基础上,对其演唱细节和流程进行科学设计,如对音准较差的成员进行演唱安排时,可以指导其在演唱过程中尽量降低音量,以减少对演唱效果的影响。
在合唱排练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了成员的实际音乐水平进行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开展,根据音色、音调等基础情况进行声部的科学划分,保证各个声部间的平衡,为排练和演唱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成员的体型情况,将声部划分与合唱站位安排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队形形象效果。在组织工作中要对成员的排练和演出时间进行有效的协调,保证充足的合练时间。要对合唱指导教师进行科学配置,需要其具备较强的音乐素养和管理能力,具有丰富的合唱指导经验,能够有效结合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队形排列、声部划分、曲目选择等工作的科学开展,并能够结合实际的排练效果进行相关环节的针对性调整,及时掌握成员的实际情况,提升合唱效果。同时指导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指挥能力,能够在合唱过程中通过指挥动作对成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节,充分调动其情感和情绪,使合唱活动能够充分体现歌曲情感,提升合唱效果。[2]
三、要为群众合唱队选中恰当的演唱曲目
合唱曲目的选择是提升合唱效果的重要基础,辅导工作要充分结合合唱活动的实际情况,对曲目进行科学选择,对成员的音乐水平和能力进行有效的掌握,选择符合合唱队需求的曲目,并进行排练工作进行针对性设计,制定完善的排练计划,使成员能够对曲目的演唱进行高效的掌握。在曲目选取环节要转变传统的合唱辅导思路,要结合实际的演唱需求,选择蕴含较强情感和张力的歌曲,使成员的情绪和情感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动,形成对歌曲思想的直观展示,并对观众的情感进行有效的激发,形成积极的感染效果,推动合唱效果的优化。不要局限于经典曲目,要提升创新意识,对流行歌曲、具有地方特色的曲目进行合理改编,提升合唱活动的新颖性,有效提升竞争力。在曲目的选择中要充分结合成员水平对演唱难度进行有效的把握,不能为保证演唱效果而刻意选择难度较小的歌曲,容易导致效果的降低,并对成员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演唱积极性的保持。这就要求在辅导工作的开展中,辅导人员要充分结合合唱队成员的实际情况,对整体的合唱水平进行有效的掌握,进行辅导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成员的音乐水平进行有效的评判,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曲目的科学选择。[3]同时要利用考核过程,有效掌握成员在音乐素养方面的不足,制定针对性的辅导策略,明确努力方向,对曲目难度进行有效的界定,有效激发成员的主动提升意识,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合唱曲目,并辅导成员进行积极的排练,提升合唱活动的竞争力。在确定曲目后,要对曲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成员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改编,以提升曲目的适用性。同时要对声部划分进行科学设置,对各个声部进行针对性训练,实现声部发生的高效统一,并能够对其他声部的演唱进行有效的掌握,推动各个声部演唱活动的协调开展,提升成员的音乐素养水平,是曲目能够有效适应合唱队的实际情况。
四、循序渐进地对合唱队员进行演唱技巧训练
合唱对演唱整体效果要求较高,需要在合唱活动中实现声音的高效整合,并与演唱队列和现场伴奏形成有效的统一,实现演唱效果的提升。这就要求在辅导工作中对成员的演唱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使其音乐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在辅导人员的指导下达到相应的演唱水平,实现对歌曲的完美演绎。辅导人员要重視基础发声练习,使成员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声,在练习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演唱需要,从简单的单母音开始,逐步进行多母音的练习。同时要重视气息练习,指导成员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保证气息的稳定。而在演唱技巧的练习中,要结合实际曲目进行声部的针对性锻炼,要保证整体演唱效果的协调性。在主体声部的练习中,由于其充当着整体旋律的引导作用,声音需要具备较强的穿透力。而和声部需要对旋律形成有效的辅助效果,在和声过程中要重视音量的控制,减少对主旋律的干扰。而在伴唱声部的练习中,在伴唱中要展现一定的旋律性,而在和声时要注意音量的控制。在分声部辅导中要引导成员形成对整体演唱的掌握,对其他声部的表现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整体的演唱效果。
五、结语
群众合唱活动是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形式,基层文化机构要加强对群众合唱队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合唱队组织工作进行科学指导,并进行曲目的选择和训练活动的合理制定,推动合唱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覃光恒.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的辅导工作[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9(2):274-274.
[2]王树玲. 新时期群众合唱教学方法分析[J]. 艺术品鉴, 2018(17):274-275.
[3]张杨. 浅谈新形式下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 神州, 2019(13):27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