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幼教德育培养方法探讨

2020-09-10 22:37:16陈晓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幼教培养方法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在幼儿成长和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德育中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是当前德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这不仅是幼儿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从幼儿时期以德育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德育的关系,然后探究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幼教德育具体培养方法。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幼教;德育;培养方法

一、批判性思维和德育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最早是由苏格拉底提出的,它是在标准的基础上改善思维,具有合理性和反思性。当代社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逐渐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它不仅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幼儿普遍缺乏批判思维,他们没有提问和质疑的勇气。另外,道德具有调解功能,它是以批判性思维为依据的,再加上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人与人之间总会发生一些矛盾,这时信仰、和舆论以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都会发挥调节作用,调解人们的行为和矛盾,纠正错误的行为,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对于一些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要进行批判和纠正,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和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为此在德育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并将其融入到德育的各个环节。

二、德育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培养价值观念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德育是培养幼儿思想意识重要途径,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德育可以让幼儿认识主流意识,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幼儿时期,他们的思想尚不成熟,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引导,避免幼儿误入歧途,而德育就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的主要方式。其次,幼儿时期开展德育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德育教育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他们形成积极善良、诚实、勇敢的品质。此外,德育教育更加迎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幼儿时期是提高运算水平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一些信息已经有基础的理解,而强化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由此可见,加强德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幼教德育培养方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教师模范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人们践行的依据,也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发挥着的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通过教育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是幼儿可以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应该发挥模范作用,给学生做好榜样,但是近几年,幼儿园教师丧失道德的事件频频发生,如虐童、猥亵、体罚等,究其原因是幼师本身缺乏责任心,他们不热爱这一行业,更不用说发挥模范作用,立德树人。而党中央近几年也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且将重点放在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上,如提高教师待遇等,以此来强化教师的归属感,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

(二)贯彻落实理实一体模式

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借助故事、绘本、游戏来开展德育,通过故事告诉幼儿道德的真正内涵。还可以通过绘本开展德育,让幼儿在学习绘本内容的同时感受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使得幼儿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教学方式都是当前幼儿德育中普遍使用的,但是从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上来看,效果不佳,虽然幼儿具有分辨行为是否正确的能力,但是他们往往习惯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无法融入情景所以难以感同身受。为此,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可以以表演情景剧的方式来创设情形,让幼儿通过扮演其中的角色来强化幼儿的认识,便于幼儿更好的感悟道德的真正含义,从而及时引导幼儿对于不道德的行为要进行批评。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指出他人存在的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长此以往,学生的自然会形成批判性思维。

(三)发挥家庭的协同作用提高德育有效性

人才培養是一个长期的国成,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力量,仅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为此,在德育教育中要想培养幼儿的品德育素养,就要发挥家庭的协同作用,尤其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对幼儿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幼儿园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当前社会中的成年人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家长首先要认识到批判性教育的重要性,避免受负面思想的影响。比如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以德育为主题的活动,使得家长和学校在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上达成一致的意见,从而让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做一个正义的人。

(四)及时纠正避免走入思维误区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极易使幼儿产生思想上的误区,错误地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了批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事实上,批判性思维更多的是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幼儿年纪较小,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很容易片面的认为批判性思维是针对他人,因此教师在德育中应该注意这一点,把握好“度”,以德育为载体帮助幼儿建立并完善道德评价机制。另外,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变化,当他们的思想上产生误区时,应该及时的制止和引导。

(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幼儿德育要求教师要加强和幼儿的交流,通过和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便于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与德育息息相关,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比如从礼貌、排队、与其他幼儿相处等日常行为上入手,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另外,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针对幼儿的特点设置学习目标,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思维理念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一些教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认为帮助幼儿认识更多的生字、学会数数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德育教育可有可无。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不仅不符合德育的内涵,而且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所以,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对幼儿的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德育的真正作用。因此在幼儿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及时改变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强化幼儿的批判性思维,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幼儿德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和综合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德育的各个环节,以此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紫茵.浅谈对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德育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16.

[2]李晓楠.学校德育对学前教育键盘专业课程的帮助[J].丝路视野,2018,(35):56.

[3]夏蔚.培养道德素养--谈如何在幼教中进行德育教学[J].南北桥,2014,(4):180-180.

[4]华红艳.立德树人背景下重申幼儿德育问题的意义[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4):5-9.

[5]梁雅娟.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今传媒(学术版),2020,(4):155-156.

[6]邢路.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J].速读(中旬),2020,(1):176.

作者简介:

陈晓俐(1976.10-),女,籍贯:福建平和,单位:平和县新星幼儿园。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幼教培养方法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美国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26:27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9:33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