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类新闻写作方法与投稿技巧

2020-09-10 21:53李华锡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三下乡写作方法

摘 要: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新闻稿件写作与投稿经常成为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中国青年网三下乡官网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官方网站,承担着审核、编辑、发布、展示“三下乡”新闻作品的功能。本文主要从三下乡官网编辑角度出发,探析社会实践类新闻写作方法与投稿技巧,为高校师生新闻采写与投稿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类新闻;写作方法;投稿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144-01

每到寒暑假,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纷纷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同时,写好新闻稿件,做好对外宣传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笔者作为中国青年网三下乡官网编辑,在近几年编辑、审核、发布社会实践类稿件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真实性、稿件的审核发布以及新闻宣传效果。为此,笔者以中国青年网三下乡官网为例,总结6点社会实践类新闻写作方法与投稿技巧。

一、内容直入主题,不搞“穿靴戴帽”

无论是新闻写作、公文或文学写作,内容直入主题是快速表达文章思想的绝佳方式。在社会实践类新闻写作中,内容表达必须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能够真实反映出事件本身,不可添油加醋,更不能夹杂空话、套话。内容要突出主题,不搞“穿靴戴帽”,尽量减少重要性或意义的一般性论述,做到开门见山、文字精练、直入主题。

社会实践类新闻经常出现“穿靴戴帽”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文章开头部分,也就是新闻导语中。一般表现在名称罗列式导语、“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背景材料式导语中。[1]

名称罗列式导语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由多部门举办,出席领导嘉宾有多个职务,但作者将所有信息全部罗列在导语部分,使导语既啰唆又臃肿。建议将主办单位及领导嘉宾等信息精简后放在最后一段结语部分展示。

“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在写作中较为常见,表现在用一系列官话套话引出实践内容。例如,“为了迎接……,争做……”“为了贯彻落实……,推动……”,这些属于标准“穿靴戴帽”式内容,不应出现在新闻作品中。

背景材料式导语主要表现在将大段背景材料堆砌在导语部分,如社会实践中的文件精神、人物介绍、生平事迹、历史沿革、企业信息、领导讲话等。导语应开门见山,导语冗长反而会给新闻减分。可将背景材料放在主体部分或结语部分,但不宜过长。

二、逻辑顺序清晰,切莫记流水账

逻辑是文章的“主心骨”,在新闻主体写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体部分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将新闻事实铺开,讲更多的新闻故事和细节展示给读者,从而进一步突出主题,表达文章思想。

社会实践类新闻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要分清主次,先写主要事实,再写次要事实。[2]首先,所有事实内容要紧扣实践主题,和主题无关的事实要尽量舍弃。事实写作中要将事实进行分类,按照主次排列。

其次,每一个段落尽量做到具有承上启下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将新闻事实进行有机衔接,做好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新闻事实,也可以按照事件大小写。

另外,新闻写作要逻辑清晰,切莫写成日记式流水账。写日记就是典型的流水账写法,想到哪写到哪,甚至从上午做了什么、下午做了什么、晚上做了什么到第二天又做了什么。记流水账式的写作是社会实践类新闻的“忌讳”,容易将内容不分主次地胡写一通,内容冗长,应该摒弃。

三、第三人称为主,不得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写作可以使新闻更具真实性,且新闻语言更加充实,新闻写作一般要求用第三人称写作。社会实践类新闻中,除了感悟收获外,其余必须使用第三人称,不得使用“我们”“我”等第一人称用语,人物称呼禁止出现“我校”“我院”“师兄”“学长”等校内宣传稿件用语。

另外,不能抒发个人感情,不得出现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和升华语句,如“通过本次实践提升了……增强了……丰富了……”。特别是在支教和走访贫困户等新闻中,作者容易夹杂个人感情,内容矫情,事实太假,容易将大学生群体描述成“救世主”,从而脱离事实,新闻事件写成了假大空。

此外,社会实践类新闻写作也不能随意下结论。如实践过程中采访抗战老兵或是非遗传承人,容易在写作时给人物下结论,或者对主人公做的事情表示对与错、好与坏。应该将人物的事迹、故事、细节全部展现出来,如何评价这个人物则是读者的事。作者不应该将自己的感受和评价写进新闻稿件中。

四、稿件图文搭配,图片画质清晰

读图时代背景下,图片更有视觉冲击力,能够直观反映新闻事件,还原现场。恰当的配图有利于文字稿件的传播,还可以直观反映实践内容,给文稿增加美感。

在文字稿件中,至少配1张图片,全文2~4张图片为宜;在组图稿件中,应以图片为主,文字信息尽量简化,图片6~20张为宜。文字和组图稿件中,实践团队合影不得超过1张,且应放在文末。

在组图稿件中,单张照片大小要在1M以上,画面清晰,横图尺寸不得小于900×600像素,竖图不小于400×600像素,格式为JPG或PNG;图片要求画面清晰、明亮,需曝光正常、构图简洁、主体明确;图片内容、角度不得重复,不得摆拍,不得出现商业信息,不得有水印,不得随意拼贴和加贴纸,空场景不超过2张。

组图拍摄要注重特写与全景的搭配,要注意拍摄角度和画面质量,选择能够代表事件的图片。另外,特殊群体(有特殊疾病,如白血病、艾滋病、脑瘫儿童、残疾人等)眼部要打码。

除此之外,文字和组图稿件中的每张图片都要在下方注明图片说明和作者,需尽量详细说明图片内容,让读者明白这张图要说明的新闻故事。以三下乡官网稿件为例,如:图为实践队在支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XXX 摄/提供/供图。

五、侧重短视频拍摄,直观展示多彩实践

近年來,短视频异军突起,迅速成为人们了解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视频比图片更具说服力,画面更加立体丰富,且趣味性强,受到不少师生的青睐。“三下乡”时,可以注重短视频的策划和拍摄,可拍摄Vlogo、MV、实践总结等多种形式的视频。

以三下乡官网“实践视频”为例,要求画面清晰、不变形、无杂音,长度3分钟以上,分辨率不小于720×576像素,画面宽高比例为4︰3或16︰9,格式为MP4。

视频不得是纯粹以静态照片整合,整段视频中用到静态图片的时长不得超过视频的1/4长度;因涉及版权问题,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网络视频素材。视频要有一定的剪辑和包装,出现音频时要加字幕,视频边角不得出现学校Logo、团队名称等,不得出现剪辑软件名称和画面、字样。另外,投稿时,正文需要配图片一张,有图片说明,格式与文字、组图一致。

六、仔细阅读规范指南,按照要求写作投稿

“三下乡”社会实践类新闻稿件在写作前要先查看三下乡官网中最新版投稿指南,了解投稿欄目、字数、格式等要求,根据不同稿件类型和栏目要求写作、投稿,避免因为基础性操作失误,导致稿件被退,无法发布。

以三下乡官网投稿要求为例,实践纪实字数不低于1500字,标题需要控制在10~30个汉字,稿件最前方需加电头,形式为:中国青年网+地点+时间电(通讯员XXX),如: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1日电(通讯员 李明),地点为所在的地级市名称;感悟收获字数不低于1200字,内容须多于具体实践内容,需体现个人思考,写出真情实感,可以使用第一人称,不要过多引用背景资料或大段堆砌材料,不用刻意升华文章,不得写大话、空话、套话,不得记流水账或写成日记;感悟收获和实践视频不需要电头,作者放在文末(通讯员 XXX);实践报告不低于3000字,且需要按照论文格式规范,应由报告题目、学校及作者名称、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实践视频投稿需用百度网盘链接。

七、结语

新闻写作没有捷径可循,要多看、多写、多模仿、多对比。掌握和运用以上6种方法和技巧,可以在“三下乡”社会实践稿件写作和投稿中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 王蕾.浅议如何从受众需求和预期效果写好社会实践类新闻[J].新闻研究导刊,2018(04):181-182.

[2] 胡线勤.在社会实践中采掘新闻富矿[J].中国报业,2016(19):20-22.

作者简介:李华锡(1994—),男,山东巨野人,本科,中国青年网科技教育中心主编,从事教育新闻、校园新闻采访报道工作。

猜你喜欢
三下乡写作方法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画一画,写一写
Why do People Sleep?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论“两学一做”背景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