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探索

2020-09-10 21:20许果涵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平民化互联网

摘 要:2019年12月收官的《早餐中国》是由海峡卫视与腾讯视频共同策划制作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以近5亿的播放量赢得市场与口碑的双誉。较之《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这两部现象级作品,《早餐中国》以更贴近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与更具烟火气的内容表达完成了美食纪录片的平民化叙事,也为当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本文从制播形式、内容叙事、反馈方式这3个维度分析《早餐中国》在互联网环境下电视媒体进行平民化创作的特点,以期为传统媒体的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早餐中国》;电视纪录片;互联网;平民化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111-02

2019年4月播出的《早餐中国》以区别于大众印象的美食纪录片形式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纪录片将早餐作为切入口,用平民化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展现中国各城市的早餐特色和早餐店老板的故事。艺术作品中平民化的概念是指从艺术形态到话语等一系列行为上与大众日常生活相一致的状态。[1]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平民化已不局限于纪录片的选题内容上,也体现在其制作形式和反馈渠道的选择上。如何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强化传播效果,是纪录片发展以及传统媒体转型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早餐中国》的成功实践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平民化的制播形式:日常行为与呈现形式的结合

平民化的概念中包含的是平视的理念,“平视”则意味着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去探究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早餐中国》在制作上的平民化则体现在对受众生活习惯的关注和对时代环境的把握上。

《早餐中国》与其他美食纪录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呈现方式:在时长上控制在5分钟以内,讲述一个城市中一间早餐店的故事,包含店主自述、食物制作过程、食客评价和店主的“单曲循环”4个基本模块。在形式上以采访自述和镜头组接替代了旁白和长镜头,其作用在于呈现普通人的视角,将城市中人的生活百态以更客观的角度展现出来。《早餐中国》的编播方式也值得一提: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在腾讯视频上线,下午6点、晚上10点在海峡卫视播出,这3个时间点一方面吻合了上班族的通勤时间,另一方面,随着“边吃边看”逐渐成为上班族繁忙工作中娱乐消遣的方式,《早餐中国》的播出时间也契合了早餐和晚餐的“饭点”,被网友称为“下饭节目”。

《早餐中国》监制朱乐贤在谈到制作理念与观众的关联时说:“短视频精品化已经是趋势,我们要为观众提供碎片化时间里观看的可能性,给观众在上班通勤途中提供有营养的、有愉悦感的内容。”[2]可见,《早餐中国》的制作是与大众日常生活习惯紧密贴合的。食物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外,还能够满足心理需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观众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实现在心理上对食物的满足。因此,5分钟的美食短片不仅填补了零碎的时间空白,还能在短时间内让观众获得心理快感。

二、平民化的内容叙事:日常生活的文化表达

(一)早餐:作为一种生活样本

在城市日益同质化的今天,早餐凝聚的地域文化是体现城市之间区别的关键。《早餐中国》中对早餐店的选择大多都是一个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开店时间10年以上的“老店”,如江油肥肠、武汉热干面、广东肠粉等,这些食物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城市具象化的名片和符号。平民化叙事的特点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还原和提炼。《早餐中国》便以早餐为样本还原了每个城市的生活形态,正如片尾的字幕所表达的那样:“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对远离故乡打拼的观众而言,镜头中出现的早餐店与他们记忆中的场景产生了勾连,唤起了对故乡食物的集体记忆。与以往专注于食物本身的美食纪录片不同,《早餐中国》在介绍早餐店的同时,还以地图形式详细标注了早餐店的地理位置,抓住了时下流行的“探店”视频元素,有利于扩大传播范围。

(二)老板的单曲循环:对个体的关照

除了食物能让观众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之外,《早餐中国》获得大量围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引发了观众对早餐业群体的关注和思考。目前,《早餐中国》的足迹遍布27个省市,涉及70个早餐店,在展示各式早餐的同时也呈现了早餐店老板们的真实生活。《早餐中国》在每集末尾加入老板的单曲循环,即以每位早餐店老板爱听的歌曲作为结尾。之所以会选择以这种方式作为结尾,是因为这些歌曲都是耳熟能详的曲目,当歌声响起,便能迅速拉近影像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音乐中人的情感是相通的,观众可以在歌声中快速了解老板们的性格和处世态度。例如,为了展现鱼粉店夫妇的爱情故事,该集末尾选择的歌曲是《懂你》。以音乐作为对人物的总结,意味着纪录片对“人”本身的回归。平民化叙事的核心在于记录“人”的故事,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是以人为切口,上升到民族的共性,《早餐中国》则是以人为焦点,聚焦到城市中个体的命运。

(三)花字:年轻一代的话语空间

花字是综艺节目常见的后期包装形式,目的在于提升节目的趣味性。《早餐中国》的花字包装颠覆了大众印象中对美食纪录片的认知,不仅沿袭了综艺节目中花字的功能,还让花字代替旁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花字大多简单生动,契合时下流行的网络热词,迎合了年轻群体的话语习惯,营造了年轻一代的话语空间,完成了平民化的文化表达。

三、平民化的反馈方式:“弹幕”的互动参与

弹幕文化是一种舶来文化,意指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将这种形式首先引进国内的是视频网站AcFun,其后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上成为年轻一代观看视频时的交流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弹幕技术使“传播者”和“传播内容”的概念淡化,也改变了传统视频网站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从《早餐中国》中可以看到,弹幕的出现让一个单一的纪实作品变为了一个可以进行实时互动的空间。以第一集“湖南长沙米粉”为例,4000多条弹幕中有表达对家乡食物的怀念,有对同类食物的推荐,也不乏自我调侃。这些弹幕内容与视频内容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表达和反馈的社区。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弹幕视频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点:一是反馈的及时性。传播学家德弗勒曾提出反馈的重要性。传统视频的评论大多是“延时反馈”,弹幕视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缩短了反馈的时间差,让所有观看视频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看到评论;二是互动性。弹幕视频是一种受众参与度很高的视频形式,高参与度就带来了高互动性。传播学家舒茨曾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即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弹幕视频这一高度互动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人际需要。及时反馈的机制和高度的互动性也契合了平民化中强调的受众在艺术作品中对现实的参与感。而弹幕就成了连接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桥梁。可以说,《早餐中国》中的弹幕不仅仅是观点的抒发,更是一个承载大众情绪的场所,让座在屏幕前的受众借由弹幕这一形式形成准社交关系,跨越空间的界限,达到群聚观看视频的目的,从而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认同感。

四、结语

《早餐中国》的成功实践是一次纪录片对大众生活真实记录的回归,真实的定义不仅在于纪实手法的真实,更在于真实融入生活、客观记录,并以平民化的视角展现人的生活百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对纪录片的“平民化”需要新的定义:首先,节目制作上要依托自身内容生产的能力,抓住网络视频平台的机遇,同时符合受众的观看习惯;其次,在内容叙事上要找到日常生活和艺术表达的关联;最后,在传播渠道上要迎合当下的时代环境和受众流行趋势,创作出符合当前社会文化语境、唤起受众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素桂,吴怡吟.《早餐中国》:传统电视融合转型的一次突围[J].东南传播,2019(04):1-2+7-10.

[2] 张建安.平民化叙事的魅力——刘克邦散文创作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05):100-104.

作者简介:许果涵(1995—),女,四川瀘州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平民化互联网
浅议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空间
信息化技术的可视化推动大数据平民化的影响分析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解读受众视域下网络剧的发展路径
电视纪录为载体的中医文化传播新范式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