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20-09-10 07:22:44吴相东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备课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吴相东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各个学科教师所研究的问题。在这一新形势下,教师应把握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保证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性的目的。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学科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备课;信息技术;问题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具有其自身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但目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部分教师常常忽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出机械化特征,这样,往往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教师首先将新课改理念渗透到课堂中,其次,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予以优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全面掌握学情,优化备课过程

备课是一节好课的开端,也是教师掌握学情的主要途径。在初中数学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在备教材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学情,这样一来,既能够使课堂中的学与教实现有机统一,还能够使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相契合,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此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设计围绕着学生的学而展开,从而为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提供充分的准备。

以“单项式”教学为例,在备课环节,笔者对课标、教材、学情深入分析,得出:这一章节的知识是有理数的深化与发展,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一次方程、整式乘除等数学知识的基础。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单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使他们能够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此外,对于学情的分析上,笔者发现学生的情绪、情感、思维都很不成熟,并且他们的好奇心強,这时,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层面上,笔者则主要采用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并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建立在全面掌握学情的基础上,优化备课过程,既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开展,还能够给学生更多能动性发挥的空间,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统一的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此,教师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工具,这样既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还能够给学生更多认知层面的冲击,调动他们的探究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以“几何图形”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水杯、书、铅笔、乒乓球”等图片,同时,进行提问,即:这些物体中哪些形状类似但大小不一样?这样的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并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发言,进而使他们找到出圆锥、圆柱、球。随后,笔者再次将每个几何图形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便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立体几何的结构特征,进而使他们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工具,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巧设课堂问题,唤醒思维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唤醒学生思维意识的推动力。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在逐步发展。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原有认知以及特点设置课堂问题,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问题达到有机联结,使问题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还能够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行为,进而使学生完成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以“多项式”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多项式的项以及次数、常数项的概念,笔者首先结合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设置课堂问题,并提出:“若篮球每个卖x元,排球每个卖y元,足球每个卖z元,则购买2个篮球、3个排球以及4个足球需要多少元?”这样的问题便唤醒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并使他们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这时,学生则能够发现所列的式子与学习的单项式具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这时,便引发了每个学生的认知需求。随后,笔者再引入多项式的概念,便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多项式的概念,同时,也使得每个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便需要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优化备课过程,进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难以呈现的数学知识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便能够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也能够给学生更多认知层面的冲击,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也需要以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自主、积极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裴建军.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6):97-97.

[2]杜有林.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华夏教师,2017(2):38-38.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镇第二初级中学 湖北省襄阳市 441218

猜你喜欢
备课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